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线教育困局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在线教育,幼儿园,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7-09 08:33

  在教育领域,成功的都是满足刚需的。

  去年,一直对在线教育市场保持“谨慎”的YY,突然口风大转,高调宣布旗下的100教育正式提出开放平台战略,同时进入教育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K12市场。

  什么是K12市场呢?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K12国外是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通称,国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

  YY发布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引发媒体和资本界关注。看好的也有,看衰的也有。看好的认为,YY旗下的100教育布局先于BAT,再结合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甚至有可能改变中国基础教育格局。看衰的则认为,100教育发力K12,噱头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该市场的先天特点决定,它很难成YY支柱业务。如果仅是将线下内容,搬到线上,也难以改变现有教育体制弊端,如填鸭式教育、内容及教学方式落后、与发达国家教育模式脱轨等。

  据YY副总裁、100教育负责人刘豫军表示,100教育将继续用互联网思维做教育,远期目标是:在K12领域打造出一个全方位在线教育平台。

  根据申银万国发布的《互联网教育行业深度报告》显示,五年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元,互联网教育规模接近4000亿元;在细分的K12领域,线下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互联网线上领域则达到1500亿元。

  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能否实现呢?

  中国的在线教育只能是线下教育的补充K12教育一直是一个“禁区”。

  众所周知,中国基础教育是全球最强的,而做到这一点,靠得不是线上,而是线下。这里面牵扯很多深层次的东西。既有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K12市场比较特珠,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影响。线上教育,虽然可以引入较高质量的师资力量,但是辐射力度弱,引入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远不及面对面的传统方式。如果不能因材施教,轻则学习效果打折,重则会将孩子领入歧途。所以,长期以来,中国K12阶段教育,都是以面对面的线下教育为主。在线课程仅能作为课余补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线教育在K12领域一直没有大起色的根本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种现状,基本无解!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我国当前的K12教育体系,除了在所谓的扼杀创新方面饱受批评外,其它方面还是值得称赞的,其在维持相对公平、防止学生“误入歧途”方面还算有效,这源于我们的K12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把学生们的时间都占得满满的,这是体制问题容不得半分挑战。因此留给K12在线教育的只能是课外时间。

  2、而在正常上课之外的有限时间内,中国家长们对孩子有更多的安排,仅学习方面就包括培训、家教、课外技能拓展等,但绝不会放心让孩子“触网”,因为他们深知,在中国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独立自制的能力十分脆弱,一旦脱离视线,特别是迷上内容五花八门的互联网,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中国的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把孩子交给所谓的网络教育平台,何况是交给一个游戏、娱乐、社交成分远浓于教育的YY平台。

  对于饱受诟病的“填鸭式教育”等传统教模式,个人却觉得需要理性看待。填鸭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扼杀一部分创造力,但它的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个人就受益匪浅!众所周知,“童子功”最厉害,小时候学到的本领一生不忘,而进入成年之后学到的内容,却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淡化。小时候背的一句古诗辞,当时可能不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不懂,但某一天,突然顿悟,这时所带来的感受,远非一两句话所能说清。如果没有儿时的基础,以后的认知也会异常肤浅。所以中国所强调的传统教育模式并没有错,之所以有很多争议,很大程度上是被舆论误导。

  因此,最终说白了,YY教育的100在线教育平台的模式就是简单地将线下模式搬移到网上——制度是那些制度,系统是那些系统,机构是那些机构,没有颠覆性的创新,也就注定没有生命力。

  K12教育的商业模式

  对于K12教育的商业模式,以YY为例,在我看来,YY教育的100在线教育平台就相当于教育界的淘宝网,将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搬到线上,然后给它们制定一些流程规范,提供一些交流和管理工具,然后就让它们去“揽客”,自己从中收取一定的通道费。这种模式看上去符合逻辑,但却没有像淘宝解决小商贩的难题那样解决线下教育机构的难题——它们来到平台也找不到客户,相反它们的特色还会被限制或淹没,自然会失去兴趣。这种情况下,平台很难真正壮大起来,原因是这种模式存在两大限制因素:第一,就是你提的天猫模式在教育领域难复制。

  据《极客网》了解,100教育思路也比较简单,就是把老师拉到自己的平台上面,在差异度大、标准化程度低的K12领域做一个在线教育的“天猫式”平台。

  我不得不说,想法很好,但很天真!教育产品的核心虽然是一个个的老师,但课程大纲的制定却是需要团队协作,K12市场更是如此。所以,优质的课程并不掌握在单个的老师手里,而是通过系统化掌握在学校和培训机构手里。而这些课程资源,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太可能放到第三方平台。一是有风险,二是没必要!

  有风险是说,自己精心设计的课程可能被剽窃。没必要是指,现在的技术如此发达,做一个专属系统成本也并不高。所以,现在的现状是:大部分学校和机构自己开设平台,售卖网络课程。YY的天猫模式,不能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可以吸引一些人和机构入驻,但会非常有限,最后很有可能沦为自言自语。

  第二、就算教育企业愿意拿出资源,但这种聚合平台,还是难解K12教育的核心问题。

  据报道,YY教育宣布开放的100教育在线教育平台,开放的产品涉及实时互动直播电子教室、课后作业系统、网校管理系统、课后班级圈等,还将通过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资本合作等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外部优秀K12教育机构的进驻。

  这种模式并没有颠覆性的创新,仅是将线下模式搬移到线上。内容规模很容易起来,但现在,K12教育的问题并不是缺内容,而是缺精华的内容,适合的内容,以及如何从庞大的资源库中找到最适合的内容。这需要对学员的充分了解,而这种了解不仅是能力上的,还包括心理、状态、主观意愿等。平台聚合能解决的仅是部分信息的不匹配,而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教育领域,成功的企业都是满足刚需的。如,新东方的英语,出国必须。再如,公务员培训,上岗必须。再如,考研辅导,各种资格认证,等等。在K12领域,也是如此,如果平台不能解决用户刚需,那么它仅能是一个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要实现大的商业价值,也会受到很大挑战。

  另外,当前,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一些走在前列的线下基础教育机构推行的颠覆性的教育方式,的确已经让部分家长改变想法,让孩子脱离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而加入它们。然而就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类家庭非富即贵,小孩八九不离十都会往国外送,因此不在正常可讨论之列。就目前来看,基于上述原因,互联网平台企业五年内都甭想打K12在线教育的主意,YY教育进军K12挑战还是大于机遇的!

  文/李海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