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23 21:27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完成教学观念上的转变,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趣味渗透的角度进一步强化识字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汉字的独特魅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落实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逻辑和写作能力,全面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一、强化识字教学,展示中华文化的厚重
识字教学是小学生初步了解语文、掌握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识字教学的规划。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习惯于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开展识字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并且,往往只强调对汉字本身的讲解,没有对汉字的含义、用法等展开剖析,继而造成了学生理解不充分、文化认同感薄弱等结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他们更多地是跟随教师的节奏、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学习汉字,自己没有掌握良好的识字方法。这种情况下,当学生遇到生字、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时,他们经常会下意识地忽略。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强化识字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时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以《日月水火》这篇课文的讲解为例,当带领学生学习“日”这个汉字的时候,不应该局限于汉字本身,而是要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首先,教师在黑板上规范地书写“日”这个汉字,让学生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并在后面画一个小太阳的标志,用以帮助他们理解“日”的含义。接下来,和学生共同查找资料,探寻“日”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鼓励学生进行遣词造句。为了帮学生建立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可在此基础上将本堂课涉及到的所有需要学习的汉字整合起来,按照上述方法绘制一个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这样既便于学生快速记忆,也使他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后续时间里,教师可通过造句、抢答等比赛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喜爱,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当下教师开展教学的“利器”之一,其应用频率较高,但实践成效却因人而异。如有些教师习惯了板书教学,导致多媒体设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率较低,或者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不足,无法呈现出预期的效果;也有部分教师过于侧重于多媒体教学,没有通过板书向学生规范地展示文字的书写方法以及阅读要素。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那么后续则需要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合趣味渗透的理念,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文章内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赵州桥》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角度的桥的图片,然后利用巧妙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乡下与潺潺流水交相呼应的“小石桥”,城市中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直耸入云的立交桥……这些千姿百态的桥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独特的风景。而今天我们特别要说的是,1400 年前由李春参与设计的一座举世闻名的石孔桥,有同学知道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随之展示赵州桥的图片,随机挑选几名学生浅谈自己对赵州桥的初步印象,之后导入新课——《赵州桥》,促使学生全面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当中。
三、以读促写,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写作往往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个薄弱点,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既没有充足的素材和语言知识的积累,也不具备通过长期阅读所形成的辩证思维,所以他们的写作水平提升缓慢。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坚持读写结合的策略,从以读促写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首先,根据小学生的喜好,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生动精彩的动画故事,如《伊索寓言》等,结合故事情节想象对应的场景,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他们头脑中的场景描写出来,这样能有效训练他们语言逻辑和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深入剖析课文的写作风格以及一些具有技巧性的表述,据此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教师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情感,之后要求学生进行了仿写和缩写,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或者,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不少学生内心都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对此教师可要求他们书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促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最后,教师应该为每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为他们推荐优质的读本,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量,由此不断增加他们知识面,让他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并指导他们采用良好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逐渐积累写作素材,总结优秀的写作方法,这样在后续写作过程中就会达到思路通畅、下笔流畅的效果。
结 语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接下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更加理性、科学、先进的视角规划教学的展开方式,立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创造趣味化的语文课堂,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渗透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赖赣倩.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探究[J]. 科幻画报,2022(07):260-261.
[2] 靳山林.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J]. 家庭生活指南,2020(0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