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前行遭遇“请进来”瓶颈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超,教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27 09:21
鲁能引进名帅,大手笔引援,赛季尚未开始,投入已接近2000万欧元;国安明确,新赛季投入比2013赛季的3亿要多;富力接触英超名将,内部消息是,与上赛季相比,投入只多不少。恒大虽然较上赛季低调,但投入却保持稳定;人和、舜天投入稳中有升……2014赛季,中超不缺钱。
但与中超整体投入持续上升有所区别的是,新赛季洋帅却只有里皮、埃里克森、库卡、阿里·汉、萨布利奇以及国安传说中要邀请的大牌教练,5位已确定的洋帅,只有库卡是新面孔。
中超俱乐部不愿请洋帅?并非如此。国安等俱乐部都希望能够找到高水平的欧洲教练,帮助球队提高水平,但是钱却无法花出去,他们在欧洲转了几圈之后,才发现人选难觅。“请进来”工作不顺,中超与中国足球再向上发展遇上了瓶颈。
名帅“选熟不选生”
连续三次无缘世界杯甚至预赛的最后阶段,对中国足球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这让欧美足球媒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了主动无视中国足球的存在。对于欧洲的一流甚至二流教练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东--要知道,中东地区高薪聘外教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具备集团效应了,近年更是形成了以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为首的三国烧钱竞赛,加上大量现代化冬训基地的建立,欧洲足球界对中东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
欧美名帅对中超的软硬件非常陌生,加之多年来媒体报道的缺失,先天就形成了畏惧冒险的抗拒心理。在选择时,当然是熟悉环境要比陌生地方更加“安全”。同样是高薪邀请,地理位置更近,有太多先例可以参考的中东,明显比中超有优势。
另外,世界杯年的特殊性,也让目前赋闲的欧洲名帅不敢轻易到水准更低的联赛冒险。无论博阿斯、里杰卡尔德还是贝尔萨,都在等待世界杯后国家队和各大豪门惯例式的洗牌盘整,期望能够抓住机会重返欧洲最高舞台。除非中超能够开出像恒大向里皮提供的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否则他们不会轻举妄动。留在欧洲主流平台,对于寄望获得主流认可的教练而言,是比到遥远而陌生的远东冒险更现实的选择。国安的选帅恰恰在错误的时间主攻错误的人选,遇到困难在所难免。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传媒的影响力。与正在欧洲市场形成气候的海湾三大航空公司一样,海湾国家的电视台在欧洲足球世界也有自己的稳定市场。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向整个欧洲直播海湾地区的联赛,同时高价买断英超、西甲和法甲的直播,这导致欧洲教练完全可以在中东向自己的欧洲同行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法国,这也是中东的法国教练近年激增的原因,里昂名帅勒冈、佩林、巴黎前主帅孔布阿雷等都在海湾淘金。相比之下,同样是与法国关系密切的上海,在传媒和交通方面的劣势就非常明显。
违约案频发,自砸招牌
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土豪”缔造者引发全球关注的欺诈危机。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女儿掌控的缔造者以1300万欧元天价年薪请到斯科拉里,又罗致了里瓦尔多,一时间成为全球震惊的大事件。然而,仅仅1年后,事实真相却是失去政治特权的缔造者幕后金主根本就没有支付足额薪金,这桩公案至今还在纠缠,但因为斯科拉里和里瓦尔多名声实在太过响亮,缔造者的欠薪丑闻等于向欧洲足坛判了乌兹别克斯坦足球的“死刑”。
如果说文加达与中超的官司,还无法在欧洲引起轰动,那么德罗巴、阿内尔卡在先,卡马乔在后的欠薪和拒付违约金丑闻,在去年引发了西班牙和整个欧洲的关注。
作为在西班牙足坛乃至整个欧洲都享有名誉的卡马乔,回国后向西班牙媒体痛陈了中国足协的失信,随后他上告到国际足联,包括克鲁伊夫、博斯克在内的足坛名宿为他站台,西班牙三大体育报和《国家报》、《机密报》轮番报道,中国足球在南欧的形象因此进一步黯淡。而且,随着滕卡特、蒂加纳、巴蒂斯塔均与中国球会撕破脸,荷兰、法国和南美媒体多有报道,以及去年巴里奥斯辗转欧洲各国,不断对媒体抹黑中国足球,欧洲主流足球界对中超的印象因孔卡、德罗巴和阿内尔卡加盟而好转的趋势戛然而止。
中超俱乐部的一些举动也让欧美足坛人士感觉违背了足球规律。目前执教于日之泉的外教胡里奥就表示,他与自己教练朋友聊起安蒂奇与斯塔诺两位教练下课时,觉得带队夺得联赛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教练被如此解职,实在“不可理解”,他说,“恒大去年投了多少钱,鲁能去年又投了多少钱?这就像一个人开法拉利,一个人开丰田,最后赢的是谁?肯定是开法拉利那个,但最后丰田的驾驶员却被老板解雇了,这实在是让人太不可理解了!”
