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 发布时间:2022-03-06 11:01

  摘要: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本文主要研究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也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教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够,这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耳濡目染,让受教育者在心灵上受到感染,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能够主动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其次,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乐于接受知识,最终实现情感的传递与沟通。最后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以后的自主创新奠定基础[1]。因此,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不仅仅要关注到课文本身,更要注重于课外的生活环境,将情感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才能真正的做到情真意切。

  二、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树立情感教育理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的渗透在课堂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关。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他们的情感受到影响,从而对语文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所以,教师应该从多样化的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其积极情感的形成。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课堂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身的情感态度为基础,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对语文的内容、于形式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使其符合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第二,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开展“读书月”的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向全校师生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大家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语文老师还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家访,家访,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情感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小学生学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观,使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情感的敏锐度,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首先,学校要为语文教学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一是组织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二是开展主题班会,三是定期举办一些优秀的语文作品展示会,四是鼓励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五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3]。其次要加强校风,通过校风来规范学校的行为:(1)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如迟到早退、违规违纪等,(2)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如旷课,不听讲,不按时交作业等,(3)对违反纪律的人员或事例严肃处理,并及时指出并给予相应的惩戒。

  (三)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对很多事情都很模糊,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教学中,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理解科感悟,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比如说,在教授《游子吟》时,可利用图片、声音等来进行朗读,让同学们体会其中的含义和感情,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孩子们的思维发展。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情感的培养时期,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想更好的促进情感教育,就需要老师积极的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讲解《游子吟》这一课时,可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评价,共同进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也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生活态度。还有,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老师就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来进行讲解,让孩子们更直观的去体会文中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等。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提高其自身的语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以“小蝌蚪找妈妈”的片段为例,首先介绍小蝌蚪的形象,然后再讲述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辛苦过程,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去描述这个故事,由此展开母爱、家庭等方面的情感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促进情感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发展,教师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现行的小学语文的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探讨了怎样才能让这些理念的实施得到很好的落实与实现。

  参考文献:

  [1]费日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施价值[J].新课程,2021,(30):38.

  [2]李红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知识文库,2021,(13):29-30.

  [3]贾春梅.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理念与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1,(53):31-3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