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日记:节气与垂钓——“大暑”、“立秋”篇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暑,立秋,垂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7 08:43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大暑”首日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喜热作物长速最快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二十四节气垂钓歌》曰:“大暑鱼隐退,静养等天凉。”意思是说,到了大暑这个节气,鱼都退到深水中“猫夏”,等天气凉爽时再出来活动。
7月23日,周三,气温22℃~30℃,南风,中雨。
以往,周一至周五我是不出去钓鱼的。当天午饭后开始下雨,一直下到三四点钟。雨后,空气明显凉爽了许多,天色也放晴了。临近五点钟的时候,我接到“温暖如春”的电话,让我陪他一起搞个雨后夜钓。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我最终决定跟他一起去,不过前提是半夜过后我上车睡觉。
我的钓具都在后备厢里,下班后,我俩直奔老店水库而去。到了水库一问,这边连个雨点都没下,天气依旧闷热无比。这怨不得别人,只能怨我们没全面了解天气。不过既然已经来了,总不能原路返回吧,好歹也钓一会儿吧。
架好装备、开好饵料后,我准备先把肚子填饱。“温暖如春”准备的晚餐是包子、火腿肠和啤酒,还有两根煮熟的玉米。看到玉米后,我灵机一动,找出一根2.1米小海竿,掰了几个玉米粒挂在串钩上,想试试玉米的效果。我把海竿打进距岸二十几米的位置,绷紧鱼线横放在地上,打开泄力,夹上响铃,又随手折了一根树枝插在地上别住竿子。饭后,我开始垂钓,此时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温暖如春”一如既往地打了重窝,结果窝子上方的水层好像开了锅一样,小鱼撒了欢儿似的冲锋。基于当天的天气状况,我对夜钓并没抱太大信心。水库的水摸上去温热,估计鱼儿不爱开口,所以我几乎没打窝,只开了藻类加谷物类混合饵料一竿一竿地钓着。
“温暖如春”率先中鱼,拇指大小的鲫鱼竟把夜光标顶翻了。我俩位置相距大约五六米,小鱼全都让他的窝子吸引过去了,因此我的钓点下面没怎么闹腾。看着他一条条地连竿上小鲫鱼,我根本没看在眼里,我的原则是要么不中,中就中条大的。
我连续打了半盆饵料后,总算钓到一条足两的鲫鱼,我直接走到“温暖如春”身边扔进他的鱼护里。他已经钓了十几条小家伙了,很有成就感,扭头跟我说挺过瘾。就在此时,我发现他的浮标下沉两目,于是赶紧提醒他,他顺势一提,鱼竟然拉着主线向外窜,势头很猛,绝对不是鲫鱼。两三分钟后,鱼就缴械投降了,抄上来一看,是一条1斤多的小鲤鱼。
小鲤鱼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我赶紧回到自己的钓位抛竿施钓,目不转睛地盯着浮标。夜里没风,水面很平静,非常有利于观标。由于此前刚刚打了半盆饵料,相当于在我的钓点下面积攒了一些窝料,再加上“温暖如春”那边小鲤鱼的“惊扰”,一部分小鱼跑到我这边来了,因此浮标不再像先前那样沉稳不动,而是有规律地上下起伏。我抓了一个顶标,一条小小的鲫鱼到手。
