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之浅谈
- 来源:未来教育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素质教育,培养,小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04 20:37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对提高人类科学文化素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教育不仅仅包括公式和运算,还包括其它内容,其中素质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小学生未来的思考方式和能力培养。
如何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实际出发安排数学教学,确保在打好数学初步基础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把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结果为导向,更多的是看重成绩的优劣,忽略过程中小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而一个小学生的素质提升离不开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这种素质的提升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了更好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世界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要求教师们教育从小学生抓住,也意味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时刻跟上时代的脚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数学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科本身所特有的优点和魅力,把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家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跳出以前的条条框框,转变教学思路,增添一些新颖的元素,给教学方法诸如新鲜血液,使学生开动大脑,活跃思维。学生在课堂是表现的是否积极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老师应该一边讲解一边观察大家的反应,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如果发现学生们表现的不积极,注意力也不集中,就应该立即改进教学方法,假如内容较深,教师就应该用简单通俗的话语进行讲解,并且要反复多次的进行,如果看到学生们对此次内容不感兴趣,就要换个方式进行,比如,插入一些生活实例、故事等。或者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们自己上台讲解等等。运用这些方法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 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针对一个中心问题积极主动交流和讨论。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提供充分的时间,并且要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所用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图形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索。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小组成员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参与。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发现拼出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和圆的周长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梯形的高又和圆的半径是一样的,利用这些关系,就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就借助电教手段对学生合作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同学们再补充完善,同时把小组的一些想法加以延伸,使每一个组员都切实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4 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待优生,比较好回答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情况,另一方面对待优生也是一个促进,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课堂巡视指导要全面、深入。要特别重视待优生,匀给他们一点辅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补救,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对其中做得好有进步的待优生要及时肯定,给予鼓励表扬。教师的态度和蔼,平等待人。对学习落后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做他们的知心者,使他们敢于接近老师,鼓励他们学习提问,使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头走路。对智力较好而因种种原因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查明缘由,帮助他们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高效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敢于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敢于改革教学过程,摈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过程,高效、合理的设计新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何有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97.
[2] 栾海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69.
[3] 刘慧球.解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54-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