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体育,五育并举,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20 19:28

  陈英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还要融合五育并举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更多内容,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学创新的作用,提出了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五育并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04-014-01

  当下,学生素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改变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互动中学会更多内容,同时喜欢上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

  一、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肌肉都会被调动起来,协调运动,促进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发展,促进了学生身体各器官生长。运动神经可以激发人体各种器官的刺激适应性,对各种类型的运动进行刺激,身体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学生感受也不相同,有助于学生心理成长和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指导,通过科学、专业化的运动来激发学生的良好人格。所以,对学生进行学习思维、个性发展的创造性的探讨,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二)塑造学生人格

  通过室外运动,老师可以清晰、细致地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并能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人格。许多运动是需要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交适应性,学习协作,学习创新,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1]。学生与他人沟通,融入到集体中,心理才能健康成长。在学校进行的运动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将对个体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二、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一)突出学生锻炼主体

  体育运动是培养小学生体质、提高灵活度的一门重要课程。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下,小学体育课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然而,在传统的运动教育中,多数老师都是起主导作用的,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心态,导致了在体育课上很难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自觉性和探索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对体育活动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将体育的兴趣和体育课程的内容相联系,使学员能够把握体育的要点,提高自身的体能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对策,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在体育课上,许多老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基本运动的练习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内在需要。而在老师的个人辅导这个特别的阶段中,可以使学员在进行体育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体能的锻炼。了解了排球运动中的运、传技术,进而实现跑步、跳远等基本运动和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体育教育水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从学生角度开展教学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能够更好理解他们这个年纪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应尽量将学生化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让体育教学被更多学生接受[2]。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课堂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自愿参与活动,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小学生的记忆内容通常是机械的、具体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组织上力求简单直白,讲授时也要做到直截了当,用一种让孩子能够接受的思考能力来组织课堂,而不是成人思维。老师要了解不同学段的孩子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不要用机械性的语言去解释,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模仿性,就算听不懂,也可以模拟。就像有些画画得漂亮的小孩子,可能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或者根本就不了解所画内容。虽然对理论和内容不甚了解,小孩能够利用自己的模仿能力将画画出来,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已。

  (三)构建游戏化课堂教学

  孩子天生就有玩耍的本能,学生们也是如此,虽然已经是小学生了,但还是很喜欢玩耍。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将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活动氛围。在体育课程中,应合理地将游戏与课本结合起来,使其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来让学生尽情地娱乐,在快乐的状态下获得体育知识,这是一箭双雕的事情。每个人在自己身上都有自己的掌控,教师不要过分压抑学生爱玩的特点,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玩乐中自觉完成教师给出的教学任务。

  (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运用现代化的体育教育方法,既能加深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的了解,又能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各级政府要在现有的小学体育课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和政治职能,不断地改进校内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的质量。比如投影设备,可以让老师们在课堂中使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既可以让老师在课堂上将理论教学更为形象化,让学生直观了解体育活动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大部分的体育课都是采用室外的方式进行,但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的课堂带来新鲜的东西[3]。如:音乐律动和舞蹈动作等,使学生在室内学习中保持学习乐趣。特别是目前一些体育课的内容趋向于理论,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老师可以运用现代科技资讯科技,通过PPT、录像等方式向同学们进行形象的讲解。而在现代资讯网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细节,对每个动作的技巧和要点都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学员的锻炼能力,从而达到理论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在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和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设计出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向学生渗透更多知识,不断完善教学,达到五育并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金飞,张小晴.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生活化、趣味化[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8):78-81.

  [2]化浩.五育融合发展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20):71-72.

  [3]张业俊.“无边界学习”理念下体育教学路径创新探究[J].体育视野,2021(10):43-4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