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发展报告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餐饮,互联网,O2O市场
  • 发布时间:2015-07-09 09:16

  餐饮行业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互联网普及,越来多的用户开始尝试在线餐饮预定(含外卖)和团购,在网上下载电子优惠券再去餐馆消费也越来越普遍。品途网把通过网络(包括PC端和移动端)购买、预定餐饮,下载优惠券去线下消费的用户统称为餐饮行业O2O在线商务用户,仅使用互联网查询餐饮信息的不计入规模。

  2014年以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的餐饮行业获得了更快速的发展,不仅诞生了一批新兴单品类互联网餐饮企业,原有的餐饮类互联网平台的在线用户规模也得到进一步扩大,餐饮服务商外卖平台相继获得巨额融资,传统餐饮企业结合互联网的步伐加快,餐饮后端服务得到投资界关注,这些现象都透露出一个信息:移动互联网正助推餐饮行业O2O市场呈规模化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39亿,较2012年增长41.8%;2014年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89亿,比2013年增长36.1%。预计到2017年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

  一、互联网巨头强化餐饮O2O市场布局及渗透

  2014年,以大众点评、美团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受到资本方青睐。2月19日大众点评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占股20%。大众点评与腾讯旗下QQ、微信等社交平台深度合作。大众点评除一直耕耘餐饮预订及团购业务外,还逐步投入了电影在线选座、酒店预订、婚庆摄影等领域,并于5月6日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投资餐饮外卖业务。之后数月内,大众点评又相继投资了上海智龙、石川科技、天财商龙、食为天等ERP厂商,并于11月与腾讯共同投资国内Wifi运营商迈外迪。与大众点评一直处于交锋的美团网在5月15日也完成C轮3亿美金融资,领投机构为泛大西洋资本,B轮投资方红杉资本和阿里巴巴跟投。同样,美团网除团购业务外,也在逐步拓展新的业务,包括之前的猫眼电影,2013年底开始涉足餐饮外卖,2014年从酒店团购直接进入酒店预订领域。

  自古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一直以来是服务行业中受众最广、竞争最激烈、模式探索最积极的领跑者,无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还是与互联网结合走O2O模式的探索路线,餐饮业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并为其他行业的互联网转型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PC互联网时代,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一直占据着互联网格局的主导地位,伴随着本地生活服务在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有着使用频率最高、覆盖人群最广的餐饮业自然少不了互联网巨头的参与。

  百度在餐饮领域的布局最早追溯到2009年8月,其与新京报合资组建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京探网(截止到2014年12月,京探网仍在运营,不过以资讯内容为主,美食频道信息更新至2014年9月),后陆续上线团购导航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有啊、爱乐活,均未取得良好成绩。2014年1月全资收购糯米网,同年4月自建团队发力外卖。在餐饮领域百度从未有过放弃,尽管走了不少弯路。从2014年的表现来看,百度已经转变思路,从纯平台导流开始向专业化运作+线上导流相结合,外卖平台的推出更展示其向餐饮细分领域的深耕。

  阿里巴巴是BAT阵营中最早发力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巨头。早在2006年阿里收购口碑网开始就零星涉足餐饮行业,到2010年团购网站在国内兴起,本地生活服务逐步崛起,阿里开始加快包括餐饮在内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先后投资美团网和丁丁网,并针对本地服务开设新的事业群,从战略上予以重视。阿里在投资外部网站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开拓新业务,和百度类似,从纯平台导流到自建团队直接进军餐饮行业,比如淘点点的独立运营及寻求多方合作。

  腾讯在餐饮领域的投入也从未有过中断,但一直成效不佳。“投资+自建”造成了一定资源的重复投入,同时由于跨行业操作,对餐饮行业认识不深,同样走了不少弯路。从QQ团购到投资团购网站,再到统合团购业务,始终无法与垂直团购平台抗衡。点评类美食业务从QQ美食发展到腾讯微生活,之后又借助微信及会员卡业务涉足餐饮后端市场,结果仍然阻力重重。2014年腾讯果断放弃自营策略,将餐饮团购及微生活团队悉数交给大众点评,在资金、技术和流量上予以支持,运营由大众点评全面负责。

  互联网巨头的参与对餐饮O2O市场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其一,在宣传上极大缩短了餐饮垂直行业对用户群体的教育时间,降低互联网餐饮的教育成本;其二,在资金、技术和流量上,帮助餐饮商家接受互联网,依靠互联网提升传统餐饮业务改造和进步。在今后的餐饮O2O发展进程中,互联网巨头仍然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

  品途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