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开放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的学习前提下,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摒弃传统陈旧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和适宜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教学引领下,逐步深入地掌握阅读学习方法,用以高效指导自己的阅读学习行为。但是,就听障儿童而言,受各种各样因素,比如自身生理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不能和正常的儿童那样从社会语言环境中去学习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听障儿童的发展,因为听障儿童不能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意愿。
在特校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情感的感知力,教师要很直观简洁地为学生创设较为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视野的急速扩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充满了好奇,而形形色色的书籍则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阶段可进行的原因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超越其经验世界的很多东西,比如宇宙、历史以及小说中的奇幻世界等等。
(二)修养与涵养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了解到古人的各种心境和情怀,可以体会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体会苏轼的乐观豁达,体会李白的飘逸欲仙等等。通过对文学名著,尤其是我国古代文学成就的学习,学生的心性得以锤炼,精神得以升华。
(三)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对阅读能力的掌握还能够显著地提升其学习能力。在阅读中,学生的字词辨析能力、语句理解能力、断句能力、对文章信息的把握能力等方面均能够获得较大的突破,而这显然也反过来影响到了其学习本身。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意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真正放下身段,积极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成为学生良师的同时,尽量和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样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计划的时候,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多给学生赞美和鼓励,倾听学生心声,逐渐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改变以往紧张的师生关系,进而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具有积极性,学习的热情才会更高。
比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这是一篇描写少数民族节日的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从传统节日说起。可以在课前事先给小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小学生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然后在课前让小学生讲述自己的预习成果。接下来,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像小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泼水节吗?它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如果小学生知道,还可以让小学生简单的进行介绍,从而对泼水节这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形成一定初步的印象,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到“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联想自己就在西双版纳,感受欢乐的节日气氛,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阅读学习重在对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有待培养,因而依托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通过设计相应的阅读教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便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主要学习形式。纵观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虽然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但多数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并不是很强。学生的阅读思维往往只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如果不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并不能起到扩散思维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本阅读内容的思考点,要紧扣文章的阅读重点、难点以及基础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在激发学生的质疑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强化自己的阅读思考能力
(三)展开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锻炼。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还可以基于阅读文章的分析解读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当讲到一些很好的语句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做这些语言的分析解读,让学生用心品味这些语言的特点,将其中的描写刻画方式做吸收掌握,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可以慢慢尝试将这些内容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典型句型来和学生一同做剖析,并且首先从造句训练出发,让学生展开相应的语言应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是就阅读课堂的延伸,这也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良好培养与构建,这才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综合实施效果。
三、语文学习应渗透到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各项活动中去
听障儿童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文教学在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各项活动中的运用,听障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说能力,身边的亲人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语言指导,这就使学生会失去大量的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为此,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外出机会,鼓励学生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以及交流,最终提高听障儿童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