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德育教育

  【摘 要】 中学物理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些崇高的情感影响力、积极的思想观念以及对生活价值观念的启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渗透道德教育的方向。

  青少年善于憧憬,但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不良思想的侵蚀缺少抵制力度。而作为物理教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结合道德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爱国主义是德育的核心内容

  向学生介绍中国对物理学世界的杰出贡献。例如,当谈论物体的重心时,你可以从介绍6000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器皿开始。首先,让我们介绍有关在公元前4世纪太阳镜记录的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镜和凹镜成像的观察和研究事实。在谈论古代物理学时,请介绍古代莫寨和宋括的机械力和光学力。沈括的最早磁偏角记录比西哥伦布早400多年。吴有训,钱三强,王长昌等物理学家对现代物理学中原子物理学的贡献。

  二、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家,他认为哲学理论是所有科学研究的母亲。他坚持实践并成为现代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巨人。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和思想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释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的思想推动教学从物理化学向观点和思维方法的转变,它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现象,而且能使学生以一种更科学的思考方法对现代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对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和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教材的有机渗透

  青少年擅长向前看,但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缺乏抵抗坏主意的能力。如果老师只是提出一个名人的句子来学习某人的精神品质,或者说一些原则然后再讨论一些原则,那么道德教育就毫无用处。所以掌握知识,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学习的原理,很好地回答问题并获得良好的分析,所有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因此,在德育因素突出、集中的教科书中,要注意德育的深度渗透。

  四、德育渗透并强调创新

  例如,在旧中国发明的火药被放入大英帝国的枪支中,并成为打开我国南大门的同谋。古代人发明的造纸和活字印刷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同样,我们祖先发明的指南针还通过导航技术帮助西方殖民者掠夺了大批殖民地。从新的角度快速渗透这四项发明可以消除学生的反叛心理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应衡量德育渗透率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注意不要引用太多的哲学术语,不要把物理课转变为政治课以削弱本学科,因此您必须掌握到位。例如,当涉及到电磁场时,它只是意味着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事物以多种形式存在,有些可以看到和移动,有些不能看到和移动,但有几句话包含了世界的实质思想。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作为解释任何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将地球上物体力学和天体力学的统一标准视为基本力学系统,并建立了经典的力学理论体系。它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并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的飞跃,反映了一种观点,即哲学事物通常是相互联系的,不适合进一步扩展。

  六、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

  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也是进行德育的好阵地,增强德育的趣味性、现实性和可接受性。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能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运用物理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简而言之,想要完成初中物理基础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要求大多数物理教师根据物理知识和物理教学的特点,以教室内外的活动为载体,以学习内容为主体,以教育心理学和渗透原理为主要形式,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渗透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并推动他们的行为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因素,随时抓住教育机会,既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又是一种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1] 卢慕稚.中国物理教育研究丛书·中学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观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16(12)

  [2] 冯华.做理解物理教育的物理教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

  [3] 廖伯琴.物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4] 冯杰.物理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6)

  [5] 朱軦雄.物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