“温暖如春”那边又传来上鱼的水声,这家伙今晚人品大爆发,让我羡慕得很。这个水库跟他似乎有缘分,每次来都能有所收获,虽然连着两次跑了大鱼,但毕竟钓上来了。而我呢?自入夏以来钓获就一直不理想,是不是运气差了点儿?正在我分神的时候,海竿的铃铛“当啷”响了一下,却没听到后续声音。这种情况一般是过路鱼撞线所致,我没太在意,继续盯着水中的浮标。就在这时,海竿钓点那边传来“哗啦”一声,好像是竿子被拉动的声音。我连忙打开手电筒照过去,只见小海竿已经被拖进水里。我一下子从钓凳上蹦了起来,但还是晚了一步,海竿已经看不到了。从海竿被拉动到不见踪影,不过三五秒钟的工夫,绝对是大鱼干的。要是在白天的话,我会脱衣下水去追,但是夜间能见度太低,我不敢轻易下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鱼与我失之交臂。我后悔之前没把海竿架得离岸边远一点,或者在海竿后面拴上失手绳,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
“温暖如春”颠颠跑过来,嘴里吆喝着:“什么情况?手感如何?大不大?”我双手一摊:“大鱼没了,竿子也没了。”我俩打着手电筒沿着水库岸边分头找了找,没发现海竿的踪迹。折腾了一会儿之后,我再没有心情继续钓下去了,一个人跑到车上睡觉了。
不知过了多久,“温暖如春”把我推醒,说下雨了,让我起来赶紧收拾东西撤退。这雨来得很急,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眼睛都睁不开,几分钟就让我浑身湿透。等我们把装备运到车上的时候,雨竟停了……
“温暖如春”告诉我说,本周“麦德姆”台风要在山东、辽宁一带登陆,会带来强降雨,这对缓解旱情能有一定的帮助,天气也能稍微凉快些。目前招远的各个水库都处于半干涸状态,希望这次降雨能够补充一下蓄水量。
2014年7月26日,星期六,“大暑”第四天
昨夜,“麦德姆”台风途经胶东半岛,将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闷燥一扫而光。期待已久的雨季虽然比往年晚了很多,但毕竟还是来了。招远不是台风的中心地带,因此狂风暴雨并没出现,不过雨水还是从早上下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盘算着本周的钓鱼计划。前段时间吃够了干旱的苦头,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早上起床的时候,天气已经放晴,看来台风已经走远了。到了傍晚,太阳已经把地面晒得干透,我赶紧联系“四有青年”趁亮出发。
这场大雨给水库注入了强心剂,干涸的河流里面又出现潺潺流水,水库里的水也涨了一些,虽然离初春水位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毕竟能刺激鱼儿开口了;水色有些发黄、浑浊,那是河流上游带来的泥沙还没有充分沉淀所致。我试了一下水温,感觉凉丝丝的,今晚定是个钓鱼的好天气!
开饵老三样——藻类、谷物类和状态粉。水位上涨了,有些青草已没入水中,鱼儿应该会靠边索饵,所以我放弃了惯用的5.4米竿子,改用4.5米手竿。打了五六把窝料后,我挂上夜光标,静待鱼儿光临。
雨后的水库显得生机勃勃,时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惊起层层涟漪。鲤鱼和草鱼可以蹦出水面,鲢鳙却没这个能力,只能用尾巴用力拍打着水面,击水声在夜空中传出很远。
“四有青年”那边率先中鱼,可惜拉到岸边的时候脱钩了,应该是一条二三斤重的鲤鱼。我的浮标也有动作,很轻微,估计是小鲫鱼在闹窝,由于我用的是10号钩,所以提竿无鱼。
由于白天的温度很高,水分蒸发量很大,所以晚上水面之上升起了浓重的雾气,能见度很低。我的浮标不经意间慢慢顶了起来,我一提竿,中了当晚的第一尾鱼,虽然只是一条小鲫鱼,但是好歹也算开张了,之后又是漫长的沉寂。我越是心里着急,越是不上鱼。“四有青年”那边又中鱼了,还是小鲤鱼,真是急煞我也。莫非我的饵料不对路?凑过去讨了一点他的饵料,挂在自己竿子上试试,结果好半天没动静,看来不是饵料的问题,问题出在窝料上。野生水库不比养殖塘,鱼的密度小,诱鱼是关键。经过这几次垂钓验证,我近期使用的窝料诱鱼效果不太理想,需要重新配置。
