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教学资源,课外拓展
  • 发布时间:2015-07-10 14:46

  【摘要】探究活动带动了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将生物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起来,对教学成效和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探究活动;重要性;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也在进行着。我们处在一线的教师也随之在改变着教学方式,显而易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了一半,不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能力的展现,主要体现在生物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带动了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将生物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起来,对教学成效和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下面就探究活动的重要性,我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 开展生物探究活动的意义

  1 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传统的黑板式教学相比,探究活动能够迎合学生的身心,让他们满怀着期盼,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展探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之中了解丰富的生物科学知识,验证所学理论。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次实践活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刚跨入新的年级、新的学校,此活动既可以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到生物的知识,又能让他们了解新学校的环境,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并且激发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2 探究活动有助于拓展生物教学的空间。

  一节课的时间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生物学习需求,也无法全面展示生物科学研究的精彩。教室这一小块园地才是生物教学的一角,将探究活动作为课堂的有效衔接与补充,能够让学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接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了解更多的生物现象与规律,为提高学生生物拓展了教学空间。

  3 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以书本为主,主要锻炼的是他们的识记能力;然而,现在的教学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究活动就成了关键,探究活动能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相互协作等形式,验证、发现和归纳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操作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 探究活动增添了多种教学方式

  1 运用校园生物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都开辟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生物园地,校园作为学生的学习地,同时也是学生研究生物的场地。每个校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这样的园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对生物的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有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的花卉资源验证光合作用的趣味小实验,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开展分析研究,强化他们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植物相片”的小实验活动,这样的趣味实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研究的神奇性和现象性,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2 结合生物学习内容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生物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可以寻求学习与生活的重合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例如,在教学“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调查活动,并带领小组长设计出调查方案,对调查时间、调查指向群体、调查方式方法、人员分工、成果梳理等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社会、家庭社区之中,开展对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他们的视角分析现代生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建议。这样的调查研究活动不仅巩固了生物的相关知识,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总结梳理能力。

  3 积极融入社会生活开展专题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教学与当前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发现、连接这些方面,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开展专题实践活动是承接这一任务的较好载体,例如在教学“环境的污染与保护”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本地的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分析调查,运用课余时间测定空气指数,收集水体污染资料,走访当地群众,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及需求,上网收集资料,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事后将各组报告进行评比,优秀的可以适当给以奖励。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之中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4 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减负工作的实行,初中生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与生物有关的兴趣小组并给予指导,要求他们拟定科学的计划,有序开展各类研究活动,重点了解当前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状况、科技成果,以及生物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运用,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生物科学与生活同在。在这样的了解将更深入,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三 开展生物课外教学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

  生物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活动的实际成效,又要注意安全等各方面因素。

  一是要充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把关及活动的指导,都要注意尽量避开具有危险性因素的内容与环境,让学生远离意外伤害,选择力所能及的调查活动,或是教师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在初中生物课外教学探究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将活动分解落实到每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之中,与教学进度同步推进,做到有序开展、重点突出,切不可盲目跟风,不切实际。

  三是要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外教学探究活动中,更多的是应当倡导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开展研究,以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探究活动的科学性,有时间效整合活动资源,同时节约活动时间,提高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团队意识,提升团队凝聚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课外探究活动的作用,充分认识并有效推进这一工作,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目标。

  唐先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