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树的投资风险与回报——自然界中的投资收益理论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松鼠,松树,投资
  • 发布时间:2023-10-14 15:14

  为了研究松鼠的这种习性,研究人员对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圈养状态的松鼠展开了实验和研究。他们选取核桃、松子、瓜子、橡子、板栗、玉米、黄豆和花生这八种植物种子或果实,研究松鼠的选择情况。研究结果很有趣。

  首先,得看松鼠当时的状态。如果松鼠处于饥饿状态,它会选择松子、核桃、瓜子和板栗作为食物,直接吃掉。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几种植物种子或果实中的营养成分都比较高。吃饱东西的松鼠则会选择一些食物种子或果实,将它们带走并藏起来。研究发现,松鼠更愿意选择核桃、板栗这两类果实作为储藏食物。这两类植物果实的共同特点是种子的体积比较大,单个种子提供的食物量更大,松鼠进食需要的时间远大于储藏它们的时间。与此同时,这两种植物果实的果皮比较厚,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更细致的研究表明,松鼠在储存食物的时候往往采取集中储存和分散储存这两种方式。当储存的食物被盗时,松鼠倾向于搬运更多食物,进行集中和分散储藏。

  松鼠和经济学理论

  动物学家认为,松鼠搬运、储存食物的活动,是它们适应生存地环境的适应性行为。他们认为,松鼠可能经历过食物短缺的情况,所以才会时常储存食物,哪怕当年的食物并不紧缺。

  经济学家看问题的角度与动物学家不同。经济学家认为,松鼠针对食物采取的这种活动,是典型的消费与储蓄的过程。看到食物时,松鼠的第一反应是问自己是否饥饿。如果此时松鼠感到饥饿,具有消费欲望,它就会进行现场消费—— 吃掉一部分食物。如果恰好肚子不饿,它便会将食物带走,储藏起来,这就是储蓄。松鼠会将食物分开储藏,而不是全部储藏在一起,这与人们经常说的“鸡蛋不能放进同一个篮子里”,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松树对松鼠的投资活动

  对松树而言,松鼠的存在,就是一个变数。松树的果实,叫松塔,里面结出的是一些有翅的果实,即翅果(松子)。在自然状态下,松树的果实成熟后会开裂,翅果随即会飞出来,在空气中飘飞一段距离后,最终落到地面上。有翅果实的存在,是为了增大松树种子远距离飞行的能力。

  对松树来说,松鼠是一种很有趣的存在:一方面,松鼠喜欢吃松树的果实;另一方面,松鼠会将松果直接带走,或者将松果中的果实带走,埋藏起来。如果被埋藏起来的翅果被松鼠作为食物吃掉,那就被消耗掉了。但是,如果这些翅果没有被吃掉,一段时间后,某些翅果会萌发,长出根和幼叶,慢慢长成松树幼苗。这就提升了松树后代的存活能力和数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将松树产生果实看作投资。果实成熟后,可能会滞留在枝头,可能会从枝头直接落下,也可能会被松鼠带走。被松鼠带走的这部分果实,属于松树的高风险投资。高风险,可能意味着高回报,也可能什么回报都没有。高风险说的是,这些果实可能会被松鼠直接吃掉,也可能不会被松鼠吃掉。高回报说的是,被松鼠带走的果实没有被吃掉,最终慢慢萌发长大成为新松树。什么回报都没有说的是,被松鼠埋藏起来的这些果实,可能会被埋藏地的微生物、小虫子吃掉,或者埋藏地不具备让种子萌发的条件。所以,投资有风险,并不是每种投资都能带来回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