正在我琢磨窝料配方的时候,浮标突然黑了。我果断提竿,感觉分量不轻,由于黑灯瞎火不敢急着抄鱼,所以我决定将它彻底遛翻再说。三分钟后,鱼儿丧失了战斗力,横躺在水面任人摆弄。我抄上来一看,肥鲤一条。总算是完成任务,不至于空军了。
钓上这条鱼的时候已经临近夜里11点钟,之后不久我又中了一条鲤鱼,遗憾的是脱钩了。此时,雾气越来越重,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很潮湿,竿子上凝结了密密的水珠,我跟“四有青年”商量了一下,决定打道回府。
当晚,我俩钓了大概五六个小时,感觉一般。由于刚下过雨,水太浑浊,对饵料的扩散有较大影响,加之上游河流带来了不少食物,鱼儿都聚在入水口处,所以当晚的收获不甚理想。此外,我出钓前走得太匆忙,忘记带海竿,要不然把海竿打到入水口那边,说不定能搞条大的。
大暑小结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节气,并不适合钓鱼,尤其不适合手竿垂钓,但为了验证《二十四节气垂钓歌》的准确性,我们还是出钓了。鱼获在意料之中——虽然没“空军”,但也寥寥无几;钓获的几尾鱼都带有偶然因素。客观来说,气温过高导致鱼儿开口差是最直接的原因。雨后出钓虽比其他天气出钓稍微好一些,但也不甚理想。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垂钓歌》中说的“大暑鱼隐退,静养等天凉”,在招远及其周边地区是非常正确的。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立秋”当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凉风至,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二十四节气垂钓歌》中说道:“立秋鱼憔悴,秋虎不心疼。”意思是说,到了立秋这个节气,虽然天气变得凉爽一些,但“秋老虎”的威力不容小觑,气温水温还不适合鱼儿的正常生活。
本周以来,气温较前期明显下降,白天一般在32℃左右,夜间则降到20℃。这种天气怎么能错过钓鱼呢?只是白天的阳光依旧晒得人发晕,夜钓才是最舒服的。跟“四有青年”联系好,傍晚下班直接过来接我,我的全套钓鱼装备向来都放在后备厢,以便随时可以出发。
到达水库后,我抓紧时间进入钓位,趁着天亮打窝、绑线组。此时正值新鲜玉米上市的季节,我不再配置药酒窝料了,直接买几棒玉米打窝;钓饵则直接用颗粒饱满的鲜嫩玉米粒,这次我改用10号钩,是专奔着巨物去的。
“四有青年”那边用的是纯商品饵打窝。他把家里的各类即将过期的商品饵全都带来,开了满满一大盆,揉成拳头大小的团子,“扑通扑通”都打了窝子。
商品饵发窝肯定比玉米粒快。不久,“四有青年”就率先钓获一条鲫鱼。他连续上了好几条鲫鱼后,我这边还是没动静,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但还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小时候胖不是好胖,等我上一条大鱼就把他比下去了。
半个多小时后,我终于开竿了,是一条三斤左右的红鲤鱼,红尾红鳍很漂亮,这是我在老店水库钓获的第一条红鲤鱼,也算是稀罕物。这条鱼让我信心大增,看来我的思路是对的,用玉米粒作饵,小鱼拿它没办法,中鱼就是大的,而且不用频频抛竿,省心省力。
