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JIG猎鲈攻略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枯水期,JIG,路亚
  • 发布时间:2014-11-17 15:15

  通过实际使用,我大大增强了对JIG的信心,也慢慢体会到版主在帖子中说的“确实不一样”是指何种感受。夏天鱼难钓,枯水状态下钓鱼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环境下,JIG丝毫没有让我失望,这是其他拟饵不可比拟的。

  大约在一个月以前,我在一个钓鱼论坛里无意中看到了一条2012年初的帖子,帖子里说希望能有人共同参与拟饵测试。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帖主留了一条私信,希望能够获得参与拟饵测试的机会。我没敢在帖子里直接回复希望参加测试,生怕其他网友看到因回复一个两年前的帖子而笑话我。

  事实证明,尝试是成功的必要前提之一,当天帖主就给了我肯定的答复。可是,我在兴奋中等待了一个星期,进一步的消息却没有如期而至。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我那兴奋的感觉也渐渐被生活冲淡,留在了记忆的角落里。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妻子突然对我说:“你昨晚说梦话了,知道吗?”我一脸茫然:“不能吧,我说什么了?”她说:“你说这么刺鱼不对,要快速提竿,后面说的什么没听清。”我傻傻地笑了,突然发现路亚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就在当天,我接到了一个外地的陌生电话,他同我确认了申请试用的信息,说近期会将测试品快递给我,我当时的心情就像一束淡金色的阳光将我笼罩住一样。

  几天以后,我收到了论坛发来的测试饵。打开一看,竟然是Stand Jig和Football Jig!实话实说,我对JIG有心理阴影,曾经在作钓过程中使用的JIG,有99%都已长眠水下了。这次测试,我不会继续重蹈覆辙吧?

  周日是个艳阳天。我一向早晨起不来,这一次居然5点半就醒了,赶到钓场时管理员还没起床呢!我把测试JIG的钓场选在了济南名人国际路亚基地,它位于济南西部,在长清大学城之中,是一个人工兴建的慢坡水库型水面,面积约1400余亩。这里交通非常方便,走G3长清固山高速,下来后再走15分钟就到了。湖中鱼种比较丰富,路亚鱼种主要是美国加州鲈鱼,就是我们常说的BASS。由于干旱,曾经浮在水中的码头已经斜斜地靠在了岸边。位于东南角办公楼的旁边有一条下船道,这是靠近进水口的位置。既然管理员还未起床,我只好先准备装备,给上船留足时间。

  我仔细清点带来的“武器”:小克数的JIG配小个儿的T尾主打浅水区和压力环境,大克数的JIG配合大T尾负责搜边、搜斜坡并充当硬饵使用,一个JIG配虾型软饵用来打点、小跳。另外,我还准备了一套UL调竞技竿、鼓轮和12磅尼龙线。这些强力装备准备齐当,就等鱼儿发力了。

  路亚钓法是使用钓组去诱惑对象鱼的,配好钓组后,首先要在水边研究JIG在水下的运动姿态,做到心中有数。如我所愿,JIG落底后站立时间很长,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倒下。JIG的钨钢树脂头触碰水底后,水下情况的反馈非常明显,比如沙地水底那种沙沙的感觉,越过小石头时的停顿感等等。但是,当JIG碰到大块石头后,会卡在石头边缘的位置,这个动作对鱼儿来说是致命的诱惑,鲈鱼很可能就在这时攻击钓组。

  入水口的位置有一张渔网,左侧是一个高高的水泥坝,按常理来说,鲈鱼一般会藏身在网的右侧,少数情况下左侧也会有一些。我首先在左侧试钓,Stand Jig在水底做动作时传来的信号非常明显,先是碰到一个石头,然后是一段树枝,最后突然提不动竿子了。我努力挺起竿子,可是竿尖纹丝不动,看来是挂底了,我又换了好几个角度拉动竿子,都没有效果,只好硬生生拽断钓线,让这个JIG长眠在水下了。左侧水底地形复杂,我换到右侧继续试钓。这里是一片相对开阔的水面,时不时会看到鲈鱼跳出水面捕食。在一般情况下,渔网不是在水下呈悬垂状态的,通常会产生不少褶皱,阳光在渔网的一侧形成阴影区,入水口的小鱼和鲈鱼便会聚集在此处。大体判断出鱼的位置以后,我站在斜靠在水中码头的位置上向渔网所在的位置抛投。第一竿,没有反应;第二竿,用力有点大了,抛过了渔网。我很担心JIG会卡在网上,这个可是刚刚挂上的呀!我忽然想起解救方法——轻抖,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慢慢收好风线,轻轻一抖,没有反应,再抖一次,JIG应声入水。我悬着的心刚刚放下,突然发现钓线自己动了起来,这是拟饵在自然下落时中鱼了呀!我连忙提竿刺鱼,然后硬生生直接把鱼拉到岸边。

