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外活动: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与实践
- 来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历史课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精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9 11:57
郭金钰
(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定西743000)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将以法治方式保障实施。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历史主题演讲、历史古迹参观、历史研究小组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深刻感受爱国主义的内涵,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弘扬与实践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历史课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精神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将以法治方式保障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历史课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通过历史课外活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深刻感受爱国主义的内涵,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
一、历史知识竞赛:丰富认知,激发爱国热情
历史知识竞赛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课外活动形式。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赛,竞赛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如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事迹,像三元里抗英中民众展现出的不屈精神、抗日战争中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现代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例如“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研制等。
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历史资料,梳理历史脉络,这使他们对国家发展历程有更系统的认识。比赛时的紧张氛围、团队协作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和争夺,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对祖国的热爱。当学生回答出关于祖国历史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彰显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的内容时,爱国主义情感在他们心中得到强化。例如,当学生准确说出狼牙山五壮士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打光子弹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时,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情感进一步转化为对祖国的热爱和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坚强决心。
二、历史剧表演:重现历史,唤醒爱国情怀
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是让历史“活起来”的有效方式。历史剧表演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进行改编,如《屈原投江》《文成公主入藏》《林则徐虎门销烟》等。
在排演《屈原投江》时,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背景,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从台词创作、角色塑造到舞台表演,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个过程中。扮演屈原的学生要体会屈原面对楚国奸佞当道、国力衰微的痛心疾首,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通过表演,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屈原为了理想和祖国而毅然赴死的悲壮。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之心,从而审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爱国精神。
在表演《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学生能生动地展现出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的壮观场面,以及林则徐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抵制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参与表演的学生和观看表演的学生都能深刻认识到,在民族危亡时刻,先辈们挺身而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这种情感共鸣会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激励他们在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时,坚守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
三、历史主题演讲:身临其境,传递爱国之声
历史主题演讲活动可以围绕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主题展开。例如,以“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新中国建设者们的奉献”等为主题。
当学生准备以“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为主题演讲时,他们需要深入了解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如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到长征中革命战士体现出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在演讲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传达给听众,同时也进一步深化自己对这种精神的领悟。他们会讲述长征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比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像红军战士一样,不畏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种演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他们的声音在校园中广泛传播,感染每一位学生。
四、历史古迹参观:触摸历史,升华爱国情感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课外活动。这些古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活动。
如果学校所在地有古代城墙遗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城墙的修建历史、功能以及在当时的军事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可以触摸古老的城墙砖石,感受岁月的沧桑,想象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用智慧和汗水建造起这座防御工事。他们会意识到,这些古迹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象征,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见证。
还可以参观革命纪念馆,里面陈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个个感人故事,都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场景。这种实地参观所带来的震撼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五、历史研究小组:深入探究,增强爱国信念
成立历史研究小组,让学生针对特定的历史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可以研究 “家乡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贡献”“古代丝绸之路对本地经济文化的影响”等课题。
当学生研究“家乡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贡献”时,他们需要走访当地的老人、查阅地方史志、参观相关的历史遗迹等。他们可能会发现,在抗战时期,家乡的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活动,有的为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物资支持,有的直接投身战斗。这些身边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会为家乡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而自豪,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作为家乡的一员、国家的公民,有责任传承和弘扬这种爱国精神,为家乡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生动有趣、深入人心的体验。学生在活动中与历史对话,与先辈同行,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自己的灵魂深处,为他们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