他们大多只知“北上广”
因为长期对中国的传统偏见,除了京沪穗,欧洲人对中国其他城市的认知聊胜于无。山东鲁能多年来一直保持的塞尔维亚传统,也是基于上世纪桑特拉奇个人在塞尔维亚对中国的推广。而像杭州、南京、贵阳等城市的球队,能吸引到欧洲教练的可能性更低。2012年贵州曾接触过拉涅利,并联系了兰帕德和费迪南德,最终不了了之。
欧美人群对中国的认知偏见短期内很难改善,孔卡前段时间回国后不断接受媒体访问,虽然承认完全没料到广州比里约热内卢还要现代化,但文化和生活的不适应,让他无法长期留在中国。作为巴甲近年知名的巨星,孔卡的现身说法部分地固化了欧美足球界原本的偏见。绝大多数欧洲教练对中国的京沪穗都没有直观印象,更何况贵阳、南京?就在近年,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公开讲话中,还认定中国的内地依然是贫穷落后,统一穿着军服的改革开放前时代光景。卡马乔与中国的官司纠纷被热炒时,西班牙电视四台主持人竟然认为卡马乔之所以能执教中国,是因为被中国的黑手党威胁。而且,这样荒唐的结论,居然得到了超过47%的观众支持,而反对者只有34%!而且,绝大多数西班牙人说不出除了北京和上海外,任何第3个中国城市的名字。
记者寒冰报道
恒大是这样搞定里皮的……
2012年5月,里皮加盟广州恒大,签订了两年半的合同。执教经验、成绩及知名度,银狐无疑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引进的最具实力的外教。为了签下里皮,恒大花了一年的时间。
恒大第一次接触里皮,是在2011年赛季中期。当时的恒大作为中超升班马,在韩国人李章洙的带领下逐渐露出了“冠军相”,然而恒大不满足,他们的目标是世界级的教练——希丁克或者里皮。
希丁克无意再回亚洲,而对于银狐里皮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要说亚洲,他的执教甚至都没有离开过意大利。里皮的犹豫可想而知,恒大要打动里皮,至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足够丰厚的报酬,二是恒大是否值得去执教。
里皮和恒大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恒大的比赛录像隔三差五地送到里皮的手中,从2011开始接触到2012年3月左右里皮决心渐定的时候,恒大这一工作从未间断。在赛场及人员引进上,恒大也在通过有效的工作,证明着自己搞好足球的决心——不仅中超登顶成功,而且队伍从人员结构上也进行了升级,孔卡、巴里奥斯加盟。
里皮逐渐被打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恒大方面答应,他可以成为如弗格森一样的“Manager”,在执掌恒大以后,不仅是主教练,还是“总经理”,整个球队无论是队伍的训练比赛安排,还是引援等人员调整,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一个个要求被满足,里皮不可能无动于衷。2012年4月初,里皮终于派出他的得力助手佩佐蒂到日本,现场观看了广州恒大和日本柏太阳神队比赛,恒大的整体表现也让里皮的团队成员感到满意。佩佐蒂的踪迹被媒体发现,恒大用里皮换李章洙的风声越来越紧,最终在5月,里皮代替了李章洙,成为恒大的主教练,恒大也为他与他的团队付出了1000万欧元的年薪待遇。
这一年的过程,既简单也复杂——简单之处在于广州恒大有足够的耐心,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打动里皮,而且他们提供的合同薪水的确让里皮难以拒绝;复杂之处也是显而易见,因为作为世界级的名帅,里皮要来中国,他考虑的事情有很多,人员的构建、球队的实力、赛季的投入等等,都是里皮要关注的方面,但凡中间有些小细节没做好,那么这桩姻缘就付诸东流。
来到恒大以后,里皮的改造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球队方面的,一个是俱乐部方面的。
球队方面的改造,大家都比较容易能看到,以里皮的威望、镇住更衣室,然后进行技战术的改造;在俱乐部方面的改造,里皮着墨不多,但是他上任以后,以往大张旗鼓的处罚队员现象基本绝迹、更衣室里面绝对不允许媒体出现、把球队由集训变为走训——家丑不外扬,保持更衣室的神秘性,走训制则更是职业俱乐部常见做法,正是这些细节点滴的改变,加速了恒大的前进。
记者曾经问过俱乐部内部人士一个问题:“里皮加盟恒大俱乐部是非常成功的,但这中间的合作一直是这么亲密无间的吗?连一丝冲突、异议都没有?”这位人士很诚恳地对记者说:“老实话,确实没有。他说的东西,我们都能接受。很明显,以他的资历,他的意见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恒大和里皮之间合作愉快,也和恒大的做事风格有关系。恒大进入足球圈以后,用的全是“自己人”,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会产生太多的利益纠葛,里皮接手恒大以后,他的改造不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而洋帅们栽跟头,大多数与此有关。
