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图下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主题图,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20 19:25

  陈素娥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街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为提升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主题图是一种表现数学学习图形、图表、图画等的集中体,它能够将原本枯燥和单一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地呈现出来,从而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本文针对主题图下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数学教师一些启发。

  关键词:主题图;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04-006-01

  数学的新教材中包含了一张张色彩斑斓和充满生活化气息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的设计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主题图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化的处理,进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幅幅主题图蕴含了一道道丰富的数学题,一个个丰富的数学知识。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主题图和信息技术结合策略进行探究。

  一、数学主题图的优势分析

  虽然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内容丰富、情景生动的主题图,给教学活动增添了趣味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已有经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加选择地随意使用主题图,或者认为每一节的教学活动都要使用主题图,将主题图的运用绝对化,就有可能将主题图教学演变成观赏活动,体现不出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对主题图进行合理改编和适当的增减,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在教学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时,教材中安排了一家三口分饼的主题图,这种场景学生见得太多,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对主题图进行改变,用多媒体展示披萨的图片,大部分学生没有吃过披萨,所以很好奇,之后教师用纸做的圆来代表披萨,让学生试着分一分,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主题图是一种教学资源和授课依据,要使其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

  (一)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因为主题图符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会让小学生觉得熟悉和有趣,所以它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校园的面积,创设商场购物的场景,去游乐园玩耍等。通过这样的情境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加强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二)能够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主题图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线索,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帮助他们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掌握数学法则或者定理,更好地理解数学算理和算法。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价值观教育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它也很好地的推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形成。教师通过精彩的图片和有趣的内容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合作,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解决合作、交流中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和主题图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融合信息技术领悟主题图内涵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健全学生的人格,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将主题图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主题图的内涵,从而丰富了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小学人教版数学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主题图。安排这些主题图主要是为了引入新课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把主题图进行延伸,让学生能够直接借助视频或者图像去观察和探索。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结合信息技术,将主题图进行动态处理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主题图,进一步彰显主题图的价值。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静态的,这样的图片不方便学生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同时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关于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收集和圆的周长相关的主题图,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且思考视频中主题图是什么图形?思考圆环用了多长的铁丝?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开展圆的周长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借助动态图加深了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这样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三)借助信息技术挖掘主题图和生活融合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了目前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有效渗透,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主题图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开展德育教育。另外,教师将主题图和生活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将三角形主题图和生活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三角形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主题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信息,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正确地看待和使用主题图,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题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包含了各种数学知识,而且渗透着数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在使用主题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用心领会,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最大化地体现主题图的功能和价值,从而借助主题图的学习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红.结合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 2020.

  [2]孙路国.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20.

  [3]王永刚.基于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究[J].考试周刊,202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