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少峰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龙美小学,广州510000)
摘要:新课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对学生是否能全身心地投入和是否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大影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也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醒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伊始环节,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一上课就能感受到此门课程的无限乐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门课程的探索研究的状态中,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古诗有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此句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则指明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为依据,设计出合理恰当的课堂导入,以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获取高效化的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巧设课堂疑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问题和惊讶开始的。”问题是促使学生进行一切学习行为和展开一切学习活动的根源,有了问题,学生才会积极投入其中进行学习和探索。而且,小学阶段学生本就有着寻根究底、探本溯源的心理特点,如果某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维,那么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疑惑问题的求知探索中,直到探究出问题的结果。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通过巧设课堂疑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内容为例,为了引出“体积”的概念,一上课,笔者对学生这样说道:“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吧?谁还记得乌鸦是怎么喝到瓶子里的水的?” “乌鸦往瓶子里放了很多小石块,然后就喝到水了。” “对,往瓶子里放了很多小石块,水面上升了,这样乌鸦就成功地喝到水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 “没错,那么为什么往瓶子里放入小石块水面就上升了?明明水量没有增加,但是乌鸦却由原来够不着水到最后成功喝到了瓶子里的水。为什么?”这时,学生开始抓耳挠腮,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作答。此时,笔者开始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学完之后,对这个问题大家就能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了。”这样,通过在导入环节设计悬念性的课堂疑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本节课数学教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满怀期待。
二、讲述趣味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故事有着天生的热衷和喜爱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穿插情节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小故事,既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与反思,借此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就可通过讲述趣味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由此引出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迅速进入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习状态。
例如,以《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内容为例,在导入环节,笔者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老地主在临死之前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准备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分给他们,大儿子分到了地主所拥有土地的三分之一,二儿子分到了土地的六分之二,三儿子分到了土地的九分之三。大儿子和二儿子觉得自己非常吃亏,和三儿子吵了起来。这时,一位邻居刚好路过,问清楚他们争吵的原因后,对他们说了几句话,便立刻让地主的三个儿子和好如初。那么,这位邻居究竟说了哪些话?下面,老师就一边为大家讲述新课内容,一边继续讲完这则故事。”这样,通过在导入环节讲述趣味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发了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三、指导动手实践———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爱动手、爱动脑的行为特点,相对于让学生被动、死板地倾听教师用枯燥乏味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口头讲述,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就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学生通过手、耳、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也易于掌握和理解,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以《图形的运动:轴对称》这节内容为例,一上课,笔者就要求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操作纸,要求他们将其对折,然后在上面画上一笔,再用剪刀剪下来,让学生观察剪下来的是什么形状。“老师,我的是一个心形。”“我的是小鱼。”“我的有点像菠萝。”“我的是蝴蝶。”……学生兴奋地回答道。 “大家剪下来的图形真是千姿百态,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左右两部分是一样的”“从中间折一下的话两边能完全重合。”……“没错,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这样的图形属于什么图形?它们有哪些特征?我们如何判断现实生活中见过的图形也属于这种图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如此,便带领学生快速地进入了探索研究的学习状态,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总而言之,广大教育者应该对导入环节高度关注和重视,并掌握各种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然后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来合理运用,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红.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的认识[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6).
[2]梅亚平.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其对策[D].烟台:鲁东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