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学习兴趣,课堂效率,爱因斯坦
  • 发布时间:2015-07-10 09:2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儿童心里活动的基础上,只有培养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兴趣是儿童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先导,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起点。从智能教育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意识的注意,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愈仔细,反映也越清晰,思维也越活跃。

  所以,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注意采取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和爱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一 巧设导语创造氛围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题布阵设疑,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借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想象,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老师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是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呗!”老师进一步引导:“但是今天故事中讲的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赶快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读一读”。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

  二 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由于小学生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许多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对于许多年轻的教师来说都没有切实的情感体验,更何况是21世纪的小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无疑便成了课文的难点。所以在新课一开始,老师便穿着一身黑衣,胸前佩戴小白花,播放一段哀乐,把学生带入悲痛、哀伤的气氛中,再进行教学,学生好像置身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群之中,焦急地等灵车,悲伤地望灵车,不舍地送灵车,这样自然而然地深化了学生崇敬和怀念总理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借助媒体熏陶感染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等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因为故事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合各种资源,通过资料的介绍和狼牙山五壮士山顶歼敌、英勇跳崖的画面的穿插播放,激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因势利导,先看再读,以读代讲,使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体会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更易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 角色表演走进文本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做人道理的文章。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的语言环境,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一种激扬的状态中,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如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则将静态的课文改编成动态的童话剧,让学生戴着各种动物头饰进行表演。通过绘声绘色、富有情趣的表演,使学生完全融入进课文中。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心理,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快乐的语文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投入课堂,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语文。

  杨军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