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学习数学由“不喜欢”到“我爱学”
- 来源: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生,学习,数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31 19:15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个科目的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这个科目的学习效果。如果他对这个科目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个科目他肯定学得好,反之则不然。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本文就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一)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
1.据调查了解只有近一半同学对数学感兴趣,甚至少数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学习数学。数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按学生喜爱的程度,排在第一位的也非常的少,喜欢做数学作业的同学还没有达到一半,而有近一半同学对做数学作业很勉强。
2.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兴趣爱好”的只约占17%,是因为“中考的压力”而学数学的约有27%,而约有43%的同学学习数学的动力是认为数学“有实用价值”,还约有13%的同学是由于“老师管得严”才学数学的。
(二)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自主学习数学的少,依赖他人学习数学的多。
调查中发现:初中数学课堂中,最喜欢“听老师讲解”的人数占47%,最不喜欢的只占4%,最喜欢“与同学讨论”的人数占32%,最不喜欢的只占3%,而最喜欢“上台板演”与最喜欢 “上台当小老师”的人数分别只占4%与5%,但最不喜欢的却分别占44%与35%,最喜欢“举手发言”的人数只占12%,最不喜欢的也占1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喜欢表现自我,不愿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们很少自主、主动学习数学,这恰恰也是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的标志。
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教材内容本身的原因。
三、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建议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前提
(二)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首先,教师要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态度,融洽师生关系,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调查中发现,“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型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如果当老师的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那么学生对他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其次,数学训练不要搞题海战术。因为一大堆的题目会把学生的学习胃口全部打消掉,最能遏制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心烦的,就是反反复复的题海战术。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不是很喜欢做数学作业,主要原因就是数学作业太多,题目又枯燥无味。因此,数学训练,要精选题目,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适量的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他们都能轻松地完成作业。
第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讨论。兴趣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时,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激疑情境。疑问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好奇心又转化为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以疑激学,造成学生急着想了解为什么,怎么办的心理,接着再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数学发展的历史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都有好奇的心理,对于历史他们是爱听的,踏着前人的足迹去感受当时的热情,自身也会受到感染,尤其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可以令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留下更深刻、具体的印象。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 ─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讲圆周率时,讲一讲祖冲之的成就;讲黄金分割时,介绍一下华罗庚的故事;在乘方概念引入课上,说一说印度国王想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却给不出奖品的故事,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讲一下小高斯的故事……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今后在学习中借鉴。
总之,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好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今后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过程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把数学兴趣与数理逻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兴趣稳固,变“不喜欢”到“我要学”,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了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