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口老龄化:找原因、探影响、想对策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四川,规模
  • 发布时间:2021-08-13 21:43

  四川人口老龄化现状:老年人口总量大、占比高

  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大, 提升幅度高于全国。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416.8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6.93%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 就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5.98 个百分点(见图),比全国快1.35 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提高2.48 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四川65 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仅次于山东,位于全国第二;占常住人口比重仅次于辽宁和重庆,居全国第三位。由此可见,四川老年人口数量大,比重高,且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于全国,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

  女性老年人口多于男性,性别比有所下降。从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构成来看,2020 年男性老年人口686.7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48.47%;女性老年人口 730.1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1.53%;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年人口数,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为94.06。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下降了3.63 个百分点。

  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大,占常住人口比重上升。从高龄老年人口看, 2020 年四川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63.8 万人,比2010 年增加112.5万人,增长74.32%。 2020 年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 3.15%,比2010 年上升1.27 个百分点。

  多数市(州) 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分市(州) 来看,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常住人口比重相对 2010 年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全省对比来看,15 个市(州)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全省水平,6 个市(州) 比重超过20%,尤以资阳(因2016 年简阳由资阳划入成都,2010 年相关区域常住人口总量及比重数据已按调整后行政区划作了修订)、自贡、南充、德阳情况比较突出(见表1)。

  四大因素导致四川人口老龄化加速

  持续较低的出生率是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重要原因。四川人口增长长期呈现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上世纪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四川每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一直比全国低2 个千分点左右,出生人口相对减少,老年人口就相对增加、比重提高。

  人口持续流出,老龄化程度加剧。四川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有1000 万左右的流出省外人口,其中包含大量的青壮年出省务工,这也是四川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原因之一。

  山青水秀宜居宜养,吸引老年人口入川安享晚年。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厚的饮食文化和开放共享的包容性,吸引了大量省外老年人口入川定居养老。比如成都,吸引了大量周边省份如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外退休老年人入川安居。

  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促进了老龄人口的增加。2020 年80 岁及以上人口有263.8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3.15%,比 2010 年增加了112.5 万人,比重提高了1.27 个百分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使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客观上推动了四川人口老龄化进程。

  人口老龄化加速影响:社会负担重、保障压力大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明显加大。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指65 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4 岁人口数比值) 为25.28%,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10.09 个百分点(见表2)。人口老龄化加速使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明显加大,社会和家庭赡养压力逐步加重。

  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增加。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财政对老年人口的负担压力也呈快速上升的态势。2019 年,四川参加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达915.7 万人,比 2010 年的439.0 万人增加476.7 万人,年均增加53.0 万人,年均增长8.5%。

  劳动人口年龄趋于老化。2020 年全省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5603.6 万人,劳动力资源仍较丰富,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人口中年轻人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年老者比重明显上升,劳动人口素质与质量面临挑战。2020 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中45- 64 岁人数由2010 年2010.7 万人增加到2595.8 万人,所占比重由2010 年34.69% 上升到46.32%。

  发展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手段

  狠抓经济发展主线,促进人口合理分布。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持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吸纳带动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和返乡回流创设更强大的经济动力。同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公共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持续提升地区间共建共享水平,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积极推动四川质量型人口红利加速积聚。通过持续改善就业环境、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吸引青年人才集聚和返乡回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提升人力资本,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质量型人口红利的基础。

  加快构建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多层次康养机构建设,对不同类型的康养机构分类施策,以更好满足处于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群的健康养老需求;二是加快康养机构服务人员配备及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制定完整的服务规范,使医养结合服务标准有据可依,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