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斯加海钓王鲑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阿拉斯加,海钓,王鲑
  • 发布时间:2014-10-27 09:39

  我们乘坐一艘名为“阿姆斯特丹”号的邮轮,由加拿大的温哥华出发,开往美国的阿拉斯加,全程7天。

  在游轮上的第四日傍晚,邮轮悄然驶离阿拉斯加首府朱诺,南下驶向此行的最后一个港口小城——科奇坎(Ketchikan)。吃过宵夜,两杯小酒下肚,我仍无睡意,心里反而越发激动,因为明天我要圆一个梦——钓王鲑。

  来加拿大十几年,我渐渐爱上了洋人的两种食材:牛排和三文鱼生。牛排当属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最好;而三文鱼生,虽然挪威的三文鱼产量最大,但上上之品却来自于美国阿拉斯加科奇坎的王鲑。此鱼个头硕大,肉色深红,肉质鲜美,妙不可言。而钓王鲑,对于我这个钓遍加西三省江河湖海的老钓手来说,自然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挑战。

  次日上午,大船抵达科奇坎。小城依山傍海,清新秀丽。城门上写着“欢迎来阿拉斯加第一城——世界鲑鱼(三文鱼)之都”。第一城是指从温哥华北上阿拉斯加要经过的第一座城市。在我们的航行路线中,它却成了最后一城,因为我们先北上去到阿拉斯加冰河湾,又继续北上到Skygaway,然后南下经首府朱诺来到此城。这“世界鲑鱼之都”的标语够豪迈,足以让钓鱼爱好者们蠢蠢欲动,热血沸腾!

  我与同行的伙伴小王第一个跳上前往码头的车。女士们则宁愿在岸上逛店溜达,也不愿陪我们海钓,说是怕晕船。我们11点整出发,车里总共十来个人,才占邮轮乘客中的百分之一。

  开车的小青年一路上为我们介绍小城。小城人口约1.4万,地处阿拉斯加南端,气候湿润多雨,全年有270天都在下雨。他说:“每天早上,你看对面山顶,如果看不见,就是在下雨;如果看得见,就是要下雨。”大家被他逗得不禁哈哈大笑。这里的人们悠闲自在,生活压力小;大部分店面只在旅游季节开张5个月;独立房屋的平均价格才20万美元左右。这山、这水、这生活,令人神往!

  40分钟后,车到达港湾。十几艘小游艇停靠在码头上,四个汉子笑吟吟地向我们走来,红赤的脸庞,粗大的手脚,一看就知道是游艇的船长。我与小王及来自温哥华的一对华人夫妇被分在一条游艇上。

  船长叫Jack,40岁左右,精明强干,每年的旅游季带游客钓鱼,冬天到机场做飞机维修工。他一边把船驶出码头,一边介绍海钓的注意事项。我们此行主要是钓王鲑。现在虽然不是海钓的最佳季节(七八月份最好),但仍有机会钓获,就看谁的运气好啦!

  这艘游艇是Jack四年前花4万美元买的二手船,后来又花2万美元换了一个新马达。小船干净整洁,船舱中有一个四人坐的火车椅,小桌上摆着些点心、鱼罐头和饮料。船尾马达两侧各插两条钓竿,没有我想象中的粗壮。

  Jack用4厘米的鱼钩仔细地穿入20厘米长的小鱼的鱼头,单钩从鱼脊处穿出,又用一根竹签小心地从鱼尾穿向鱼头,使饵鱼呈弓形,这样饵鱼在水流的冲击下会左右摆动,栩栩如生。我又学了一招!上好饵鱼,Jack又将鱼线挂在一个探鱼器上,随着网球大小的钢球潜入水下,鱼钩被固定在水下15米深处。Jack说这是钓王鲑的最佳深度。

  Jack把4支钓竿一一装好后,分给我们每人一支。敢情这花了钱的海钓是啥事都不用自己动手,只等拉竿上鱼就好!可是否钓得上鱼来,就看个人的运气了。

  小船继续缓缓地在海湾行驶。这会儿,我才得空观赏海湾的景色。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海水湛蓝如玉;帆影点点,青山绿树,房屋别墅掩映其间,好一幅美丽画卷!而我们的小船正在这画中游弋。我抬眼望去,时而见海豚跃出水面,时而见鲸鱼翘翘尾巴,都是惊鸿一现,转瞬即逝。此刻它们与我真是好生惬意!

  1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船在海湾转了两圈,4支钓竿动也没动过。三位钓友索性钻进了船舱,喝咖啡,吃点心,闲聊去了。我坚持站在后甲板上,聚精会神地盯着我的钓竿。一个好钓手,首先要有耐心。

  旁边一条游艇上传来欢呼声,我远远地看到他们钓起一条鱼。我同船长对望了一眼,船长马上说:“放心,我们会钓到的。”说着他收起了我的钓竿,换了一条稍大些的新鲜饵鱼,将水深调到20米处。

  换饵后不到5分钟,我的竿头沉了一下,但即刻又恢复了原状。经验告诉我,这不是风吹浪涌,而是水下有动作。我立即提起钓竿,钓竿又抖动了两下,我正迟疑,竿头猛地一沉,我用力一挑,一股强劲的力道从钓竿上传来。

  “大鱼!”船长大叫了一声,三位钓友闻声纷纷从舱内窜出。我感到手中像拽着一头牛犊,线轮被拉得吱吱乱叫。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这的确是条大鱼!

