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绘本故事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8 21:27
■ 杨海玲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非常重要,该学科对学生的品德素养以及言行举止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成绩,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加强绘本故事的应用,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方面得到更好的体验。绘本故事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结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丰富绘本故事的类型,加强绘本故事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减少教学的矛盾,提高教学的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相对而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高效课堂的塑造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在长期学习、长期思考中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减少错误思维的影响。绘本故事的应用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小学生对绘本故事是非常喜欢的。在绘本故事的作用下,课堂教学可实现因势利导的目标,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感悟。
1 渗透绘本理念,完善教学方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应加强绘本理念的渗透,逐步完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知识应用方面得到更好的体验。绘本理念渗透的初期阶段,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渗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绘本学习、绘本思考方面得到更多的指导,加强绘本教学的综合创新。绘本理念在融合应用方面还要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调整,不同的绘本理念应用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比如,“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一课的教学,教师在绘本理念渗透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指导,当代学生对课余生活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同时在课余生活的选择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深入理解。教师针对“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不同绘本进行展示分析,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较好的体验。教师先是针对学生比较常见的课余生活进行绘本展示,比如课余时间观看电影、观看动画片,或者是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娱乐功能来放松身心,这样的课余生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学生也比较喜欢。接下来,教师针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课余生活进行展示,在绘本表现方面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教师先是通过绘本,让大家看到某学生在课余生活方面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得到更多的保障,同时提高了身体的抵抗力,个人精神状态非常不错;还有一个学生在课余生活方面积极参加生活实践,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生活素养,加强生活体验,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网络信息技术,把课内知识、课外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积极参加网络信息技术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先前的绘本展示比较接近大部分学生的课余生活,后续的绘本展示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绘本内容的有效对比分析,学生意识到“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学习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课余生活的合理安排,在娱乐和学习比例方面要有效地把握,不能单纯地进行娱乐生活。
教师渗透绘本理念的时候,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求,完善了教学方案,不仅减少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不足,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绘本对比的渗透方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整体上的绘本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从中得到了较多的感悟,在接下来的知识学习方面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 增加绘本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意愿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绘本故事,学生对于绘本故事是比较喜欢的,各类绘本故事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让他们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绘本故事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整体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绘本故事应用的时候要谨慎地选择故事类型,尽量让绘本故事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学生的支持,还可以深入挖掘绘本故事的内在知识,有利于拓展课程教学空间。
比如,“学会沟通交流”一课的教学,教师渗透绘本故事的时候从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角度出发,由此让学生有了较多的感触。教师开展绘本故事讲解之前,先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跟父母沟通交流的,比如言语上的沟通、肢体上的沟通、行为方面的沟通等,这些都要仔细地回想。接下来,教师讲解了两个绘本故事。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某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并不擅长,但是他能够理解到父母的苦心,为了让父母和自己更好地沟通,他开始尝试询问父母一些问题,或者是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购买玩具的时候,父母以为他喜欢的,其实他并不是很喜欢,此时他开始尝试跟父母沟通,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类型,阐述喜欢的原因,然后父母会逐步地尊重他的意见,在长期的沟通过程中建立了更好的亲子关系。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某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一直比较强势,很少听进去其他人的想法,即便是听到了也没有去尊重,因此人际关系处理的并不好,在家庭当中并不尊重父母的观点,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生疏。这两个故事都比较贴近学生的亲子关系状态。绘本故事讲完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先前的回忆,对比一下自己属于哪一个故事的类型,然后引导学生去分享自己的故事。学生分享以后教师给出对应的沟通交流建议。比如,有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时,自己的意见常常被忽视,此时教师希望学生要理性地看待交流沟通,要和父母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会帮助学生去沟通,给父母一些建议,然后让学生的观点逐步得到重视,改善亲子关系。“学会沟通交流”的绘本故事教学,让学生看到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多元化途径,自己以前似乎选择的并不是最好的途径,但是在本课程学习以后,可以尝试去改变沟通途径,提高自己沟通交流的能力。
在绘本故事的作用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加灵活,很多学生发现该学科的学习并不难,一个个生动的绘本故事完全是将学生的经历进行展现,这就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意愿,因为他们本身也想要充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所以在聆听绘本故事的时候更加认真,也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3 拓展绘本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从多个角度思考,绘本教学的时候要逐步地拓展绘本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绘本的熏陶下针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绘本内容不仅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要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绘本内容拓展的时候要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让他们在绘本的学习和应用方面,意识到会对自己产生较多的帮助,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拓展。
