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主席玩真的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蔡振华,足协
  • 发布时间:2014-01-27 10:22

  分管足球三年半之后,蔡振华当选了中国足协主席。从现在开始,蔡振华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足球身份,而不再是一个所谓分管足球的政府官员。这对蔡振华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中国足协主席也摆脱了“被供起来的雕像”的尴尬,真正成为中国足球的领路人。

  这就是蔡振华和前任足协主席的最大不同,以此为基础,中国足协也终于走出了实体化的关键一步。

  中国足协第一任主席黄中,是一位真正热爱足球的人士,从1955年到1979年,黄中担任了25年的足协主席。在那些特殊的年代,黄中做出了很多对中国足球有益的决定,比如1975年,针对十年动乱后运动队青黄不接的现象,黄中对足球等20个项目代表队做出了22岁以下队员不少于70%的具体规定,还增设少年组。当然,对于那个遥远的年代,限于史料等因素,我们也不方便进行更多的评价。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足球开始与世界接轨,此时,李凤楼(1979-1985)、年维泗(1988-1992)和袁伟民(1986-1988,1992-2013)成为随后三任足协主席。

  1979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任主教练李凤楼出任中国足协主席的时候,已经是67岁,1985年李凤楼卸任时已经是73岁高龄。通过李凤楼的年龄我们不难发现,在他出任中国足协主席时已经退居二线,在当时行政主导体育的大背景下,他不可能在足协主席任上有太多的直接管理。在这段时间,中国足协主席其实就是一个荣誉。

  1988年年维泗出任中国足协主席时,也已经55岁。不过,1986到1988年出任足协主席的袁伟民,以及随后的年维泗,倒是当时中国足球实际的掌门人。其中年维泗在1990年曾经主动辞去中国足协主席一职,其敢于担当的作风让人敬佩。

  从1992年开始,袁伟民的足协主席就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虚职,1992年到2000年,中国足球的实际掌门人是王俊生,随后则是阎世铎、谢亚龙、南勇和韦迪,当然,韦迪担任足管中心主任之后,蔡振华分管足球也真正进入足球,中国足球在2010到2013年的掌门人,其实已经是蔡振华。

  在袁伟民1992年第二次出任足协主席之后,其工作重心就从来不是足球,申办奥运会,以及奥运会申办成功的 “奥运战略”是他的重心所在,也正是在这种工作思路的主导下,中国足球经历了低迷的时期。

  从这个角度讲,足协主席一职在“被供起来”21年之后,终于在今年的足代会时回到了他原本的职责范围之内。

  “从今天开始,我担任中国足协主席,就知道这很难,真的也许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个担子既然历史性的落在了我的肩上,开弓没有回头箭,放下不可能,已经别无选择,那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这是蔡振华在足代会上的发言,一句“不归路”彰显了他真正想搞好足球的决心。

  看样子,蔡振华可能在足协主席位上干上十年,在此我们也衷心期盼蔡振华,能够将十年的心血踏踏实实地放在中国足协和中国足球上,给中国足球规划一条清晰的道路,给中国足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他所说的“铺路石”工作。至于他体育总局副局长的官方身份,我们更希望他以此作为是足球的助力。

记者程善报道

  “蔡张组合”,顶配

  如果没意外,未来4至8年,蔡振华和张剑将组成中国足球的全新“领导小组”,这一“蔡张组合”,至少在中国目前的体制内应当说是最强的“顶配”。

  两个真正搞足球的人

  在中国足协的过往历史中,足协主席一般都是一个虚职:像前任足协主席袁伟民,就长期脱离中国足球,在过去二十多年,袁伟民很少在足球领域发力,尤其是在21世纪前十年,中国足协具体的掌门人是阎世铎、谢亚龙以及南勇这些足管中心主任,而非袁伟民这位足协主席。

  但从2010年7月28日分管足球开始,蔡振华就一直真正深入到了足球之中,尽管他前期主要以低调的调研为主,但30多次调研足以显示蔡振华抓足球的决心和魄力。所以,他和张剑的这个组合,将是两位真正搞足球的人组成的组合,而再非“塑像+真人”的滑稽组合。

  而中国足协最新一届领导班子,也让中国足协第一次走到了最前台,可以确认的是,在中国足球的领域中,蔡振华将以足协主席的身份来完成相关工作。

  至于张剑,在他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和秘书长的身份明确之后,他也更容易以足协工作人员的身份从事工作,这也是本次足代会增设常务副主席的重要原因所在。如此,张剑可以交替使用足协副主席和足管中心主任两个角色,在中国足球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足协在本届足代会后,将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尽管蔡振华和张剑同时也有政府官员的身份,但这至少体现了一种形式上的进步。

  实干家+理论家

  蔡振华是一位实干家,他以乒乓球起家,带领中国乒乓球屹立在世界之巅并毫无被动摇的可能。实际上,在最初以体育总局副局长的身份分管足球之后,蔡振华也一直坚持调研和实地工作的原则。

