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初步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堂教学,效率,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0-18 21:04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已被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另外,培智信息技术对于学生以后学习信息技术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特教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对培智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这篇文章对培智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比较于培智学校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而言,培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起步要晚很多,再加上学习好这门课程、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为培智学校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难度,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需要教师在实践教育中不断的总结和创新,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培智信息技术需要教师们不断摸索经验,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特教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让孩子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社会出一份力。
1 培智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问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培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了主流模式。但从当前的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计划目标,这是因为教师在工作中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以至于培智信息技术课堂出现了问题,如若不及时找出问题并将其予以改正,培智信息技术课堂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1.1 教材不合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我校信息技术课程仍使用普通小学、初中的信息技术教材,教材中的关于键盘文字、WPS文字和演示、Logo和Scratch、机器人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厚,时常存在畏难情绪。学生在学习画图时,对于画面布局单调的画图软件也表现得没有学习兴趣,课堂上时常存在不能完成绘画任务,或者部分学生不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1.2 教师教学方式存在偏差,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教学计划完成受阻
教师依照普通学校信息技术教材,结合特殊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编辑,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达成率较低。如教师对于操作类学习内容的教学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固定模式,学生学习存在机械化的现象,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技能、完成指定任务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也不能完成。
1.3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认识存在偏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培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存在认识偏差,总想着在课上能看电视、玩游戏,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导入环节结束后,在教师讲授新课内容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演示操作或讲解内容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没能完成学习内容或掌握操作技能,影响整节课的学习。
2 培智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在教育工作中,任何问题的出现都必然存在原因。对于培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而言,其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说明教师的课堂是失控的,而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影响因素所导致的。教师需要在分析出课堂施工原因的基础上,找到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为培智信息技术课堂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支持。
2.1 学生的原因
智障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持续性较短,自发性学习动机不明显;记忆力差,知识基础薄弱;抽象思维及应变能力较差,对学习内容的领悟力很低,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一些特殊学生不仅在智力方面存在障碍,还存在肢体不协调,手部活动不灵活等多重障碍。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重,不敢动手实践,对教师过于依赖,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学生独立自主、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
2.2 教师的原因
信息技术教师日常在校忙于校内技术方面的工作,这大大占用了教师教育教学研修的时间,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得不到提升。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较短,对学情研究不够透彻,不能很好把握课堂节奏,教学方法传统守旧,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难度,使课堂有效性大大降低。
2.3 学校的原因
首先,相较于培智学校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而言,信息技术这门课没有适合智力障碍学生的校本教材,教师备课时参考使用的是普通学校的教材。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见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不够重视,每周只有一个课时,学生学习时间相隔太长,很容易遗忘。另外,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支持不够,如大部分学生在使用键盘输入文字时存在困难,此时若配备手写或语音输入的辅助设备便可帮助解决此难题。
2.4 家庭原因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家长依然是以语文、数学的学习为主,对于信息技术课有不正确的认识。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不让学生在家接触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家长的态度与思想直接影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也会阻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接触不到电脑或智能手机,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前很少接触信息技术,对于电脑这个新事物更是存在不敢接触的现象,这也阻碍了课堂正常教学的进程,影响课堂效率。
3 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想要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为此做好对课堂教育原则的分析与应用很有必要。
3.1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是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完成学习并获得知识、智力方面的提升自己的付出才没有白费。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必须要保证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够与学生的需求保持一致,由此来实现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师教育内容的完美契合。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难度设计时,也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学习能力分析,保证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由此做到在完成对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他们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2 寓教于乐
在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原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所谓“寓教于乐”是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体现出知识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之前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兴趣,由此实现以兴趣为基础动力的教学活动开展,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所在。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时,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兴趣需求予以开展,以确保他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4 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配置信息技术课堂出现低效状态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除了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之外,还必须要做好教学环境的创设及学生学习状态的调动,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研发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特殊学校学生应有适合他们的信息技术教材,所以这需要学校依据本校智力障碍学生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通过一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进行本校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选择、编写和实施。校本教材内容要求贴近特殊学生生活、适合特殊学生认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因为其面对的教学对象较为特殊,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需要采用适合特殊学生的教学手段,其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设计和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要体现出教学情境的形象、生动特点,这样可以引发学生想要主动参与体验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殊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实践教学中他们对新鲜事物会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在课堂导入环节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趣味、精美的电子绘画作品,通过直观的例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展示加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4.2 转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优秀的培智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同时,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面对智力因素、知识基础、非智力因素存在很大差异的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法更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同学生间的知识水平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尤其是培智学校的学生差异非常明显。例如在学习“访问网站”相关内容时,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只要介绍了搜索引擎,学生便可以自主搜索音乐视频、图片等内容,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需要学生熟悉搜索引擎后,才能够进行文字、图片浏览和下载练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不同的,当然学生们的收获也是不同的。
4.3 用好课堂实时评价,实行多元化评价,实施鼓励式教育
首先,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具有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等特点,为调动学生情绪提供了有效途径。口头评价还是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智力障碍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实时口头表扬的作用,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其次,课堂上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有利于形成学生间学习成果的对比,表现好的同学被大家肯定,还可以激发进步慢的学生的斗志,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状况的自我反思能力,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发挥家庭评价也很重要。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完成的作业作品,可以分享给家长,家长看得见孩子的进步,对孩子进行鼓励,既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又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能改变家长对信息技术的看法,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孩子适应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互助学习的方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开展互助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促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智学校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很难集中,集中时间较短,在课堂活动中如果教师讲解很多内容,则学生会感觉到非常的疲惫,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可以多练习。例如在指法训练过程中,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同桌之间进行配合,一个同学操作,另一个同学对其进行指正找出错误。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4 适时建立家校联系,提升学生社会融入性
如今微信校园公众号、微信群、QQ群都能建立家校联系,学校或教师都可以通过这些手段跟家长实时联系,展现学生课堂上的状态、学生完成的作业,还可以布置需要家长帮助学生做的课前准备的任务,如在学习使用“WPS演示”制作“我的家乡”时,需要家长协助学生拍摄自己家乡的图片、视频,为ppt的制作提供素材。建立家校联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在生活中采集素材,用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培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培智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生活实际,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总之,对于培智学校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立足平时教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反馈、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想彻底提升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还要考虑到学生、家长和学校多方面的因素。培智课堂应是灵动的,学生应是积极主动的,教学的高效完成应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完成。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