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做线上教育

  • 来源:中国连锁
  • 关键字:线上教育
  • 发布时间:2014-09-11 15:00

  面对面授课才是主体,谁愿意被机器主宰?

  “单点教育信息的传递,线上教育是一个好手段,但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枯燥性就决定了很多教育培训是无法在线上完成的。”北京一诺天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晓亮告诉记者。

  当记者在北京西四环外的某栋别墅里见到吴晓亮时,胖胖的他似乎很符合朋友给他贴上的“吃货”标签,与他一同接受采访还有他的合伙人——校长章秀文,一个从业7年的87年的小伙子。

  事实上,早在2012年末,吴晓亮就和他的团队开始尝试线上教育。作为国内托福教育的知名老师,吴晓亮有着自己的品牌“无老师”,同时6年多的新东方、环球雅思的工作经验,也让他觉得自己应该能做好线上托福教育。然而,经过多种课程模式的尝试之后,毅然在今年初回归了线下教育,且采用了枯燥、反人性的漫长学习模式。

  初试线上

  2012年末,章秀文与非常出名的托福专门网站——尚文进行了合作,在杭州开始初试线上托福教育。“因为杭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出国学生相较北上广少了很多,所以生源有限,竞争也大,托福培训想要有所突破就只能拓展渠道。”章秀文说:“于是选择了当时IP流量很大的尚友。”

  谈到合作模式,章秀文解释到,主要是分成,为了保证教师收入,双方会设一个门槛,例如不足20人报名,学费都归老师,超过20人,尚友提10%,超过50人,尚友提20%,人数越多,尚友提得越多。然后在某一固定时间,通过软件,教学双方实时在线,进行学习。

  “起初效果确实不错,一场讲座最多有1000多人同时在线,而付费的大班也达到200~300人。”章秀文告诉《中国连锁》记者。

  随后,问题来了,网上授课老师只能讲解,而不能给老师批改作业,学生改正的机会,这对很多学生而言,感觉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当然,学霸级学生除外。”吴晓亮说。

  在吴晓亮看来,教育是一个系统,需要学生不停地消化吸收老师讲解的内容,这是一个相对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而线上教育满足的是很多学生要求短平快的心态,但效果则见仁见智了。

  线上教育可以同时让多人在线接受培训,可以降低成本。然而在吴晓亮看来,线上教育的利润一点都不比线下高。教育培训的成本主要分为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线上教育看似节省了场地租金,但老师的人力成本几乎是一样的,但是线上教育的学费一般只有线下的1/5,更别说一些系统等技术成本。

  谁也不愿被机器主宰

  虽然吴晓亮也有着自己的网站,用它分享传播着托福教育的一些学习参考资料和技巧,但是,“面对面授课才是主体,谁也不愿意被机器主宰。”

  目前线上教育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提前录好老师的教学视频,学生付费观看;另一种是通过软硬件,老师和学生同时在电脑旁进行互动学习。

  首先,第一种方式弱化了老师的作用,只是一种系统的重复,“老师变成了一台复读机”,而学生如果自制力不够,很容易就走神了。但真实面对老师,天然的心理因素让这样的情况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第二种情况,有过经验的章秀文表示,由于学生通过电脑可以看到讲义,但看不到老师的脸,老师基本上在讲解过程中跟学生也是没有交流的,同时也不能确定学生到底有没有坐在电脑前,或者说不能确定学生有没有在听讲。

  吴晓亮告诉《中国连锁》记者,经过多年经验总结,一个托福授课老师最多可以同时兼顾6个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动作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而线上的教育让老师根本没有精力同时兼顾所有的学生,这样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对于吴晓亮和章秀文的学生群体而言——考托福,这样的效果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另外,由于新东方等教育连锁机构的发展,现在业界并不缺乏老师,但线上有号召力只能是资深老师,而资深老师大多有着自己的工作室或品牌,很不容易找。

  当然,吴晓亮并不认为线上教育没有出路。当某类教育人数达到一定基数时,且受教育的大多是自制力较强的人群时,市场还是有,例如会计这样的职业教育、考研、公务员等等。

  线下的尴尬

  2014年,吴晓亮和他的团队在北京西四环外的一个别墅小区,租下了一套10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重新开始面对面授课,用他的话说,“是一种反人性的枯燥教学模式。”

  据吴晓亮介绍,他的托福培训主要是28天封闭式培训,每天接近10个小时的学习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学习改正,再学习消化的过程。

  为什么说反人性?章秀文解释说,人天生都喜欢舒适和群体活动,但学习本身就是枯燥的事情,不可能非常愉快,更不要说不停地学习。

  但这样的模式却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退课率基本在5%以下,从考试效果来看也不错,28天下来很多人能提高10分,甚至20分。”

  然而,每年200万的租金,200万的人工成本(还不算吴晓亮本人),加上一些其他费用,400多万的费用让吴晓亮压力很大。

  虽然每期每个学生4.6万的学费看似不菲,却也仅让吴晓亮“略有盈余”,因为,“我们的费用与其他同类型培训班相比并不贵”。而网上的其他学校报价从2万到5万价不等。

  那么,随着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涨,没有其他赢利点的吴晓亮,看来只有提高学费一条路。但是,这会不会影响生源,吴晓亮也不知道,只能试试。

  美国大使馆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5万人去美国,乐观估计有20万人考托福,“但市场还是太窄”。所以,吴晓亮也在计划开出美国的ICT教育(类似于中国的高考)和留学中介等服务,增加赢利点。“教育培训会越来越碎片化,很多企业都能活下来,但是利润率会越来越低。新的热点还没有发现,只能期望。”

  文 | 本刊记者 陈红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