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有节制才有余地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4-13 14:12
  出色的明星演谁都像自己,优秀的演员演谁像谁,唯独不像自己。

  她是《铿锵玫瑰》中风风火火的现代女警章子惠,是《古城谍影》中内敛含蓄的女公安葛茵红,是《暗算》里恃才傲物又爱得任性的黄依依,是《新上海滩》里风情婉转的交际花方艳芸。

  她被粉丝称为“大陆的张曼玉”,她被导演称为“穿旗袍最美的中国女演员”,她被人们评为“最能代表上海风情的女演员”。

  她,就是陈数。

  最没有“风尘味”的白流苏

  “从事我们这个行业,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各种情绪的宣泄,其实这对于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是有一定伤害性的,特别是当你极其投入的时候。所以我每演一角色,实际都是精神的一种掏空,消耗蛮大的。”

  “其实我每次出戏都挺快的,但这次演完《倾城之恋》走出白流苏这个角色,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陈数

  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以及充分的语言表述,在演员中,陈数应该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于是,在《倾城之恋》的首映发布会现场,本来娱乐的氛围因为对陈数的采访让人嗅到了属于《倾城之恋》的文艺气息。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倾城之恋》把成年男女对爱情的算计和勾心斗角描述得最为淋漓尽致,聪慧美丽的白流苏希望获得长期饭票,当然还有一点真心;浪荡不羁的范柳原不愿不拴住,香港沦陷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毫无疑问,饰演白流苏这个经典角色更是需要很大的决心:丰富的人物内心,尺寸适当的情感拿捏……选中陈数来饰演这个角色,编剧邹静之表示,是因为他一次观看《鲁豫有约》,发现“这个演员最没有风尘味”。

  邹静之的话引得下面一片哗然。“最没有风尘味”是邹静之选择陈数饰演白流苏的原因,而陈数则表示,她一直梦想着出演白流苏。

  “我在2002年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传奇》那本小说集,那本小说集里头当时最喜欢的就是《倾城之恋》。”出演这样内心丰富的情感戏,对陈数来说,更符合她对自己“青衣”的定位。“必须自我折磨,并且将自我折磨放到最大,才可能让观众看到一部分。”

  “熟男熟女的爱情”,是陈数对《倾城之恋》的理解,这以非常精粹的方式概括了《倾城之恋》的精神,而陈数认为,对比年轻女孩子,她更能把握住人物的内心争斗。

  但是,对比《倾城之恋》中爱情的计较和世俗,陈数表示现实生活中更愿意遵从内心的选择。“张爱玲的原著中,当白流苏回到上海又再次来到香港的时候,她对范柳原‘不结婚只同居’的方式,其实是妥协的。但在剧中白流苏有这样一番话,‘我问过自己,我到底爱不爱这个男人?如果爱他,我就应该回来的。’也就是说,白流苏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面对爱情,也是如此。”

  外表柔弱的陈数对爱情的这番见地,着实让人意外。

  圈内人有说法,邹静之的剧本是不允许导演、演员改变的,删字可以,但是添加到部分必须他亲自动笔。陈数表示,拍戏的时候他一手拿着剧本,一手拿着小说,常常会对照着看,遇到疑惑的地方,她常常会打电话给邹静之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调整。“我常常给邹老师打好长时间的电话,对剧的细节编排做出一些调整。”对剧作向来严谨的邹静之认可了她的很多想法,这些都来自于她对作品和剧作精确的理解。

  有过程方有结果

  当一个人渴得只想喝水的时候,什么样的茶都是水的味道了。

  “漂亮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个过程,最后还是要超越那个,回到心里去。”——陈数

  在人生的很多次比赛中,陈数都似乎漫不经心地获得了成功,看似偶然却有着性格中的必然——很多次采访场合,陈数都表述这样的一个概念:情感大于演技。

  红颜易逝,“出名要趁早”,对演艺圈来说,这更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没有经过一定的岁月积淀,怎么会有戏内戏外的完美转换?

  陈数出生在湖北黄石,继承了爸爸对舞蹈的热爱,并学习了12年的舞蹈。学习舞蹈的过程,让她一次次体会到情感与演技的关系。毕业时,跳一个改编的双人舞,技术层面她自言是最差的,但对戏剧中情感的体会以及表演中对情绪的表达,让她最终拿到高分。“我很同意杨丽萍的一句话,‘如果把艺术都训练成千篇一律的东西,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和意义’。我希望舞蹈表达我的一部分情感,而职业演员也是一种感情的表达。”

  在舞蹈中对情感与演技的的理解被她带入了电视剧表演。

  1998年,音乐剧《音乐之声》中,首次接触表演的陈数得到很多人的好评,这个意外让她意识到其实更渴望做一个职业演员。

  遇到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角色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幸运,而在《暗算》中获得出演黄依依的角色,是陈数演艺道路上一次重要的幸运。进组的第一天,陈数第一次完整地阅读了剧本,她几乎是在读完的一瞬间就爱上了这个角色。在读剧本的过程中,她甚至好几次出现幻觉,“似乎在我努力接近黄依依的时候,她也在向我迎面走来,在真实与梦境中,我们长时间地对视……”

  据说,在陈数的《暗算》剧本上,每一页的空白处都被她用不同颜色的笔写满了表演心得。她告诉自己,这一次要忘记老师的教诲,放弃对演技的追求,要在角色中做回自己,就这样,演出了她自己理解的黄依依,并因此知名。

  用情感体悟的结果就是入戏太深,以致五六个月才出戏。也就是那个时间,天天看碟的她突然顿悟了,节制而丰富的情感表现是她的长项,“我应该演年代剧,我要做一个穿旗袍的女人。”就这样,她遇到了《新上海滩》的方艳芸,凭借这个角色,旧上海、旗袍成了她独有的标签。

  聊起她的旗袍情结,陈数非常自信:“穿旗袍这种事,小姑娘当然拼不过熟女。”——因为收敛的、隐忍的熟女与含蓄、风情的旗袍有着同样的属性。

  “我们陈数是文青,是熟女”

  陈数很真诚。

  接受采访,拿着一大堆的话筒,回答将近一个小时的问题。采访结束,笑盈盈地将话筒一个一个送回:“这话筒真沉,一会就手酸了,你们工作真辛苦……”

  有记者上来,把镜头对准她:“陈数,帮我们录制一下有关汶川地震的祝福词吧?”她爽利地接下来,录过,然后吐吐舌头:“哎呀,好像太假了。”叹口气:“每次到这个时候,都觉得很无奈,想做些什么又感觉无能为力。”

  粉丝上前,要求合影,工作人员也冲上来,“陈数,我也要合影!”——满足大家的要求,没有丝毫的不耐。

  然后索要签名,有个粉丝要求长长的祝福语,陈数笑:“这么长的话,还是等会我趴在桌子上写吧。”合影完毕,招呼问:“刚才谁要让我写很长的话来着?现在可以了。”

  在后面感叹:“哎,陈数这人真不错,有修养,有文化。”

  前面几个人回头:“那是当然,我们的陈数是文青,是熟女,是最好的演员。”陈树的粉丝叫“树枝”,在“树枝”的心中,陈树自然是“最好的演员”。

  文/张世军 图/ASK提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