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冰球助力冬奥会诞生

  曾遭冰雪运动强国激烈反对

  冰雪运动最早是生活在寒带冰雪地区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到了19世纪末,现代冰雪运动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迅速普及,国际性的冬季体育赛事也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了单独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当时的冰雪运动强国———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强烈反对。原来,早在1901年,瑞典、挪威等国家就创办了北欧运动会,他们觉得,既然已经有了北欧运动会,就没必要再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了。

  幸好,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并没有轻言放弃,他们为创办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默默地持续努力着。1908年的第四届伦敦奥运会上,花样滑冰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1920年的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不仅有人们喜爱的花样滑冰,还增加了更加刺激的冰球比赛,成千上万的观众被吸引来专门观看这两项比赛。

  观众对冰雪运动的极大热情,让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提议再度升温。1921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1924年第八届巴黎夏季奥运会前,由法国奥委会在夏蒙尼举办“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

  第一届冬奥会是被追认的

  夏蒙尼是法国的一个小镇,却在整个欧洲享有冬季运动中心的盛名。它坐落在海拔4810米的伦勃朗峰脚下,每年一进入雪季,山谷中便冒出一个个天然雪场,吸引着欧洲的冰雪爱好者纷至沓来。

  也许是应了中国那句“好事多磨”的老话,就在“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前的一个星期,夏蒙尼当地风雨不停,暴雨将冰场变成了水池,比赛延期似乎已无可避免。好在后来又突然发生了一次寒流导致的冰冻,这才使得大会如期举行。

  1924年1月25日,“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正式开幕。来自16个国家的258名运动员参赛,他们在滑雪、滑冰、冰球和有舵雪橇等4大项7分项16小项上竞逐,共有10个国家的运动员获得了奖牌,而挪威、芬兰等北欧冰雪运动强国则毫无悬念地斩获了最多的金牌。

  首次举办便获得巨大成功的“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在1925年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得到“正名”,被追认为第一届冬奥会。从此,冬奥会开启了与夏奥会比肩而立的发展新征程。

  为申冬奥造出1吨多重模型

  随着冬奥会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得到彰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都希望自己能够主办冬奥会,于是申办冬奥会的队伍壮大起来,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阔谷就曾为了赢得冬奥会的主办权,使出了令竞争对手意想不到的绝招儿。

  斯阔谷的申冬奥过程还是挺艰难的。在第八届冬奥会的4个申办城市中,其他3个的优势似乎都很明显: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是著名的滑雪圣地,瑞士的圣莫里茨和德国的加米施-帕滕基兴则都是举办过一届冬奥会的“老手”。最要命的是,斯阔谷在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主办冬奥会的申请时,这个海拔1889米的山城还完全没有比赛所需的运动设施和场馆,有的只是一张美好的蓝图。

  在美国奥委会几乎就要放弃的时候,斯阔谷雪场的经营者阿莱克斯·库欣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为了取得申冬奥的成功,他居然制作出了重达1.3608吨的奥运会拟建场地模型!据说这个庞然大物在国际奥委会展厅内都无法摆下,于是被放置在了露天的广场上。巨大的模型让国际奥委会看到了斯阔谷申办冬奥会的决心。最终,经过两轮激烈的投票,斯阔谷以两票优势险胜竞争对手因斯布鲁克。

  北京赢得全球唯一“双奥城市”桂冠

  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致函国际奥委会,以北京市的名义申办2022年冬奥会。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提出申办冬奥会。早在2002年,哈尔滨市就曾向国际奥委会提出过申办冬奥会,但没能成功。之后长春市也曾提出过申办冬奥会,后来也因时机尚未成熟而撤回了申请。这一次,北京代表中国再次踏上了申办冬奥的追梦之旅。

  北京申办冬奥会的软件和硬件都透着“无与伦比”:申冬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北京赛区的12个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奥运遗产,大幅降低了办赛成本,延庆和张家口的新建场馆均符合当地的长远发展规划;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将带动“三亿人上冰雪”,推动冬季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更好地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2015年7月31日,经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