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1 20:14
摘要: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也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无论是增强文化自信、加强道德修养,还是促进和平外交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并把其融入到义务教育之中,不断创新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加之西方国家所暴漏出的一些弊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合中国的土壤,能够指导中国的实践。当前,文化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使我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道理,它崇尚统一、追求和谐、注重实用。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2、有利于加强道德修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2010 年GDP 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文化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思想道德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一些高官受各种利益的诱惑出现了道德滑坡的问题,一些不良商家违背诚信原则,致使其生产伪劣食品,社会的道德底线已有失守的危险。这一现象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使中华儿女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在生产生活中能够自觉按照这一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从面提高道德修养。
3、有利于促进和平外交。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发展战略,而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道路源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古代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崇尚“四海之内皆兄弟”、“谐和万邦” 的外交思想。以和为贵的这种外交思想对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外交政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在面临两个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也一直秉承着和谐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整个世界的视角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思想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的发扬光大,这有利于中国与世界更好的交流,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
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各地区要加强宣传,使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科学的认识。一是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要充分利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更多的群众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使其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二是要充分利用文化机构进行宣传。各类文化教育机构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化作品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宣传。三是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各地区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义务教育中。学校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学校抓起。一是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文化课程,例如,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诵读课程,在初中高中阶段设置相对难一些的传统文化课程,使孩子们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丰富完善教育方式。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要依靠开设的语文、历史等文化课落实知识积累的同时,开展课外兴趣班、文学艺术活动,并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也可以利用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等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孩子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参与,全体中国人民都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道德观念,如,仁、爱、忠、孝、廉等,这些价值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国家和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相应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新时代,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现代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其碰撞出火花。从而使全民族提高文化素养,也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4、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广泛认同的必要途径。因此,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效衔接,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一是要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要进行开发研究和提炼整理,并且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二是要搭建更多平台。各地区要不断创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探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从而使中华文化具有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途径选择 [J].山西青年.2020(11)
[2]任桂忠,崔久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7)
[3]刘淑芬.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途径 [J].青春岁月.201(05)
[4]杨菀.浅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时代意义[J].领导科学论坛. 2017(15)
[5]张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发展[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