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家长成长计划

  周菲菲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宁波315000)

  摘 要:社会与情感能力被证实是影响人的幸福和成功的关键,是每个人需要学习的能力。家长是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学习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他人,但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发了指向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家长成长计划——“家长加油站”。其具体内容为:专业知识补给站,发展理解力;家庭环境优化站,增强浸染力;学校课程投入站,提高参与力;家长自主提升站,生发探索力。期待在“家长加油站”中见证家长的成长,推动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家长加油站;社会与情感能力;家长成长计划

  社会与情感能力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其培养需家校社协同。学校是主阵地,而家长虽关键,但部分因能力不足未充分发挥作用。“家长加油站”项目,包括开设家长培训课程,涵盖儿童心理、沟通技巧等内容;组织亲子活动等家校互动;提供个性化指导。同时,学校与教育机构、心理专家合作,引入专业资源,借助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并建立评估体系,依结果调整项目。见下图。

  一、专业知识补给站,发展理解力

  社会与情感能力对学生成长极为关键,需家校社协同培养。但当下多数家长重学科知识,忽视此能力。我校推出“家长加油站”项目,首设“专业知识补给站”,助家长认识重要性,明确协同目标,还涵盖系列课程等,并依评估调整。

  (一)研习知识,感知关键之用

  针对以上现状,我校推出“家长加油站”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涵、意义。家长专题课堂则更具针对性,系统讲解该能力涵盖的各个方面。线上方面,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精心撰写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吸引家长阅读。短视频推送则更直观生动,如将“社会与情感能力专题介绍”制作成短视频,具体展示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开放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五大方面。同时,学校开通“学习通道”,家长看完短视频后,若有疑问可随时联系相关教师进一步探讨。通过以上举措,家长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主要内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深刻感知到其的重要性,为“家长加油站”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后续,项目将按规划推进,持续助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提升。

  (二)开展活动,领会重要意义

  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个人意义重大,家长在学生该能力发展中作用关键,却因自身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我校推出“家长加油站”计划。在“专业知识补给站”,不仅让家长学习知识,还邀其参与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活动,如SEL课程观察。教师辅助分析,让家长领悟其重要性,为家校协同奠基,期待借此推动学生能力提升。

  二、家庭环境优化站,增强浸染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察觉到多种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是不利于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学校将“家长加油站”的第二站设定为“家庭环境优化站”,帮助家长认识理想家庭环境、审视自身家庭环境;启动专题培训提升家长育儿能力;商讨家庭环境优化方案并执行,最终达到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目的。

  (一)启动专题培训,提升育儿能力

  家长能力不足常致家庭环境问题,提升其育儿能力刻不容缓。学校开展长期系列化培训,传授各类家教技巧,并畅通沟通渠道,方便家长遇问题向教师求助。比如我校创设“亲智课程”,通过线下课堂与线上微课程结合,传授亲子相处技巧,像“感受孩子情绪变化”等课程很受欢迎。还开设“亲智训练营”,让家长在实践中理解孩子需求,掌握科学育儿法。

  (二)执行优化方案,营造良好氛围

  在“家长加油站”的“家庭环境优化站”,认识理想环境、掌握育儿技巧,旨在优化现实家庭环境。学校基于前期分析,与家长协同撰写优化方案。如我校开展“家庭环境优化挑战”,教师和家长明确差距、拟定方案。执行时,学校督促家长用技巧,教师全程监督引导,不少家长借此营造出良好家庭氛围,助力学生能力发展。

  三、学校课程投入站,提高参与力

  学校开设的SEL课程能有效发展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家长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有必要参与到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学习中,见证学生的成长,并在必要时提供强大的助力。因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将“家长加油站”的第三站设置为“学校课程投入站”,明确课程实践的家校协议,家长按照协议参与SEL课程;建立线上学习反馈平台,教师和家长共同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家校双方阶段性探讨SEL课程改进方式,助力课程完善。

  (一)依照实践协议,参与学校课程

  家长参与学生SEL课程,能助力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为此,家校应建立契约式组织,共同制定SEL课程实践协议。家长按协议主动参与课程活动,学校则做好监督工作。以我校为例,创设“群星少年SEL课程”后,成立“群星少年SEL发展后援会”并拟定协议。在学校监督下,家长积极参与课程互动、完成课后任务,如协助记录“我的情绪能量卡”课程中孩子一周的情绪能量。

  (二)建立线上平台,记录点滴进步

  学生参与SEL课程的学习后产生一定改变,学校和家庭要积极记录,分析他们是否进步。为了突破线下交流的时空局限性,学校可以尝试建立线上平台,教师和家长可在平台上记录学生SEL课程学习情况,分享学生与家人、同伴、老师等交往中的种种行为。家校双方再对记录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过程可视化。

  (三)探讨改进方式,助力课程完善

  SEL课程设计和其他课程设计一样需要优化探索,家长作为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应当提出自己的建议。学校要激发家长为SEL课程提建议的热情,引导家长在课程参与中留心观察不足之处并及时记录。学校还应当搭建SEL课程交流平台,定期向家长收集课程改进意见,让家长收获效能感,并根据意见尝试完善课程。

  四、家长自主提升站,生发探索力

  “家长加油站”最理想的“加油”状态是充分发挥家长能动性,主动参与、探索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过程。学校设立“家长自主提升站”,并设定标准,评估自身“加油”效果;召开“加油”分享论坛,请优秀代表总结、分享经验;家长学习吸收、群策群力,尝试探索更丰富的家校社协同的SEL课程活动开发与实施。

  (一)评估“加油”效果,保持持续前行

  家长要在该活动中看见自身变化,发挥主动性,评估“加油”效果。提供适合的支架使家长做出准确的“加油”效果自我评价,鼓动家长在此基础上持续向前,为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产生更多的正面影响。

  (二)召开分享论坛,总结先进经验

  学校要积极发现“家长加油站”活动中表现出色、进步明显的家长,引导、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加油成长历程”,为他们搭建好经验分享的平台。分享结束后,还可以请参与论坛家长谈谈体验和收获,试图让思想上的认识转化为行动上的探索。

  (三)坚持群策群力,尝试课程开发

  当家长具备一定能力后,可尝试开发家长主导的家校社协同的SEL课程,让其从学校走向家庭和社会,让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到更好发展。其中,学校要辅助家长成立“SEL课程家长共同体”,传授SEL课程开发和实施经验,在必要时深度参与家长主导的SEL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家长共同体”的强大后援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EB/OL].(2023-01-17)[2024-12-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301/t20230119_1039746.html.

  [2]袁振国,黄忠敬,李婧娟,等.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09).

  [3]易春丽.英国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支持体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