“四有青年”那边则没有刚开始的劲头了,浮标有动作却不中鱼,有时浮标甚至被斜拉入水,结果依然空竿。我这边又上鱼了,虽然看不到鱼的个头,但通过主线的嗡嗡响声推断,个头绝对不小。我担心鱼儿窜进草丛,便高举鱼竿,小心谨慎地控制着鱼儿游动的方向,尽量让它在深水区活动。野生鱼的劲头确实很足,几次外冲时,我甚至想放失手绳,但都有惊无险,被我遛了回来。“四有青年”放下鱼竿,举着抄网帮我抄鱼,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夜里光线不好,又不敢开灯,无奈之下,我只好耐心遛鱼,十几分钟后才将鱼彻底遛翻。这是一条足有半米多长的鲤鱼,膘肥体壮,目测6斤开外,是今年以来收获的最大单尾。
送鱼入护后,我挂上玉米粒将竿子抛了出去。考虑到刚刚遛鱼产生的巨大响声肯定惊动了窝子,鱼儿重新聚拢尚需时间,我便走到“四有青年”那边取水喝,恰巧看见他的浮标歪了一下,像是上中层鱼蹭线的反应,难道窝子里招了鲢鱼?我翻弄一下地上的饵料袋子,发现有一款鲢鱼饵。这下全搞明白了,是鲢鱼在作怪。一旦窝子里面进了鲢鱼,其他鱼便不敢靠前,钓底自然无鱼上钩。
原因找到了,问题就好解决了。重新选位打窝显然来不及,我干脆钓鲢鱼过过瘾,大不了钓上来了咱不要。“四有青年”重新调整浮标,剪下铅皮改钓半水,又开了一款比重轻的浓香饵料,专攻鲢鱼。鲢鱼饵雾化快,入水半分钟就得换饵,而且挂在钩上很散,特别考验钓手的基本功。手竿浮钓鲢鱼的基本钓法我们都清楚,但是很少在垂钓中应用,这次正好练练手。
刚刚打到第三竿的时候,浮标缓慢降了两目,抬竿中鱼,弯弓幅度很大,鱼的劲头一度很猛,但几分钟就被拉到了岸边,目测不过三四斤,只是因为挂着尾巴钓上来,所以感觉非常有力道。
等我回头再看竿子时,发现浮标正往远处漂;等我跑过去时,竿子已经完全入水,正不紧不慢地向前移动;还好有失手绳在,我轻轻拽着失手绳将竿子拉回来,然后猛地抬竿刺鱼,只听“啪”的一声,主线竟然断了!鱼儿带着夜光标飞快冲出几十米开外,只留下满脸惊愕的我……
我仔细看了一下竿子,是从竿梢接头处断了。看来是因为这根主线经过多次连接打结受到磨损,不然不会扛不过2号子线。回想起来,这副线组还是“五一”前后更换的,前前后后用了不下二十次,磨损也在所难免,只可惜我的大鱼了。
算上跑的这条鱼,我已经中了三条,看看时间还不到10点钟,换副线组继续钓。就在我换线组、调浮标的空当,“四有青年”那边也传来“啪”的一声,不愧是难兄难弟,他的线也断了,犯了跟我一样的错误——主线磨损老化,没及时更换。
在常见的淡水鱼中,鲢鱼的智商最低,最好钓。“四有青年”换了线组后又上鱼了,这次中的鱼可真不小,体长近1米,目测10斤以上,遛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遛翻。
之后,他又中了几条鲢鱼,不过只拉上来一条,比最大的稍微小一些;我也中了一条五六斤重的鲤鱼。此时已是凌晨1点多,气温降得很快,在野外感觉很冷,我们决定收拾装备撤退。回家的时候,我们交换了一下战利品:他给我一条鲢鱼,我给他一条鲤鱼。今晚是今年钓得最好的一次,相信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鱼获会更大更多。
2014年8月22日,星期五,“立秋”最后一天进入“立秋”节气以后,天气变得稍微凉爽一些,但近几天又开始闷热,白天气压很低,“秋老虎”的威力果然不小。中午时分,气象台预报晴转多云,我给“四有青年”打电话,相约晚上出去钓半宿。整个下午,我都不在工作状态,一直盘算着主攻什么鱼种,用什么窝料、饵料。谁知临近下班时,天突然转阴,下起雨来,计划似乎要泡汤。
不过,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下了半个小时就停了。雨后可是钓鱼的绝佳时机,我赶忙联系“四有青年”出发。到“四有青年”楼下的时候,他提了一大塑料袋青玉米,说是老家亲戚下午送过来的,吃不了这么多,干脆拿来打窝钓鱼。此时,春季种植的玉米大量上市,正是用玉米钓鱼的最佳时机。
