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自信心,宽容,鼓励
  • 发布时间:2015-07-10 12:18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健康的个性品质,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运用赏识、宽容、善待、鼓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关键词】培养自信心;赏识;善待;宽容;鼓励;耐心

  中国少儿委员会提出我国当代少年儿童要具备“五自”,自信就是其中之一,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不轻易言败;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丧、灰心、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甚至逃避。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应成为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 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自信

  赏识是树立学生自信心最重要的方法,教师只有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赏识才能使学生信心倍增。而小学生对于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在意,他们很渴望经常得到老师的赏识。所以,老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的利用。

  赏识要真诚、及时,老师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准确、具体地说出孩子的表现和成就,例如有些学生帮值日生扫地、拖地、擦桌子,帮老师整理书架上的作业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小事情,老师应及时表扬他们,爱集体,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德。这样学生不仅会对教师心存一种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充满自信和活力。

  赏识表扬要持之以恒。要持续保持学生的自信,教师就要坚持长时间地表达对他们的赏识,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位发明家。同样,教师和家长的宽容也会使孩子感受一份真爱与抚慰,所以我们要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

  表达赏识的形成多种多样,主要赏识的方法有口头表扬,赞许的眼光或微笑,真诚的鼓励,物质奖励,手势等。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方法。如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较弱,应多用口头表扬、手势、物品奖励等较为直接和强烈的方式表达赏识。高年级可多用目光或较含蓄的话语来鼓励。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扬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其不断进步,从而增强自信。

  赏识表扬不能过度。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们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

  二 善待学生的过失,重树学生自信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年龄小,对是非黑白不是很明确,犯点小错误是经常的事。所以,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以包容的胸怀,善待学生的过失,诚恳地指出小学生的不对,让他们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不应该随意地责骂和讽刺,否则会打击学生尝试和创造的勇气,变得胆小而不敢有所作为,也会打击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信更是重大击。同时,学生犯点小错时,也正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良机,在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因此明白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了应该怎么做才是好,对学生自信心的重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对学生的过失,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和及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失败的挫折下重树自信心。

  三 在课堂教学中,让宽容和鼓励为学生增强自信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一册“分苹果”这一节课时,要求把准备好的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9和1,2和8,3和7…….正当我开始讲课时,有位同学举手了,他指着同桌说:“老师,他没有分”“老师,我分错了”,这位同学轻轻地说。我说:“你能告诉大家,你分了几堆?”这个同学说:“我分了两堆”。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并传来了“肯定上课没有听讲”。我说:“大家不要笑,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分成了几和几?”这个同学红着脸,低下头说:“0和10”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我摸着他的头示意他坐下。

  问大家对他的分发有什么意见?

  一位同学说:“他等于没有分”。

  第二位同学说:“他肯定开了小差,没听清老师的要求”。

  ……

  我打断大家七嘴八舌的批评说到:“0表示没有,但它能表示一个数”。这个同学的分法是非常有创意的,是正确的,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同学的身上,这个学生如释负重,抬起了头,脸上泛起红光,仿佛自己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遇到回答问题时,这样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而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宽容与鼓励,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时,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是有创意,是正确的”,这对学生是一种很高的鼓励,也为学生今后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增加了信心。

  四 让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完成。他们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里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自信。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过程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用赏识、宽容、鼓励富有耐心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克服不足,获得成功,才能树立起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健康地成长。

  张桂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