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立德树人,美术教师,德育开展
  • 发布时间:2025-03-07 16:46

  林巧铃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524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对于美术教师在教学教学中也应当落实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展现出初中美术教师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

  关键词:立德树人;美术教师;德育开展

  引言:

  教师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力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尚未形成完备的道德观念,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利于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引领能力,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德育教育,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良好品格。

  一、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德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观念和意识陈旧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具有较强的“成人意识”,但他们的责任感也使学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智力和情感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新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新变化,才能使德育工作有效开展。从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师德育观念较为陈旧,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取灌输式的思想道德以及说教式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导致德育工作缺乏人性化,学生得到的知识停留在认知层面,难以对其精神和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吸收,因此难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初中美术教师德育教育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淬炼师德师能,深刻践行育人使命,需要教师自身具备爱岗敬业、爱国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良好的风尚,这样在德育工作中才能以扎实的德育理论为指导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工作变得不再简单粗暴,而且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但现实德育教育工作中,很多美术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学生时缺乏有效的德育理论知识指导,整体的素养有待提高。同时,大多数美术教师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和选修课方面,对于德育关注较少,在开展教学工作中也注重学习纪律的约束,对于德育教育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开展德育工作简单粗暴,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引起学生的抗拒情绪,这也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效。

  二、初中美术教师在工作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举足轻重的帮助,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美术教师要深刻践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通过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风貌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这样的理念下,美术教师才能够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要充分尊重被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渗透。在实际的德育渗透工作中,美术教师首先要充分运用各项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决策,充分尊重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才能,从而树立良好的品格。

  其次,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世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美术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自觉接受美术教师的德育教育从而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要在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基础上,还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家校沟通,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学生构建德育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品质,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二)构建团结的集体环境

  班集体是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集体内进行,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致力于构建团结的集体环境,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荣誉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认识到班级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发挥自身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意识

  新时期,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精神风貌,不断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意识,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更加适应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取得有效的德育教育。美术教师还要不断研究当前社会背景下和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新变化,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的策略符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另外,在进行德育工作时,美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人格,充分发挥德育的隐形功能,摒弃传统德育工作中的说教式教育,也要摒弃传统教育工作中的功利性思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渗透工作的实效性,在班级教学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

  (四)强化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美术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德育教育理论水平,强化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工作,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美术教师要深刻践行“四有好老师”精神内涵,学习教育家精神,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培养人才为己任。另一方面,美术教师要加强自我提升,学习新的德育理论和观念,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的提高班级课堂管理水平,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应当加强教学研讨,通过与其他美术教师之间的沟通,相互借鉴先进的班级课堂管理经验,这样才能在班级课堂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才能有效提地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以“淬炼师德师能,深刻践行育人使命”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积极探讨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究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落实立德树人,基于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美术教师明确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学生的个体实际,运用有效的德育策略,高效高质量开展德育工作,并且通过德育工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德育品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践行德育行为,拥有良好的德育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毅力.落实小学美术教学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与反思[J]2014.(11):14.

  [2]娜仁花—立德树人—融德育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G]2016.11.1

  [3]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谈[J].启迪,2019(03):74-7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