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变生活

  本书是复杂性科学奠基人、技术思想家、“熊彼特奖”得主布莱恩•阿瑟所创建的一套关于技术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理论,全文像是打开“技术黑箱”的钥匙,用平实的语言将技术最本质的思想娓娓道来。

  书名:《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布莱恩•阿瑟

  译者:曹东溟,王健

  内容简介:

  技术,是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创造了我们的财富,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改变了我们存在的方式。但很少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深入思考:我们了解技术的原理,却不知它们从何而来;我们知道技术的价值、追问技术能否决定人类历史,但“技术”到底是什么、如何形成?我们却并没达成共识。

  本书是技术思想领域的开创性作品,它不同于一般的流行读物或学术著作,对商业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有启发意义。

  个人观感:

  在西方,技术(Technology)的希腊文原意是:经过熟练而得到的经验、技能、技艺。既表示人造的器物,也表示人类的创造技能,是“技”与“术”的结合。而在中国,上古时期就有了各种技术(百工)的描述,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里,首次出现了“技术”这个词。但我们一直缺乏哲学性、实质性的探讨,甚至贬称技术为“奇技淫巧”。

  此书作者通过明晰、易懂的行文,引人入胜的例子,描述着从石器到iPod的进化过程中,技术怎样“创造着它自己”,真是一部值得被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著作。

  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我们一直以“技术改变生活”作为座右铭。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和无尽的财富,也成就了经济的繁荣。但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又是怎样进化的呢?

  布莱恩•阿瑟认为,技术与音乐有几分相像。我们都见过作曲家谱写的乐谱,也认识其中的音符,但如有人问什么是音乐?构成整个音乐的音符来自哪里?那就是一个非常深入的哲学问题了。

  通过深入研究,阿瑟得出了一个结论:科学与经济的发展,都是由技术所驱动的,而我们通常是倒过来思考的。

  观其本质,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早期人类创造及使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其基本需求,而现在的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广泛的需求和欲望,并需要巨大的社会结构来支撑它。

  阿瑟是研究“正反馈机制”的先驱,他发现,正反馈对微小、偶然事件具有放大作用,产品可借此一举确立市场地位。他以“收益递增规律”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新经济思想: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往往具有占先优势,再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单位成本,并利用普遍流行而导致的学习效应和许多参与者采取相同技术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它在市场上越发流行,人们也相信其会更流行,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收益递增规律”下的“正反馈机制”或“自增强机制”,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结果。

  “技术”已是高度流行的用语,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将其理解为“工具”或“技艺”。在很多人眼里技术是“死”的,但在阿瑟眼里技术是“活生生”的,它有自己的“进化”方向,有自己的“行事”逻辑,甚至技术自身“正在变为生物”。技术并非割裂人与自然的利刃,而是亲近自然、厚爱生命的新生物种。

  20世纪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辉煌成就,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其中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电子信息技术。

  40多年中,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双轮推动下,电子信息设备一方面通过迅速更新换代使性能高速提高、体积能耗不断减小;另一方面以惊人速度降低价格,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能性。总之,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评人:林志国

  资深IT人,目前是一家IT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工作30年,长期从事应用软件的设计工作,因此对中国IT行业的发展、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与独特的感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