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审计监督.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控制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30 16:30
摘 要:近年来,部分企业频繁出现财务造假事件,这是使得投资者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管理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最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在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和会计信息披露这三个方面,对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当中,企业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在市场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如何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成为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据调查,有的学者会站在内部控制的角度去进行研究,部分学者会站在审计监督的方向去进行分析,而本文将这两者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从各方面对如何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将这两点内容与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充分结合,以期为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一、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的管控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加强内部控制。另一方面是建立审计部门,然后通过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部门的监督对会计信息的披露透明公开性提供保证[1]。内部控制与企业发展各审计监督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具体是指企业全体员工通过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完善,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内部管理形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运营、内控、财务管理方面具备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它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可见,在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主要包括内控控制和审计监督两个重要环节。其中内部控制是指在企业的日常发展治理中所使用的具体管理路径,而审计监督则是对企业治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主要方式。在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中,对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法、运营及监督提出了严格要求。
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股权集中度的影响
在企业发展中,为了使企业发展实力更加深厚,企业会通过集资的形式增加企业的集资渠道,而集资人在企业的发展中就以股东的身份对企业发展进行干预[2]。在股东占股方面,占股较多的一方相对来说话语权更高,其影响力也相对较大,如果股东的占股比例长期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股东在企业发展中会更加看重企业自身的发展利益,但是如果股东的持股占比较大,则会加大其在企业发展中对企业盈亏的操纵可能性,部分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会通过控制企业资源对财务进行造假,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自身的私利。有研究学者表明,当股权的集中性越大时,那么股东对企业的盈余操纵能力就越大,进而也就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二)股权性质的影响
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在相关研论中表示,在企业发展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操纵盈余的动机就更弱。机构投资者与国有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妙。通常,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原因分为两种,当机构投资者的占股比例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时,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提升会想办法帮助企业经营者提高英语,而当机构投资者的占股比例过高时,部分股东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就会对盈余进行操纵,以此来监督和抑制管理层的决策行为。
(三)管理层规模和会议频率的影响
根据以往调查数据可知,企业的会计信息纰漏质量与企业领导层的规模大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管理层规模扩大之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会相应增加。另外,当领导层规模扩大后,随之增加的还有领导层的会议频率,这对提高信息的披露真实性具有积极作用[3]。且在频繁的组织会议背景下,董事会还能够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对企业发展更加上心负责。
(四)独立董事会的影响
董事会中设立具有独立性的董事会在占比越大,董事会的独立性影响就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独立董事会的人员组织专业性极高,对自己职能的认知较为明确,因此在发出决策时,其决定性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此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决策。另外,在独立董事会当中,他们不会直接与企业利益有所牵扯,会更加积极地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
(五)高管行为的影响
高管在企业的行为规范和实际实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高管的行为与特征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往年的信息统计资料中可知,高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程度较高,那么在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方面其质量就会越高,高权的权利无论大小都会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造成影响。此外,高管的股权激励程度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高管的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那么他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则更有动机。
(六)监事会的规模影响
企业的监督机构就是所谓的监事会,它所具备的职能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有研究人员认为,当监事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高管对企业盈余的操纵权利就会被相应削弱,那么在财务信息的监督中也就更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造假问题。除此之外,监事会组织会议的次数增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会有较大的控制作用。
(七)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的影响
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就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达到最佳,审计水平更高,对管理层的盈余控制力度也就会相应加大。在相关研究中,披露报告公司因为与公司只是与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因此没有较大的利益牵扯,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也就会相对冷静、客观,对企业的盈余控制力度也就相对较大。
三、优化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首先,在治理企业内部的股权环节,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适度调节,并以引入中小投资者集资为主,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管理力度,降低企业的主体管理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其次,完善和调整董事会结构,对董事会的规模大小加以控制。在实际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董事会的规模对其话语权和决策权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应该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会议组织频率和董事会规模,杜绝形式主义的产生,最大化董事会的利用价值。最后,要使监事会的治理机制完善健全,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对会议频率和监事会规模进行确定,明确监事会的地位和价值。另外,企业还可以适时、适度地引入外部监事机构来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应该成立与内部管理相关的监督控制部门,然后动员全公司员工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另外企业在发展中还应该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明确相关法律规范,然后与企业内部发展情况相结合,制定适合本企业信息披露管理的政策制度和能够满足企业内部控制需求的评价体系来控制内部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如定性、定量方法对内部控制评价水平的应用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牵涉到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评价。最后应该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相关原因进行针对性的修正改善。另外,企业部门应该明确内部控制的循序渐进性,然后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逐步改善内部控制方案,为内部控制措施的应用有效性提供保证。
(三)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
企业要明确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地位极其主要职能,审计委员会属于董事会的管辖范畴,主要负责对企业部门的内部发展运营进行监督和评价。审计委员会要想充分发挥在企业内部的审计职能,就需要董事会放宽相关管理范围,使其在监督评价中具有足够的权利自主性。另外,审计委员会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应该使自身的审计师独立性得到有效保证,具备完善、全面的知识技能,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工作提供有效保证。除此之外,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经验性,以此为企业的有效控制管理提供保证,从企业的审计监督人员的角度上来讲,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阅历。其次要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战略、发展流程以及与产品相关的服务有充分了解。最后在评审工作中要时刻保持客观独立的工作态度。
四、结语
在企业发展中,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一直极为关注,相关人员如交易所、分析师、投资者等,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使内控机制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完全落实,为提高机制应用有效性提供有效保证。同时,在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环节,监督不能应该站在相对客观和独立的立场去看待企业内部的会计披露工作,应该充分地对自己的职能有详细地了解认识,并确保职能发挥的有效性,以此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的制定合理性提供有效保证,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奕菲,黄怡(副教授)通讯作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J].商业会计,2018(01):6668.
[2]钟桂平,周纹心.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对上市公司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时滞视角[J].当代经济,2019(04):42-45.
[3]王艺霖,王爱群.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14(02):123-130+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