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用户体验”一个恰当位置

  当前业界非常强调用户体验,然而对于全新领域的开拓,过度重视用户体验也会起到负面作用。

  在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应用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数据)类型,逐步发生着变化。按照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数据)不同类型,可以将计算机应用的历程分为三大阶段:数值计算阶段、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应用阶段,以及现今所处于大量非结构化信息处理阶段。

  在数值计算阶段,人们对计算机是否能够完成人赋予它的使命没有太多的质疑。只要计算机算得足够快,只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算方法支撑,让计算机来完成计算任务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到了计算机应用的第二个阶段,当计算机试图去完成一个原来由人承担的具体的持续性活动时,疑问便产生了。疑问首先来自习惯的改变。计算机要完成的活动在其原本状态下,并不都完全符合数理逻辑算法。要想用计算机来承担这些活动,必须对活动进行逻辑化、规范性改造设计。

  这个过程必然与人们原来的做事习惯有不相符合的地方。要改变习惯,必然引起不快与排斥。

  其次,当将这些活动变换为数理逻辑算法的时候,不止习惯会有变化,而且有些内容也会有变化,需要做适应性改造。这样,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的活动与人们原本自然的状态就有了更多的不同。人们自然要质疑这些不同是否具有根本性或破坏性的变化,从而使得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的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现代计算机,正是在这些质疑和抵抗中,逐渐从纯数值计算,走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在这个拓展的过程中,核心问题不是计算机是否适应了人,也不是人是否适应了计算机,而是要看计算机应用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价值,是否远远超过了它所带来的新的问题。这是一个收益与损失之间的权衡,只要收益显著大于损失,人们必将逐步适应、接受计算机的应用,反之则排斥。这个过程,既是计算机应用不断完善、不断适应人的过程,也是人不断适应计算机、被计算机改造,并且不断去寻找更好的方法让计算机替人承担更多工作的过程。

  所以,在开拓计算机新的应用领域时,我们不能单向地站在人们已有的习惯角度来向计算机发难,而是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根据计算机的本质能力,全面地权衡得失,客观地分析计算机在新的领域中的应用或计算机新的应用模式是否会成为社会未来的必然趋势。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已经习惯了的感受去评价全新的事务,而是应该抛开个人的感受,理性地分析得失。所以,当前业界非常强调的用户体验,对于全新领域的开拓,是有消极负面作用的。因为用户体验并非是那些真正重要的计算机应用的本质价值,而仅仅是应用对人已有习惯的适应程度。如果认为用户体验高于一切,就很难有真正革命性的创新。过分强调用户体验,与IT产业近年来缺少实质性创新有关。因为缺少实质性创新,大家的注意力就必然被表层的变化所吸引。

  这当然并不是否定计算机应用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就像我们不会去否定一辆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一样。但同时,我们在比较汽车的时候,造型设计通常并非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高档车而言。

  1945年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时,它带来的用户体验并不愉快。但是因为它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使用的麻烦,所以计算机飞速地发展起来。

  当年并没有人以用户体验不佳为由去否定计算机的价值。所以,今天我们也要给用户体验一个恰当的位置,而不是把它简单地当作计算机应用中、特别是重大的全新应用中,最优先考虑的目标。

  历史,常常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地重复。未来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开拓,还会遇到历史上出现过的质疑,而且人们会说这次与上一次有着”根本性“的差别,所以质疑是绝对有道理的。

  但是,不论有多少质疑,现代计算机随着计算、存储和通讯能力的持续提高,必然要进入到更多的领域、完成更多的应用,在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个行业的过程中,现代计算机必然会改变人的许多习惯和看法。当然,计算机必然地在更深、更广、更大的程度上帮助我们去实现目标,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助手。

  谢耘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工程院院长

  在消费电子、国防电子及IT行业中,先后从事过产品研发、技术管理、企业经营等不同工作。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神州数码通用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现任神州数码首席科学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