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三国,品英雄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三国,英雄
  • 发布时间:2013-11-14 13:43

  说完三国第一好人刘备、第一奸雄曹操,接下来该说说第一智者诸葛亮了。托《三国演义》的福,诸葛亮成了智慧之神的化身。自从27 岁被刘备三顾茅庐弄出山,算无遗策,一路玩弄对手,偶尔失败也是为了让对手显得不那么菜。对这个神仙般的人物,古往今来品头论足的人实在太多。像诸葛亮这样的牛人,全方位的解读需要深厚的文学和生活沉淀,直接品成一本书(我真的不是在给《易中天品三国》做广告)。夜雨只能班门弄斧,就某些细节谈谈个人的见解,好玩而已,希望能跟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吧。

  宅男的梦想

  中国文人有两个特点:心大,脸皮薄。心大,说明志向高远。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更是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自己的温饱问题没解决不要紧,先考虑天下苍生。尽管自己读了几十年书没干过农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必须相信自己登上宰相位置能让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先人后己,道德楷模,当然是值得鼓励和赞颂的。不过文人“心大”的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能力与志向不相匹配。

  文人执政有榜样,范仲淹做庆历新政的效果就不错。但失败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明末崇祯年间,政府的垮台很大程度上就是东林党文人迂腐拆台导致。诗仙李白在政治上漂流了一辈子,愣是找不到门路。最后把宝压在永王李磷身上,造反还没开始就结束,流放夜郎,倒是给了李白同学领略西南大好河山的又一次机会。北宋王安石变法,虽然一直评价很高,但改革效果跟真正的政治家如张居正、商鞅等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相比之下,诸葛亮算是相当成功的政治家。

  三国鼎力时期,蜀国领土最小,人口最少。在诸葛亮治理的二十年里,蜀国治安最好,人民最富,国力丝毫不弱于其他两国。据说一直到诸葛亮逝世好多年,蜀国人民依然怀念他。一旦有时候好政策出台,人民就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做的。宰相做到这种程度,古往今来能有几个?

  中国文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脸皮薄”,明明特想当官,去“安邦定国展奇才”,但摆出来的姿态却是“俺不想当官,你要我当官不如杀了我吧!”

  这个传统有些年头了。传说中尧帝找许由做老大,许由表示尧帝的请求污染了耳朵,特意跑到泉水去洗耳朵。这行为艺术给后代树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丰碑。东晋风流名相谢安,整天躲在山里逍遥,任凭执政者千呼万唤就是不出。后来自家大哥退位,谢家没人当官了,家族利益难保,还不是得屁颠屁颠地出山做官?

  可见不想当官是假的,故作姿态、自抬身价才是真的。

  其实“躲官”有风险。中华大地卧虎藏龙,遍地人才,怎么就偏偏少你一个?很多时候文人们一让,机会也就永远失去了,比如许由同志。诸葛亮比较幸运,刘备连续三次上门,给足面子。若是依关二爷张三爷的性子,早把他列入黑名单了。

  从诸葛亮从政后的表现来看,他对出山早有准备。看看他的“隆中对”,这是一个埋头种地的隐士能提出的?

  不为人知的细节是,诸葛亮岳父大人黄承彦,跟荆州刺史刘表是连襟亲戚。黄承彦岳父蔡讽的姐夫,是太尉(全国军委副主席)张温。诸葛亮的家庭背景深厚的很,他也早就通过这些亲戚对全国大势了如指掌。身为躬耕在卧龙岗的宅男,他其实一点都不宅,时时刻刻在为出山铺路。别看他只靠一席“隆中对”打动了刘备,实际上诸葛亮为这次“面试”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

  武庙之圣

  印象中,诸葛亮一直是个文人。包括提到他最常用的称号“丞相”,也是一个文职。但有趣的是,在专门为军事家设立的“武庙”中,居然也有诸葛亮的身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半人半仙,军事自然不在话下。其他所有军事天才,曹操、周瑜、司马懿等人,都被半仙杀的屁滚尿流。除了老天,没人挡得住半仙的锦囊妙计。有时候连老天都得听半仙的话,乖乖地把东风借过来。