  蔡振华的调研涉及校园足球、职业联赛投资人会议等各个方面,2011年10月18日,蔡振华更是亲自率团出访日本,对日本足球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调研,同时蔡振华邀请日本足协秘书长田岛幸三开办秘书长培训班。当然,蔡振华的身影也出现在国家队比赛和亚冠比赛的赛场上,从后台慢慢走向前台。2013年6月17日,蔡振华还会见了中超形象大使贝克汉姆。蔡振华分管足球三年多,最让人欣慰的就是,他一直坚持搞职业联赛和国家队建设,同时也重视校园足球和青训工作。

  张剑则是一名理论型干部,大学他是北京大学法律系,2008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对于目前的中国足球来说,要想提高必须通过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制度设计,包括和教育制度的接轨,实现校园足球的真正发展。第二则是实干。对于前者来说,张剑完全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而蔡振华注重实干,同时立足于更高层面和级别。所以,这一组合的搭配要强于当初蔡振华和韦迪的搭配,毕竟蔡振华和韦迪都强于业务,而疏于理论建设。

  年富力强,低调行事

  蔡振华和张剑,有很多共同处,一个让人欣喜的是,这一搭配至少可以稳定两届任期,也就是8年左右的时间。

  蔡振华1961年出生,现年53岁,按照原有的退休年龄计算他还有7年,这一年限有可能更长,而张剑只有48岁,更可以连任多届。这样的年龄结构,给了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时间,相反,2010年韦迪出任足管中心主任时年龄已经56岁,留给他的时间已经少之又少,最终他也只是一个过渡管理者。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领导班子在未来8到10年维持平稳是极为关键的,只有这么长的时间才可以让领导班子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全面的梳理、规划和改革,而不至于因为中途离任而半途而废。

  在主管乒乓球的时候,蔡振华其实很高调,但他在足球领域,保持了足够的低调,也保持了足够的学习态度,同样,张剑也是一个极为低调的官员。对于中国足球来说,需要高调的职业联赛,但有俱乐部投资者来支撑,而校园足球的发展、青训工作的开展,恰恰需要的是低调和务实。

  校园足球、青训工作及相应的顶层和制度设计,是我们对这个组合最大的期望。

  记者程善报道

  希望能互补

  高层换届时用两位主要负责人的姓氏合称为“××体制”,这种方式不是中国人的习惯,倒是外媒常用。三十多年前,中国人在《参考消息》上开始见到这种叫法。进入互联网时代,此法被更多套用,人们听到“胡温时代”的称法还少吗?但是,这两天在香河参加中国足协会员大会,多次听到媒体评说中国足球进入“蔡张组合”或“蔡张时代”。

  中国体育走到今天,国家体育总局作为政府主管体育事务的机构,依然是第一责任者,什么项目搞不好,社会和百姓不满意,总局都必须站出来担承。尽管足球等项目有一部分内容走上市场,但现行体制下,政府不仅要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也不能不管运动项目的水平和大赛成绩。足球协会作为社会团体,依法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但还不具备完全处理业内事务的条件。因此,蔡振华身为总局领导班子中竞技体育出身的成员,来当足协主席,既是一种信任,又是一份勇气。对中国足球来说,这种选择总比十几年只有一位名分上的主席要好。

  蔡振华关注足球久矣,当运动员时,足球作为辅助训练,他就是队中的活跃分子。担任总局副局长后,介入足球也有了不短的时间。客观说,中超联赛的复苏回暖多少也有他的一份投入。至于未来,相信足球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既不是全部,也不是一般分管,而是辖内的重点。蔡振华本人早已远离了当初赛场上留下的金牌光环,只是媒体总喜欢以光环的尺码断定一个人的擅长与短板。

  再说张剑,在北大上学的时候,班里有人对法律颇感兴趣,跟法律系多有往来,印象中法律系相当活跃。张剑进入原国家体委政法司后,我们有了不多的接触,到政法司多是去找司里的主要负责人阎世铎。在机关办公室,张剑很活跃,他的这一面并不显露在外。看似不具运动细胞,其实他有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喜爱的项目,现在也保持着健身习惯。更多的时光当然还是用来读书、思考和写作,许多都是政法司份内之职。

  不管怎么说,此番中国足球会员大会标志着足球管理秩序的恢复,最重要的是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是否科学,有待时间和时间证明,但有无系统、是否规范,则是一看便知。蔡振华与张剑显然是这个管理系统的关键人物,外界特别关注也不无道理。

  人是有情感的。此前,在足球管理中心主任人事更迭时,离任者有“不信他能比我干得更好”的不甘,继任者有“他不过就那两下子”的轻蔑。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搞好足球的不舍,却也显得胸襟不广。蔡振华与张剑的合作能否如他们的誓言,要看两人在不同位置和角色中怎样互补。其实,两人的足球合作已近一年,谈功论过未免过早,现在以足协主席和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身份共同面对足球,经历、性格乃至处事方式有差异并非大碍。

  有感情才有担心,许多项目对此求之不得。带着对足球的那份爱,也带着担忧和怀疑,多出好主意,督促二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帮中国足球赶路。

  汪大昭(第十届中国足协执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