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腾腾的生活气息洋溢在小城
我初到博洛尼亚时就没有陌生感,走在街头的石板路上,常有陌生人跟你打招呼,大声说着Buongiorno(日安)。
到那以后去的第一个地方是警察局,为了办理各种手续,我独自站在那些又高又胖、满脸络腮胡的警察先生面前,紧张得连“你好”都忘了说,长得像灰熊一样的警察大叔伸出粗粗的红手指跟我晃了晃,嗨,别害怕!他拍拍我的肩膀,我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他愣了两秒,哈哈大笑。
对一个城市的爱与憎常常因为那里的人,都说巴黎浪漫纽约时尚,这或许是因为居住在那的人们拥有清冷摩登的气质,但在博洛尼亚,你会看到骑着自行车的少年吹一声口哨清亮,情侣坐在街头相互依偎着浪费掉一整个下午,肃穆的广场上有天主教徒缓慢地从身边走过。热腾腾的生活气息让人心里踏实,而小城的古老悠远却与这份热闹有着奇妙的对比。
我所在的博洛尼亚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曾在这求学的人列出来就是一部意大利名人录:但丁、伊拉斯谟、伽利略、哥白尼……学校的各个学院散落在城市四周,有时走街串巷地寻找教室上课,到达才发现竟然是一座古老典雅的建筑,推开带着铁环的沉重大门,巨大的木窗外小城在阳光下像是还没睡醒,坐在那看拉封丹在祖父书房找到影响一生的抒情诗集、莫里哀在布满灰尘的剧场里咯血而亡。那一刻,会觉得时间都停了下来。
别人的五彩缤纷与自己的光
我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每个人身上都有奇异的闪光点:Ana来自马其顿,她的父亲是巴尔干半岛上著名乐队的吉他手,她遗传了父亲的摇滚血统,外表冷清内心狂热;巴西的Aureo曾在Visa新加坡分部呆了好几年,对亚洲各国情况很是了解,谈起国际形势就眉飞色舞犹如阮次山;阿尔巴尼亚的Loren当过好多年记者,可站在草地上朗诵自己写的长诗时,就像是古时候的行吟诗人……
我是班里唯一的亚洲人,年龄最小,刚开始跟这些性格各异、独立个性的同学在一起时总觉得自卑。不管他们聊起过去生活中丰富的工作经历,还是讨论大世界的政治风云,我都插不上话,站在他们旁边像是懵懂的小学生。
但我却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大家的认可:过生日时我邀请大家来做客,不过是简单的炸春卷、烤年糕、手握寿司,却赢得满堂彩。平时有点高傲的Ana跟我笑,Luna你还藏着什么神奇功能,简直就像魔术师,瞬间变出一桌好吃的!
我拍拍手,这不过是小意思。
那一刻我发觉,其实每个人都天赋异禀,学会去欣赏别人身上的五彩缤纷,但别忘记发掘亮在自己心中那一束独特的光。
莫兰迪的油画色彩穿透漫长时光
意大利的考试季在冬天,有一种秋后问斩的感觉。
很多课程的考核是通过口试的方式,甚至可以在某一时段内自由选择考试时间,但繁杂的欧洲历史和艰深的意法文学还是让我手足无措。
有段时间压力太大,常常看着书睡着,趴在桌上醒来时天已微青,隐约听见鸟叫声,站在窗前发会儿呆,洗把脸继续看书。虽然课业压力很大,但这样的生活让我变得简单敦实,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
平时闲散随意的意大利人对待学术却是另一番模样,认真严肃的劲头常让人想到那些苛刻又古板的英国佬。我的法国文学课老师就是这样的古怪老头,有一次因为时间太紧,我急匆匆赶了一篇小论文想要应付差事。没多久我收到邮件,打开一看满篇都是修改过后的红色笔迹,甚至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被标注出来。我当时就红了脸,仔细修改了一遍重新交上去,这才收到怪老头的回复:这次能看出来你认真在做,不要急,慢慢来。
回国后,我发现所有人活得焦虑而匆忙,似乎很着急地在追赶着什么,这时我想起在博洛尼亚的日子,想起那里每一栋建筑都不高,墙上常绘着各色壁画,犹如莫兰迪的油画一样清新淡雅,那些土黄、青灰、赤红的色彩穿透漫长时光,让人安静下来慢下来。
采写_明星辰 图片提供_胡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