  现实中的半仙,军事才能稍有争议。公认的是他治军厉害,武器研发也很厉害,稍微有点短板的是临场决战。就像司马懿说“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朋友评价多吹捧,敌人评价通常最真实。司马懿这么说多少有点给自己吹牛的成分,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半仙的缺点。

  半仙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求稳。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很多时候要当机立断。半仙谋划思考举世无双,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抓住时机。引起后人无数争议的魏延“子午谷”规划,更是典型地反映了半仙稳扎稳打的思想。让魏延从子午谷直捣长安城的确冒险,如果对手是司马懿这一类人物必然无功。但如果对手是夏侯懋这种靠裙带关系上去的无能之辈,这个险确实值得一冒。历史上类似的冒险太多了,五代李存勖直捣大梁城,明初朱棣千里直奔南京,包括霍去病带领骑兵远征北海,都是不要后方大跃进式的军事冒险,且都取得成功。就算失败,也不过损失掉魏延和他带领的一万军队而已,魏延都不怕死,半仙你怕什么?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夏侯懋的问题上,半仙“知彼”做的很不够。不过半仙倒是把“知己”这一边做到了极致。

  半仙的治军没的说,执法严明,号令整齐,公平如一。司马懿虽然夸口“破之必矣”,实际上除了失街亭那次,诸葛亮几次北伐在战场上都是优势。有一次因为粮尽退兵,还杀了个回马枪,送曹魏最后的名将张颌归西。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完全不敢正面作战,只能不即不离地跟着半仙转悠。一旦半仙出战就寨门紧闭,高挂免战牌,甚至搬出皇帝来压制部下出战的意愿。客场作战能把对手打成缩头乌龟,可见半仙的部队在作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是超过对手的。战场对垒半仙不输任何人,可惜北伐的战

  略目的始终达不到。国家实力差距太大,局部优势的意义比我们想象中小。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一颗冒险的心。可惜半仙从根子上就是求稳,这也注定了几次北伐都会无功而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概正是这种无功而返,增加了半仙的悲剧性,也让半仙变得如上古传说中的英雄那么充满魅力。经过以后历代失意文人的加工,半仙终于从一个优秀的治军丞相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半仙。

  英雄设计碎碎念

  Q:生门阵。在战场上放出一个法阵,恢复友军生命。

  W:死门阵。在战场上放出一个法阵,伤害敌军生命。

  八卦阵是诸葛亮的商标。这两个技能无论从观感还是威力上看,都十分符合期待。历史上的八卦阵共有八个门“休,生,伤,杜,景,死,惊”,游戏当然不能全部呈现,简化为两个也是情有可原。

  说起八卦阵,夜雨要八卦一句。中国人发明八卦很早,早的都说不清年代。但是发明八卦的唯一目的,是占卜吉凶。两千多年后,德国人莱布尼茨看到了中国的八卦图。他从阴阳八卦图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二进制。这门数学是计算机和整个IT行业的一大基础。

  算起来,诸葛亮是计算机的早期奠基人之一,你敢信?

  E:生死变。向周围的法阵放出法球,让法阵的卦象发生逆转,同时法球飞行时对敌人造成伤害。

  R:乾坤移。瞬间移动到周围的任意法阵,立刻刷新E技能的CD。

  神来之笔!

  没有E和R,诸葛亮只是个普通英雄。有了E和R,诸葛亮立马变半仙,成了一个使用起来极为飘逸的英雄。当半仙甩出几个法阵,然后ERE一套连招下来,战场上八卦阵闪动,可以对敌人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最妙的是半仙还能在法阵之间穿梭,敌人连他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可能被几个法阵秒杀。

  文/夜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