若以里皮和一些同样加盟中超的外籍名帅作比较,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他几乎移植了他的整个欧洲团队来到中国,甚至儿子小里皮成为恒大的引援经纪人,这样“过分”的要求都被恒大一一满足;而其他一些教练,来到中国,最多只能带一两名助手,想完全掌控引援,更是不可能的事。
请来名帅已经不容易,名帅来了以后,怎么创造环境让他可以全心全意大展拳脚,又是一门学问。恒大签下里皮,或许能够让其他中超球队获得如何请来名帅、用好名帅提供宝贵的经验。
记者白国华报道
鲁能:名帅对中超充满疑惑
从1998年俱乐部成立,鲁能是中超少有的一直坚持使用外教的俱乐部,在16年的历史中,鲁能只有在1998年和2012年两次面临降级危机的时候启用了殷铁生和吴金贵两名本土教练救急。
2014赛季,率领鲁能的是巴西教头库卡。引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坚定的外教之路
在1998赛季之前,山东足球是中国足球保守派的代表:鲁能的前身山东泰山队坚持使用本土教练,拒绝引进外援,坚持采用防守反击的战术体系。但随着1998赛季鲁能入主,鲁能足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8年,鲁能聘请了韩国人金正男;1999年,鲁能聘请了塞尔维亚人桑特拉奇;2001和2002年,鲁能先后请来两位俄罗斯人鲍里斯和涅波,2004年到2009年,整整6年的时间,鲁能的主教练一直是塞尔维亚人图拔,2010年,鲁能聘请了克罗地亚教练伊万科维奇,2012年,鲁能聘请了荷兰人滕卡特,2013年,鲁能选择了旅居西班牙的塞尔维亚人安蒂奇,2014赛季,鲁能的主帅为巴西人库卡。期间,可可维奇、马季奇、巴博萨三位洋帅还成为过渡教练。
聘请洋帅,是鲁能16年历史中始终坚持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也是鲁能足球最成功的所在。正因为这种坚持,鲁能成长为中超最具实力的俱乐部之一,图拔连续6年执教山东鲁能,更是创造了中国职业联赛的一个纪录。
在整个鲁能历史上,鲁能选帅方向经历了三次改变:1999年开始,鲁能着眼点放在东欧;2012年开始,鲁能尝试西欧教练;2014年开始,鲁能则尝试巴西教练。其中从2012年开始,鲁能一直瞄准欧洲和南美高水平外教,其目的表示实现鲁能足球的第二次腾飞——期间选择的安蒂奇虽然是塞尔维亚人,但他长期在西欧执教,也旅居西班牙。
诚意无法打动所有的人
鲁能聘请东欧,尤其是塞尔维亚教练的时候,遭遇的困难并不大,一方面,鲁能提供的薪水在5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这一薪水是他们在塞尔维亚的两倍乃至数倍,更重要的是,塞尔维亚教练对于社会发展过程相似的中国有着天生的好感,这客观地降低了引进的难度。
但从2012年开始,鲁能全面西欧化的时候,教练引进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敲定滕卡特之前,鲁能和巴西教练奥利维拉进行了多次谈判,但鲁能在薪水上未能打动奥利维拉。实际上,即便聘请滕卡特,鲁能也利用了一个关键点:滕卡特的外祖母是华人,这也让滕卡特对中超联赛有了一些归属感和使命感。
2013赛季选帅,鲁能也经历了不少磨难,鲁能一度希望聘请阿根廷教练加雷卡,但他更愿意留在萨斯菲尔德执教。此外,鲁能一度和佩莱格里尼取得了联系,但最终没有能够成功,尤其是佩莱格里尼的引进失败,让鲁能俱乐部极为遗憾。
在刘宇上任之后,鲁能一直试图引进高水平外教,期间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但鲁能的选帅模式逐渐更加成熟:在和库卡谈判之前,鲁能做足了功课:他们的评估报告极为齐全,包括技战术体系、管理方式、年轻队员使用等各个方面,评估数据来源包括专业机构的数据统计、比赛录像分析、资料收集分析以及实地考察和接触。更重要的是,鲁能前所未有地强调了助理教练的作用,库卡的助教团队高达7人,并且一线队教练团队和足校教练团队全面衔接。
2014赛季的巴西选帅,鲁能和至少5位巴西教练取得了联系,除了蒂特、奥利维拉、墨里西和库卡之外,鲁能也一度联系了阿根廷名帅贝尔萨,但最终都没有能够获得成功。在整个过程中,鲁能诚意十足,除了提供远远超越他们目前的执教薪水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去邀请他们心目中的目标,几乎每一位教练,他们都会寻找熟悉的人士帮助联系和推荐。库卡,就是斯科拉里推荐和帮助介绍的。
鲁能为洋帅提供的薪水超过400万欧元,而且诚意十足,按照正常来讲,鲁能足以聘请世界上绝大多数名帅,但鲁能的诚意并没有能够打动每一个人。对此鲁能选帅组的成员也很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些世界级名帅对前来中国执教充满疑虑,他们宁愿拿更少的薪水而留在巴西联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到中国固然可以短期获得高额薪水,但长期来看会导致身价下降,说到底,鲁能遭遇的困境,实际上就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困境。要知道,这一切还都是里皮率领恒大夺取亚冠冠军的基础之上,否则,难度可能会更大。”幸运的是,鲁能最终敲定了库卡这位南美解放者杯冠军教头。
记者陈永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