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椿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应用图文结合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直观性,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方式的构图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和培养独特画风。
关键词:小学美术;图文结合教学法;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04-027-01
图文结合教学法是将文本的抽象性通过图的直观性进行教学,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接受为目的一种教学策略。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地应用实施能在增强感知直观的前提下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效果。针对美术学科视觉性特征而应用图文结合教学法的的实践就顺应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将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于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美能力、以及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艺术修养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图文结合教学法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图文结合教学法施教,能促进学生知识地拓展
从本质上来说,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平台,属于覆盖其他学科知识面较多的一门视觉学科,而且学科跨越性很强。我们教学的凭借--教材,是一种图文结合的编排,图在其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装饰,起到美化教材作用,另一方面,也和文字一样,充当着知识呈现的介质,教师教学传授的载体。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图文结合教学法显然是学科特征的应有之需,是美术作为视觉的学科的有效之策,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中很有必要。在实施图文结合教学法中,仅重文本中知识的教学是大多数教师乐意的,而从图上着力教学,只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才做过的事。这是不利于美术学科特有的认知跨越的性质要求的。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配合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尊老爱幼教育等,我们可以开展了一次以其为主题的绘画创作课,要求学生既要完成主题绘画的创作,同时又要在绘画中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以便更加直观地反映创作主题,实现创作中的图文结合。这样教学,把教师的图文结合意识传授到了学生心中,不但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目光,延长其阅读和欣赏画作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创作意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印象进一步加深,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基本认识,实现了美术课堂上知识的拓展。
二、应用图文结合教学法施教,能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
所谓构图能力,就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建构新图像的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的综合运用。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在进行学习感知时就是根据已有认知结构,对外在信息进行主动、有选择的加工,从而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建构,形成新的认知单元体系的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图文结合教学法,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画或者文字的要求重新构建新的图像。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就可让学生结合马致远的《秋思》这首词的文字内容,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文字内容描写到的物进行意想,再经过创作,进行整合和重构,将文字重新构建成新图像。结果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照要求,较为准确地将文字所包含的内容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画出一幅画面和意境都令人满意的秋思图来。这种图文结合的策略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实施这种方法,显然比让学生单纯地根据文字想象图画,或根据图画进行文字阐述都要有效果。
三、应用图文结合教学法施教,能培养学生的独特画风
培养学生创作个性是各个学科教学都应担当的重要责任。只不过在美术教学中是画风培养来实现的。所谓画风,就是绘画创作的风格,指创作者在做画时的笔法与与众不同的构图方式,很在特色,故而也有人将此称为个性。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对此忽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成绩好不好地判断,主要是通过成人眼光来进行的效果判断,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原本的天性实际上并未在我们社会化的评价方式中,得到任何的挖掘和培养。我们眼里的所谓的优秀学生、优秀成绩,完全是按照我们成人自己的思维来判断的并作以标签化的。这就是 “应试教育”绑架了我们观点,使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在我们心中成为不了我们的教学实施行为。如在教学《植物》这一主题的绘画时,有效地做法首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同时提出让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的要求,画什么样的植物留给他们自己决定,只要是植物就行,再在图画的旁边注上文字说明。不管是他们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或者是有故事的都行,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个人空间。于是,学生都画出了令人满意的植物画。这种作画思维实际上就是学生随时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个性的表达。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利用图文的巧妙组合,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画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的阶段的现实,我们应采取图文结合教学法、方法来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画内容和形式的转化,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认知的重组和建构,进而帮助他们彰显个性,形成独特的画风。这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作为努力的实施方向也是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向,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在新课改引领下认真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秋莹,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2019年。
[2]姚红平,图文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学,2018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