  看来,我的作钓思路是正确的,于是继续在水边抛投。由于刚刚中鱼的兴奋感还没有过去,我再次抛过了渔网,只好继续救饵。这次可能用力大了些,结果JIG稳稳挂在了渔网上。我下定决心不能再浪费了,一共就只有这么几个测试用的JIG,全弄丢了就无鱼可钓了。

  趁着时间尚早,我换用复合亮片顺着渔网再次抛投。这一次很顺利,落点距离渔网很远,收线也很顺利,只是拟饵到了身前3米处还没咬口。我放松心情,把复合亮片拉到水边,看看它的动作如何。就在拟饵即将出水的一刻,后面突然窜出一个影子,竿子猛地一颤。哈哈,中了!我发力扬竿,直接把鲈鱼提出水面,又一条进账啦!我发现这条鲈鱼咬的是副钩,于是先抓住鱼嘴拍张照片,然后再摘钩放流。

  这时尼龙线突然断了,它在岸边一个“鲈鱼打挺”蹦回水里去了。看着空空的线头,我嘀咕道:“我还没帮你摘钩子呢!”回想一下,当时自己太大意了,忘记了尼龙线是有弹性的,而且长度越短强度越差。我通常习惯于按碳线的抓线方法来摘钩,结果这次快速抓尼龙线时留得太短造成了跑鱼。

  连续丢饵让我感觉事情不妙,直觉告诉我还是抓紧时间上船吧。可是,同行的朋友有事没来,我自己上船费用太高,经过沟通,俱乐部破例允许我岸钓鲈鱼。既来之,则安之。我继续测试Stand Jig,将原计划的5套装备缩减成2套,使用一把枪柄竿和一把直柄竿。济南的夏天很难熬,早晨9点时太阳就已经很毒了。由于干旱,原来的树荫全都退至距离岸边5米左右的堤岸上,我只能顶着太阳在水边搜索。不过,在前往钓点的路上,我的虾型饵跳底有所收获。我认为,缓坡无障碍型的水边可能是标点,也可能不是,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作钓,使用小胖效果或许更好一些。

  天气炎热,阳光刺眼。我虽然戴着墨镜,仍然被晒得睁不开眼睛,于是打算走到树荫下乘乘凉,忽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台阶直直地插入水中,台阶附近是天然的藏鱼点呀!我选了个小T尾抛出去,然后慢慢往回拉,其间还时不时地停止收线,让JIG自然下沉,模拟小鱼疲劳后休息的状态。攻击总是来得非常突然,JIG在一次自然下落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个顿口。我快速提竿作合,将它妥妥地提上岸来,鲈鱼的侧盖已经被锋利的钩子打穿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下午。我重返早晨丢饵的位置,那里有一艘巡逻艇,已经停靠了很长时间,水中形成了一个阴影区。临走前,我打算再试试这里。我换上Football Jig,软饵选了一个颤尾,利用短距离小跳来吸引鲈鱼的注意。果然不出所料,鲈鱼非常喜欢阴影和障碍区,我很快在左边钓获一条小鲈鱼。

  我很兴奋,继续搜索中间的位置,把JIG打进水中,到底,轻提,静止一会儿,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竿子很快传来信号,一个大大的顿口出现以后,钓线开始快速横向移动起来。久违的大鱼来了!我快速收线,奋力将鲈鱼拉上岸来,粗略测量一下,这条鲈鱼大概超过了40厘米!

  我通过试用发现,Stand Jig拥有钨树脂制作的独有的头部形状,传递水底信号的清晰度超出我的想象,我一度把这种信号误判为鱼口。这种头部形状触碰水底时,通过独特的重心位置保持下落数秒后再缓缓平躺,可以很好地还原虾型或震颤型软饵的动作。Stand Jig下落触底时对软饵的支撑,还可以模仿虾在受攻击时抬头防御的姿态,可以强烈地诱鱼攻击。随后的缓落动作可以模拟虾解除防备,中鱼的信号会在支撑转为平躺的过程中迅速发生。

  而Football Jig在头部触底的位置多了一条突出的横线。这种设计使得钓组的触底信号大大增强,同时也具有触底缓落的效果,它与T尾、卷尾型软饵配合,做出的快速逃离底层后再缓慢回落底层以及底层游动动作,诱鱼效果也非常明显。

  通过实际使用,我大大增强了对JIG的信心,也慢慢体会到版主在帖子中说的“确实不一样”是指何种感受。夏天鱼难钓,枯水状态下钓鱼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环境下,JIG丝毫没有让我失望,这是其他拟饵不可比拟的。

  撰文/狼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