赶到水库的时候,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雨后的空气凉爽清透,北风吹在身上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冷。
上次夜钓的时候,我剩了不少饵料,舍不得丢弃就放在冰箱里,冻得硬邦邦,这次我又带了过来。我用小刀削了一小盆玉米粒,跟冷冻饵料混合打了窝子;又挑了一些颗粒饱满、轻轻一捏就爆浆的玉米粒作钓饵。
用鲜嫩玉米粒作饵跟使用商品饵区别较大。我认为,玉米粒算是防守型饵料,不需要频繁换饵,可以等着抓死口;而商品饵属于进攻型饵料,需要一竿一竿地抛投,主抓浮标变化的那一瞬间,两种方式各有特点。“四有青年”这次没用商品饵,跟我一样用粗线大钩挂玉米粒。我们的观点很一致:要么钓不着,钓就钓个大的。拴好失手绳,我静静等待黑标,用玉米粒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闹小鱼,在水里也化不了,不用频繁换饵。
两个小时过去了,窝子依然安静。我起身到背后的背包里取水喝,眼睛丝毫没离开水面,就在我拧开瓶盖的时候,夜光标斜斜地沉了下去。我一个箭步跳到钓凳前,单手抓起鱼竿用力扬了起来。只听得“嗞”的一声,中鱼了!巨大的力道几乎让竿子脱手而出。我赶忙蹲下,双手握竿向前送了一下,化解了鱼的第一次冲击,继而顺着鱼发力的方向稳稳控鱼。夜里光线不好,我不敢轻易下手抄鱼,干脆过一把遛鱼瘾。15分钟之后,我顺利抄鱼上岸,竟是一条大草鱼!这是我今年在老店水库钓获的第二尾草鱼,看来秋季一到,大草鱼终于经不住鲜玉米粒的清香诱惑了。
草鱼一般是结队觅食,一来就是一群,于是我赶紧擦干手,继续作战。果不其然,几分钟之后又是一个黑标,我再次中鱼!感觉跟上一条力道差不多,应该是同一群草鱼。我有意将草鱼引到窝子外,唯恐惊吓到窝子里的鱼。草鱼的智商不高,遇到食物上来就吃,不会像鲤鱼那样谨慎试探,因此,钓者只要诱来鱼群,一般就能连竿上鱼。前些年,我在另一座水库曾经连上六条草鱼,遛第七条的时候没拉上来,惊了窝子,这才让我有机会活动一下酸疼的手腕。
“四有青年”见我连上草鱼,端着竿子跑了过来,趁我遛鱼的工夫把竿子抛进我的窝子里。虽然这种行为有些“流氓”,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抓紧时间钓,一会儿鱼群游走了岂不可惜?
我抄鱼之后,没有急于下竿,而是又向窝子里撒了一把玉米粒,以防窝料被吃光。一方面,草鱼的食量很大,吃得也快,傍晚打的那些玉米粒持续不了多久;另一方面,两根竿子如果同时中鱼,搞不好主线会缠在一起,到时候谁都没办法。
“四有青年”很快中鱼,喜滋滋地拉到旁边遛鱼,我赶忙抛出竿子接力,两个人配合得很有默契。就在我中第四条鱼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我急于将草鱼拉出窝子,用力过大,导致断线。鱼跑了,窝子也就散了。刚才忙活了好一阵子不觉得咋样,一看时间已经12点多了。“四有青年”回到自己钓位试了一下,没有鱼,看来鱼群一时半会儿是聚不起来了。我一共钓了三条上来,“四有青年”钓了两条,两人都过足了瘾,见好就收吧。
立秋小结
“立秋”期间一共钓了两次鱼,相对于之前的节气来说,收获还算可观,大鲤鱼、大草鱼纷纷露面,吃口相当给力,相对于《二十四节气垂钓歌》所说的“立秋鱼憔悴,秋虎不心疼”有较大出入。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段时间气温不再像夏季那样炎热憋闷,夜钓时段的温度较白天大幅降低,鱼儿索饵积极性很高所致。当然,这其中也有人为因素:出钓之前,我们都查看天气预报,有意避开西南风天气,并且只玩夜钓。如果不顾外界天气如何,只管出钓,收获肯定不尽如人意。 文/图 山东·兵临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