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张袅娜 于竹君 刘思佳
音乐与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二者的融合为幼儿美育提供了有效路径。音乐游戏化教学并非简单地将游戏与音乐叠加,而是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和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幼儿园以审美教育(Esthetic)为核心,结合文化(Cultural)、合作(Cooperative)、创造(Creative)和表达(Communication)四个维度,构建了“E+4C模式”,并通过跨界融合、经典渗透、角色扮演、模仿编创、群体合作的“五角行动”开展实践。横向创造“四美”环境—文化、环境、关系、课程之美,纵向培养健康、尚美、乐探、悦纳、慧言的新时代儿童。
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基于笔者的教育经验及对近30所幼儿园的问卷调查,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音乐素养普遍不足,缺乏系统学习,音准、节奏、曲式等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二是音乐活动开展频率较低,且音乐风格单一;三是教学组织方式以重复、机械化的练习为主,难以激发幼儿兴趣;四是音乐教学所需的乐器、设备等资源配备不足;五是填鸭式教学盛行,过分强调标准化表演效果,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表达与个性发展。
音乐游戏化教学实践
跨界融合,培养幼儿高雅审美情趣。审美是“E+4C模式”的前提,是人类感知、评价和创造美的过程。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审美能力实质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过程,需要着重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和鉴赏力等核心素养。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在其代表作《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中强调,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应当立足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音乐教育领域,更为整个幼儿审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雷默认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突破单一艺术形式的局限,通过多元化的艺术体验来丰富幼儿的审美感知。
首先,音乐与美术的融合能增强音乐的形象性,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和点的组合,帮助幼儿感受音的长短变化。其次,音乐与戏剧的融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例如,在大班音乐活动《胖厨师与小老鼠》中,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创编台词、设计动作,并通过合作表演展现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最后,音乐与文学的融合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迅速融入教师营造的故事氛围中。借助优秀绘本,选择与故事主题相关的歌曲,让幼儿在演唱中体会故事情感,从而提升其音乐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典渗透,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文化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核心。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元素,能够生动地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与内涵。在3-6岁幼儿发展阶段,文化教育不仅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更是培养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可以通过“民歌随口唱”“民族乐器随手玩”“说唱音乐创意编”“戏曲经典演”四种策略,将传统音乐融入活动。例如,在“民歌随口唱”中,选择经典的劳动号子、小调、山歌,让幼儿感受传统民歌的魅力。《加油干》改编自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教师与幼儿共同改编歌词,并结合拔萝卜场景,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一领众和”的力量感。
故事演绎,激发幼儿内心表达欲望。表达是幼儿音乐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以两种方法促进绘本故事演绎与音乐的融合:一是根据音乐主题寻找相关绘本角色;二是在优秀绘本中选择经典桥段创编音乐律动。例如,在大班音乐游戏《水族馆》中,教师通过海底世界绘本引导幼儿感受小调旋律和连续下行音阶,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还想出了用晃动的水草来表达音阶变化的办法。其次,通过音乐与表演的结合,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促进其语言、情感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
模仿编创,培养幼儿艺术创造思维。创造是幼儿音乐能力的源泉。音乐创造是幼儿通过音乐表达独特想法和感受的过程。模仿与创编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幼儿通过自主选择音乐元素、编排乐曲结构和创作歌词,在创造中体验精神愉悦,提升音乐能力和创意思维。例如,在音乐《理发师》中,幼儿通过模仿理发师的动作感受音乐节奏;在奏乐活动中,幼儿可以创编与职业相关的声音,如外卖小哥骑摩托车的声音或建筑师盖房子的叮当声。
美好关系,打造群体合作磁场。合作是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实践的生命线。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幼儿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合唱、一首乐曲的演奏、一段律动的表演都是在进行合作,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认知学习能力。师幼互动是建立平等、尊重、合作关系的基础。教师应支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表达,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幼儿之间的合作也能够增强其自我认同感。例如,在舞蹈《美丽之门》中,幼儿穿过呼啦圈之门并合作完成造型,体验助人之美,在音乐中提高共情能力。
“E+4C”模式下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实践为幼儿提供了游戏与美育相结合的“玩美教育”方案,这不仅有助于园家社共同构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生态圈,也为塑造时时、处处、人人浸润美育的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成果,课题名称: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批准号:2021YQJK571。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纯水岸幼儿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