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法,实施
  • 发布时间:2023-07-20 19:30

  蒲彩波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五友路学校)

  摘要: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实施运用分层教学法,不仅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最好实践,也是促进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有效方式。我们要把将运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04-023-01

  分层教学法是尊重个体差异,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最好实践。现行班级授课制要求的“齐步走”,只是解决了大班额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因材施教,更不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体育教育,不同的人在体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美好愿望。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分层教学法被一线教师广泛采用,小学体育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平台,素质教育的着力点,运用分层教学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教学,谈谈分层教学法在其中的实施运用。

  一、合理分层建组

  合理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物质前提,是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我们必须积极向学生宣传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以此消除部分学生产生的“分层即为分等级”的片面观点,让学生明白,各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能力方面事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开展分层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利于自身体发展水平的目标,更好地开展锻练。教师可以将学生体育能力分为四个等级:A 等为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并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大约占3%。B 等为体质较好,能够轻松完成训练目标的,约占33%。 C 等为体质与运动技巧一般,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训练目标的学生,约占46%。D 等为体质较弱或存在缺陷,以及运动技巧较差的学生,约占18%。在等次确定过程中,要采取学生自报与教师综合审核确定相结合,做到尽量客观公正。

  二、分层设置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完成了学习目标就达到了学习成功,就应该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体验。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口头说的方式或多媒体呈现的方式提出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参照目标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做好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还应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相应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在自身能力和体质范围内开展学习与训练活动。由于这些目标都是从学生现有学力基础上设计提出的,每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能“跳一跳”都可实现“摘桃”愿望,因而都有体验成功感的可能,所以,学习起来自然也就不会有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了。

  三、分层开展竞赛

  营造浓氛围针对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开展有效的人员分层与要求分类,如果还是让学生在一起进行训练,则无法营造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氛围,教师要采取分组进行训练或是分组竞赛等方式,开展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对于人数较少的层次组,直接开展训练竞赛活动,根据我校班级人数多的特点可以按照男女分为几个小组开展训练,一般4-6 人左右为适宜的标准。让学生在互相能力接近的环境中开展训练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同时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开展心得交流,以达到提高运动技巧和实现运动能力提高的目标。

  四、实施分层管理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学生“散得宽”,不像教室上课那样集中,因此我们就必须实施分层管理,才能免于放羊式出现,这对于帮助学生增强成功体验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在分层教学中,我们要严格实施分层管理,按照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目标进行考核学生的成绩,开展分层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兼顾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同时也是为了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发展,感受到成功,激发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

  五、分层实施评价

  体育教学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业水平的提高,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然而,传统体育教学只重视结果评价,忽视学习过程评价;只重视共性评价,忽视个性差异评价。这种绝对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改进动作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因此,必须结合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分层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将评价对象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既能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又会激发内在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心态。对于甲组学生,除使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外,还可以使用相对评价法,将评价对象与某一评价基准(较高的基准,如:校运会、县运会该项成绩)进行比较,从而让其明确差距,形成竞争氛围。这样,使每个学生既了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同时也知道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由于分层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同,从整体上看,A、B、C 三组难度由难到易,难度差距较大,但分层对学生而言,各层学生在完成各自学习目标时,面临的难度则大致相当,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分层的教学评价标准更趋于科学合理。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运用分层教学法,不仅可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实施,使分层教学的方法更好地践行体育这个素质教育平台中去,使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乐趣,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翔,分类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刍议[J].体育教学,2014 年。

  [2]施春良,刍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 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