比如,“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的教学,教师在绘本内容拓展的时候,一方面,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模拟班委会的选举过程,主要是选拔本学科的课代表。课代表与班委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对学习委员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选拔课代表与选拔班委会存在较高的相似度。教师在绘本内容教学的时候,明确了选拔的流程、选拔的目的、选拔的方式,然后确定课代表的人选。学生对绘本的理论内容会很快掌握,在实践方面也跃跃欲试。教师根据绘本的流程,要求想要竞选课代表的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并且回答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选拔的方式通过投票方式选拔,公开唱票。选拔的结果公示一周,没有任何问题后确定该人选。教师根据绘本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对课代表的选拔进行尝试。第一名学生的竞选理由是自己很喜欢道德与法治课程,成绩也名列前茅,自己与班级同学关系较好,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第二名学生的竞选理由是自己在学习课程时拥有较多的课外资料,可以与大家共享,实现学习上的共同进步。第三名学生的竞选理由是自己能力还不错,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大家弥补短板。接下来,教师对这三名学生进行不同的提问,其他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提问。经过共同探讨和投票后,决定让第二名学生担任课代表,并公示一周。
在拓展绘本内容的时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让学生学习“选举产生班委会”的时候,意识到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自己所竞选的班委并不仅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很多其他学生的意愿,所以要懂得从大局角度考虑,不仅要考虑到自己、同学、教师、班级的共同荣誉,还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带领大家共同的成长。这样一来,绘本教学的拓展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的眼界也得到了开阔。
4 明确绘本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面的知识点教学要进一步创新,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绘本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不能总是按照单一的目标来实施。绘本教学目标的创设实施,要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态进行转变,促使学生在长期学习的时候得到更好的积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励学生快速成长。
比如,“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一课的教学,教师在绘本教学的时候,先是对班级事务的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通过绘本资源,将班级的事务充分了解,引导学生看到班级在运作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自己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很难对班级事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对绘本目标进行有效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目标去学习“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一个目标是整理班级事务,包括事务的名称、事务的内容、事务的协商方法。第二个目标是识别事务的问题,具体选择一件事务具体分析,比如卫生问题、迟到早退问题等。第三个目标是提出事务的解决办法,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绘本学习和目标完成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亲身参与班级事务的过程。第一个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书本内容进行掌握,并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去判断分析,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第二个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以客观实际为主导,对本班级事务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识别,尤其是锻炼学生的细节思考能力,让学生想一想班级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三个目标则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实际执行能力,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是否可行,如果得到了别人的支持和认同,自己是否能够积极地落实。绘本目标得到有效明确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学生的理论学习模式,加强未来学习的创新。
绘本目标设计的时候,要进一步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充分锻炼,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存在重要的意义。学生要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地思考创新,共同为班级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5 实施绘本探讨,加强师生沟通
随着绘本故事的渗透,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方面比较认真,各类学习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绘本故事的应用要站在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对不同的绘本故事进行深入学习。绘本故事的探讨要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导师生沟通的时候能得到不一样的观点,大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去进步,然后让绘本故事的应用水平得到更好的巩固,促使未来的教育工作开展得到更大的进步空间。
比如,《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的教学,教师在绘本故事探讨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常见的绘本故事来分析。“凿壁偷光”是大家熟知的故事,旨在激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努力提升自己,坚持学习的美德,为国家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有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凿壁偷光”的故事在学习美德上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故事的主人公破坏了别人家的房子,这样的行为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可取的。相对而言,“囊萤映雪”与“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更加受欢迎,故事的主人公从自身的角度来出发,努力学习知识,更好地应对外部因素的影响,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绘本故事的探讨下,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理解比较深刻,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教师选择绘本故事进行探讨的时候,多数故事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经历密切相连,同时让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时候,将他们的内心想法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学的单一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得到更多的创新思维。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在绘本故事的有效探讨下,不仅让学生对故事有了新的解读,还可以在课堂探讨的气氛上保持热烈。教师从学生中得到了很多的反馈,结合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能促进各方面知识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6 总结
绘本故事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是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源,绘本故事的选择及应用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善,激励学生在绘本的学习应用方面得到更好的体验,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绘本应用中,还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不同的绘本故事,加强绘本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收集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悟,加强学生的学习进步空间,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指导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掌握、应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创造出较高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