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由此体现了车市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火爆局面。从乘联会的厂家数据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也是很火爆的,体现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动的效果最终显现。这也是国家和地方政策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地方政策的特色性推动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北京市场供需逆转的特征。
2015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0627台,同比增长1.86倍,实现销量连续多年的高增长态势。应该说2014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增长超快,2015年上半年保持增长态势是必然趋势。2014年下半年的销量基数逐步抬高,尤其是2014年9月开始的免购置税补贴等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高增长,2015年上半年是顺势发展。
2015年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步高增长。2015年上半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40%,达到20884台;纯电动汽车占比60%,达到29743台。

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中全部是轿车产品,且走向中小型化,前期的MPV/SUV逐步萎缩。2015年1-6月的纯电动汽车中,A00级车占比达60%,成为纯电动乘用车的绝对主力。但A0级纯电动汽车的增长势头较强,6月增速738%,占比也达到32%。而高端的大型电动汽车表现较弱。
2015年纯电动汽车主要是以A级车为主,比亚迪秦和荣威550是绝对的主力。而以宝马5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的高端纯电动汽车车型表现也是很好的。6月的唐加入混动,SUV的混动化也是趋势。
根据实际购买使用的调查,新能源乘用车的购买群体是私人占61%,单位和租赁购买占35%,出租等购买占4%,形成以私人为主的格局。这与商用车的购买特征有明显区别,商用车的公交客运占到33%,公路客运等占12%,非营运的公共服务领域和物流等用车占比相对比较小,地方政府推动的公交客运等成为商用车的主体。虽然我们提出机关单位的公车采购中要有较高比例的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各地的公车改革后,公车数量大幅减少,购买新的公车比例也较小,因此私人用车成为乘用车的主要需求。

前期国家希望到2015年实现全国50万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由于第二轮示范推广工程进展顺利,国家制定的到2015年累积销售50万辆的目标滞后一年可以完成。其中私人领域的推广较快,而且2015年2季度开始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需求逐步释放,因此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仍是有巨大潜力的。
而且从推广的区域效果看,部分第一轮补贴的地区的前期有一定的宣传和设备设施基础,因此第二轮的推广相对顺利,形成良好的政策可持续性推动效果。
6月的北京摇号数量达到6454台,多于发放的新能源牌照数量,也就形成供不应求的好现象,这是不限行等政策的利好效果推动,也是北京摇号338万人的高基数超低中签的结果,仅代表北京市场的趋势性结果,其发展潜力仍不确定。

北京新能源汽车的私人购买热情较高,而单位购买相对低迷,这是因为私人出行便利化需求更强。而单位用车的途径多样化,出租、租车等方式都能解决出行问题,而电动车的出行半径较小制约了商务需求,大型单位和物业的充电设施不足也制约单位用车的普及。
从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推广使用看,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设计仍待完善,部分产品的小的设计缺陷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质量和性能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制造方面主要集中在做工粗糙和小毛病多。
我们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扩大和产品制造工艺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度会不断提升,而北京等地的抢购摇号现象也给更多城市良好的购买信号,推动2015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进一步持续高涨。
崔东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