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深度学习
  • 发布时间:2023-07-20 19:24

  闻利萍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

  摘要:长时间以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教学内容单一而陈旧,教学的方法落后,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现如今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针对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04-002-02

  深度学习理念下构建高中历史智慧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获得更多的收获,本文针对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环境下,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一、创设深度历史教学的情境,促进深层次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开展历史教学的工作中,创设生动鲜活的历史情境,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沉浸式的体验,尤其是和传统讲解型的历史课堂相比较,这种智慧课堂模式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可以借助于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中有深度学习以及浅层学习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浅层学习是追求对于知识的一种记忆,而深层学习则是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感受,让已知的知识能够和教材中的内容相互融合,并完成批判性的互动活动[1]。比如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借助于可视化的历史教学资源,能让更多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时就可以提前借助于网络工具将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高清画卷电子版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对作品展开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引导学生对该图像的局部信息进行放大,深入观察细节,从而感受北宋人民在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内容。又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课程时就可以播放相应的纪录片《虎门销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中,使学生能在这种沉浸式的环境中获得更丰富的享受和多元化的知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除此之外,在讲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程内容时,也可以将单元教学需求进行综合性分析,并融入历史影视资料借助于智慧课堂,利用电子屏幕学生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从网络中下载并观看《金陵十三钗》电影,让日军在侵华阶段的所作所为得到展现,也能使学生从中产生民族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感悟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于群众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永远铭记国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更能帮助学生感悟到国家的命运以及个人命运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提升。

  实际中,历史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形成更加丰富生动的历史教学场景,将学生带入到这种场景中,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也能帮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生深层次的理解,进入深层学习的状态。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缺乏积极性,这是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被动型的历史教学状态会导致学生进入枯燥的教学环境下,消磨学生的耐力,减少学生的热情,导致高中历史课堂原本应当具备的生动形象特点缺失。但是在当前深度学习理念下,构建高中历史智慧课堂就需要重视学生兴趣的体现以及学生动力的激发,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尊重,使学生自由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发奋图强,自觉探索,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更能倡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和学生当前知识掌握情况更加匹配的结构体系。教师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构建的历史智慧课堂中可以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的流程,比如说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模式或者多人抢答的模式,或者课后电子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互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

  比如说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讲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故宫》纪录片中关于军机处设置的片段,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包括“军机处大臣并没有实质上的决策权,那么决策权到底是掌握在谁的手中呢?”“军机处的设置对于清朝的政治体制具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等。要求学生在看完片段之后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小组的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将最终的答案发布在网络中,由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分析。这种智慧课堂的模式构建充分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反映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成效,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了挖掘,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体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达到深度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需要获得教师的指导,在智慧课堂的构建环节,可以利用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技术来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教学环节可以借助于电子课本等不同的教学资料和学习终端,导入和课程主题相关联的史料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以及音视频等,例如在讲解欧洲殖民扩张时,可以播放《大国崛起》的相关视频资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使用歌曲的方式,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给学生播放《松花江上》歌曲,在学习长征时也可以为学生播放《长征》的诗词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来让学生感受到大气磅礴的气势,让学生对长征精神产生深刻理解。在课程中可以开启线上交互式体验模式,包括电子版书以及分组讨论,还有多窗口的语音互动。在课后,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于电子设备布置作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查漏补缺的要求。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构建历史智慧课堂不仅能让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枯燥无聊特点得到解决,也能搭建师生之间紧密沟通的平台,使师生互动增强,同时也能让提前设置好的电子教学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完成教学的任务,达到教学的要求,实现深度学习[3]。

  结语: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理念以及高中历史智慧课堂的实践融合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更适合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模式,在历史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综合教学的纲领和目标构建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流程,发挥智慧课堂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波. 基于智慧课堂的历史深度学习构建[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16):2.

  [2]王蓝艺, 刘静, 梁沙. 深度学习视域下智慧课堂与学生素养的关系探究[J]. 教育科学论坛, 2021(5):30-34.

  [3]雷新枝.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12):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