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对美术鉴赏兴趣的措施研究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生,美术鉴赏,兴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23 21:30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指标要求及建议。在此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期间,教师则需立足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质量效果。对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提升学生美术鉴赏兴趣的意义,进而立足当下教学情况,对高中美术鉴赏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展开分析,以提升美术鉴赏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良好发展。
引 言
新时期,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美育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涵养及审美与创造能力。就美术教学而言,美术鉴赏作为美术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方式,同时也是学生需掌握的素养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就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况而言,学生的兴趣浓度并不高,且对教学成效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此,教师则需转变教学思路,以新课改为依据,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创新设计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更具科学性、趣味性及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从而实现美术鉴赏兴趣的有效提升。
一、培养学生美术鉴赏兴趣的意义
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与保障。对学生具有思维上、行动上的驱动力,是学生能够对目标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探索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能够充分体现,且能够切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全身心投入、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当中,实现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切实提升,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就这一层面而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期间,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更好地融入美术鉴赏学习活动当中,并在积极主动地思考中,实现鉴赏能力的有效锻炼与提升。不仅如此,在学生的参与基础上,课堂整体氛围亦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亦能够实现发自内心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参与美术学习实践活动当中,提高美术鉴赏整体学习效果。
二、基于新课改,提升学生美术鉴赏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巧妙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导入环节往往是教师忽视的课堂教学环节,事实上,这一环节对课堂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调动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促使学生切实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兴趣,教师还需发挥教学艺术手段,结合目标知识内容及学生实际学情,巧妙导入新课,借助导入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2]。例如,在“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则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导入内容。比如,结合这一节课的主题学习内容,教师则可在前期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微课,以第一视角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博物馆”,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中观察微课视频内容,进而走进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情境当中,使学生在第一视角下,仿佛置身其中,增强学习体验。之后,再将本课目标知识内容渗透其中,带领学生学习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即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受情感体验的影响,不仅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了新的体验,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参观美术博物馆”中,逐步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鉴赏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现代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美术鉴赏中,需要学生对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及其内在价值、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解读,进而融入自己的观点,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但美术作品主要为具体艺术作品的呈现,包括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剪纸艺术等等。对学生而言,如若仅欣赏美术作品本身,并不能对作品内在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影响鉴赏学习效果,降低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则可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时为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作品背景文化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刻、有效的鉴赏学习,提高鉴赏学习质量效果。另外,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的拓展性资源亦是具有直观性、生动形象等特点,不仅能够在内容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亦能够在直观形式上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实现兴趣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美术鉴赏学习成效的优化提升。例如,在“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部分地鉴赏教学中,除教材中提及的中国画作之外,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呈现这一主题相关的其他美术作品,如《洛神赋图》《雪竹图》等。在广度层面的资源拓展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实现深度层面的资源拓展,即针对具体美术作品的鉴赏,引出与之相关的艺术文化背景,如《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中,教师则可为学生展示完整的作品,进而对作品的创作时期、作者及其经历等进行拓展解读。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美术作品,提高鉴赏学习成效;还能够实现课堂内容的丰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得以有效增强。
(三)注重引导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美术鉴赏教学既是对美术作品及其内涵的解读与传达,亦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指导与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为切实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真正发挥教与学的价值作用,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展开鉴赏学习,给予其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使其能够在鉴赏学习活动的有效参与中,实现鉴赏能力、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鉴赏美术作品《蒙娜丽莎》时,教师则可转变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对《蒙娜丽莎》进行赏析与点评。期间,为增强整体趣味性,教师还可进一步设计趣味点评活动,如开展“百家讲坛”“美术鉴赏大会”等,以此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这样,既能够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提升,亦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结 语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发展中,教育教学活动需首先关注的教育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有效性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当中,教师亦要做好兴趣培养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驱动下,更好的展开美术鉴赏学习,实现美术素养、审美鉴赏等能力的切实提升。为有效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可重新课导入、教学内容、引导教学等方面落实,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美术鉴赏学习当中,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兴趣[J]. 中华传奇, 2020(28):104.
[2] 王晓双. 如何上好高中生美术鉴赏课——点燃兴趣[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0(3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