  “稳住,稳住!”船长一边兴奋地喊着,一边匆匆收起其他3支钓竿,以防鱼线缠在一起。大鱼在拼命挣扎。我知道船长的意思,这时一定要稳住,高挑竿头,不要轻易收线,以免断线折竿。几分钟后,大鱼逐渐老实下来,线轮不再吱吱地出线。我开始抬竿收线,此时大鱼沉入深水,手感沉重,但拉力尚稳。船长盯着我的每一个动作,并不时嘱咐我:“稳住,好的,收紧!绝不能让上了钩的大鱼跑掉。”

  海流的阻力加上鱼的拉力使得钓竿异常沉重,竿头顶得我肚子生疼。突然,竿头一下子轻了,我的心猛然一沉,断线了?可并没有崩线的感觉啊!“快收线!不要松!”船长激动地喊道。我赶紧猛挑钓竿,加快收线速度。几米线收进线轮后,我的手中又有了重量,原来它是朝着我的方向奔来。我绷紧的心弦顿时松了几许——它还在!

  突然,海面之上腾起一道银光,大鱼一跃而起,做了一个漂亮的空翻,伴随着全船的齐声尖叫又一头扎入水中。我手中的竿头一紧,心中不禁叫起苦来:“别再跳了!千万不要脱钩!”

  船长帮我紧了紧线轮,加快了上线的力度。我感到它的力量在一点一点地减弱,它要投降了,胜利在望!我又遛了一会儿,终于把它遛到了船边。船长手持抄网,站到了我前面,很快竿头一松,大鱼被他抄进了抄网。王鲑!我终于逮着你了!

  我一下子坐在船舷边上,双臂隐隐作痛。看着大鱼在脚下跳来蹦去,我禁不住自问:这是我钓的吗?这是真的吗?人类情志中的喜、怒、忧、思、悲、惊、恐,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分钟上鱼过程中,我几乎体会了个遍。钓者之乐,莫过于此吧。

  我称量了一下,这条鱼重27.5磅,打破了我22.1磅的钓鱼纪录。

  还有一个多小时,船长重新布好钓竿。此时三位钓友都来了兴致,站在后甲板上紧盯着各自的钓竿。我知道我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因为每人每证只限钓一条王鲑。船长拿过我的鱼证,仔细地贴上我的王鲑证标签,让我在鱼证上写下钓鱼时间、地点及鱼的重量,并签字。看着船长像小学生一样一板一眼的样子,我心中不禁生出感动。

  在我的家乡,钓鱼没有规定,即便有也没人检查,无人遵守。在海边,常见一人支起十几支海竿钓鱼,鱼获也就寥寥;网鱼的抄网更是密得跟筛子一样,子孙通杀。几年前我同朋友在家乡出海钓鱼,四人用600元的活饵钓了一整天,跑了近200海里,倒是钓了几十条鱼,其中最大的一条是我钓的黑头,才4两重。那小盆大的青蟹、斤把重的对虾只存在于我儿时的回忆里。

  半小时后,温哥华朋友钓上一条3磅重的石斑鱼。船长说太小,不能带走,于是我们把它放回了海中。

  时间过得飞快,4小时的海钓转眼就结束了。因为不准将生鱼带回邮轮,上岸后,我决定将鱼寄回家中。岸上有专业的公司办理冷冻快递业务。

  一是此鱼系我亲手所钓,要与家人分享;二是此鱼贵重,物有所值。

  看着我填写寄鱼的单子,船长Jack笑嘻嘻地凑了过来问:“你真要寄回家啊?”我懂得他的意思。这条鱼是今年他船上钓到的最大的一条王鲑。因为美加两国规定所有私人渔猎都不得买卖,所以如果我不把鱼获寄回家去,这鱼就会上他的餐桌。此行十几人,只有我与另一位钓友钓到两条王鲑,那条鱼约10磅重,邮费贵,他就送给了船长。

  返回邮轮的路上,夕阳衔山,倦鸟归林。我的困意袭来,朦胧中,好像听到老婆站在我面前说:“这位老哥,睡着了还咧着大嘴,梦里笑什么呢?”迷糊中我答道:“正钓大鱼呢!”

  虽说这多姿多彩的阿拉斯加邮轮之旅还有一天两夜的行程,但对抱得大鱼归的我来说,此次旅行,已是完美收官!

  后记:

  几天后,我接过快递过来的鱼箱,手感轻飘飘的,心便一沉,打开箱子一看,8块鱼柳整齐地摆在箱中。那么大一条鱼,竟让他们片成这么几块鱼肉!我计划中的炖鱼头、烧鱼腩、蒸划水全都成了泡影,只剩三文鱼生了。

  文/图 加拿大·小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