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统一的税务应用平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税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11 15:13
今年是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国地税分设后的第16 个年头,16 年来天津市国税局、地税局分别建立了覆盖税收征、管、查业务的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然而,由于系统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得大量信息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由于纳税人需重复向两税务局提供相同的信息,也给纳税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鉴于上述情况,天津市开展了国、地税数据信息共享工作。
该项目以搭建税务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天津市国、地税双方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综合数据比对、涉税情报共享、关联业务监管、综合评估分析,进一步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流失;同时,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多头报送,最大限度地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水平。
统一的税务应用平台
天津国地税数据共享工作的具体方案是天津市国地税合作建设“一库二平台”,即建设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统一的税收分析平台和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
1. 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
天津市税务基础信息库是按照金税三期的建设原则,遵循总局的统一规范,以纳税人在地税登记的税务登记号为关联基础,建立的一个包含天津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全部涉税信息的数据体系。
信息库内容包括天津市国、地税管理的所有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税务认定信息、申报征收信息、发票管理信息、税务稽查信息、自然人信息等。
1. 税务登记信息。包括纳税人基础信息、投资方信息、银行账号信息、分支机构信息、房地车等固定资产信息、残疾人及下岗再就业管理信息。
2. 税务认定信息。包括税种限定信息、减免税备案信息、定额定率信息、一般纳税人认定信息、自开票资格认定信息。
3.申报征收信息。包括各税种申报表、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数据、征收入库数据以及财务报表等信息。
4. 发票管理信息。包括发票领购、开具、税控等信息。
5.税务稽查信息。包括国地税稽查案件的案件来源、分析依据、举报内容、检查内容、违法事实、处理依据、处罚金额等信息。
6. 自然人信息。包括自然人基本信息、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信息、车辆信息、房屋土地等信息。
2. 统一的税收分析平台
共享国地税信息,可以有效利用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开展数据分析比对、关联业务实时监管、综合评估分析、统筹利用涉税资源,提升税源管理水平。
1. 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通过税务基础信息库提供的登记、申报、入库、发票、资产、财务、稽查等信息可以有效提升一户式税源监控水平。与此同时,税务基础信息库还实现了汇总国地税分别掌握的纳税人征收入库数据,为加强经济税收分析提供了数据来源。
2. 开展综合评估分析
天津市国地税将充分利用共享数据,重点开展漏征漏管户评估、非正常状态纳税户评估、主税与附税评估、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评估、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销售收入评估、重点行业税源分析,国地税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等项工作。
3. 提升关联业务监管水平
以税务基础信息库为依托,对具有关联关系的税收管理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税源管理水平:一是对国地税分别征收的主、附税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将纳税人申报数据准确性的检查核实提前到申报环节;二是对黑名单纳税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一方税务机关发现纳税异常,同时及时采取控管措施,降低税收风险; 三是有效利用车辆购置信息,及时掌握全市新增机动车数据,堵塞车船税征管漏洞; 四是提高稽查工作的针对性,通过案件登记、结案信息的共享,促进国、地税稽查联动; 五是提高个体定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
纳税人可以在统一的服务平台窗口对国地税分售的发票进行查验,反映咨询有关涉税问题,查询国地税税务公告、公示等公开信息,体验到两个税务机关的无缝化服务。
数据的合并与更新
自从实现国地税联合办证以来,天津市国地税新办税务登记户信息已基本统一,但系统中仍存在部分基本信息不统一的历史数据。因此,数据共享项目中必须解决数据的合并问题,这也是整个项目的技术难点。
1. 户源比对合并
在统一税务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中,以天津地税的户源登记信息为基础,通过税务登记证号、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名称、法人姓名、生产经营地址等条件与国税户源登记信息进行多次比对和去重复,实现国地税户源登记信息的匹配。
2. 代码表合并
对于大多数业务信息,虽然业务内容相同,国地税却有着两套不同的代码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合并两个代码表为一个代码表的处理办法, 即分别把国税、地税代码进行修改,增加国地税标识作为前缀再合并代码表。同时对使用该代码的业务数据进行同样处理,增加国地税标识前缀,与合并后的新代码表进行关联使用。
3. 业务数据表合并
对于国地税共有且有可能重复的信息表,如投资方信息、分支机构信息、银行账号信息,在合并时进行比对处理,标识出国地税共有的或是单独属于国税或地税的;对于国地税共有且无重复的数据表,如税种限定信息、发票核定信息、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采取统一相关字段后直接合并的方式处理。
与数据的合并相关的问题是数据的更新,项目采用的是定时和实时相结合的方式,更新的时间和数据范围根据业务内容采用多种方式组合的方法。在建设初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对纳税人税务登记信息、纳税限定等信息做定时(每10 分钟,下同)增量更新,每天做全量更新;对申报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发票领用、开具等信息工作时间做定时增量更新;对入库信息、稽查信息、纳税人定税等信息每天晚上做增量更新;对代码表等信息每天晚上做全量更新。
项目成果
目前,统一税务基础信息库已建设完成, 共导入地税数据库表338张,国税数据库表523 张, 新建国地税共享表73 张,转换代码表13 张。
天津市国税局每月征期后将本月的数据更新到基础信息库,市地税局每天晚上将数据同步到基础信息库。
1.回放共享数据
结合数据回放项目,将税务基础信息库的数据按主管税务机关分类,切块提供给区县地税局,每月国税数据更新后向数据回放数据库更新一次,各单位可在本局的回放数据库中开展分析比对工作。
2. 开发税源管理、评估分析等业务应用软件
利用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开发了税源管理、评估分析等业务应用软件。其中税源管理系统包括登记信息10 张、认定信息3 张、申报入库信息10 张、稽查信息2 张、发票信息4 张、自然人信息4 张,计6 大模块,共32 张报表。评估分析系统实现了异常营业状态评估、主税与附税评估、企业所得税评估、个人所得税评估、流转税评估等5大模块。
3. 统一财务报表
国地税共同研究分析了十几个行业、数十张财务报表的内容,统一为《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共188 项数据指标。自2010 年1 月1 日起,除金融行业外所有纳税人均已使用国地税格式相同的新版财务报表的年报和月报申报企业财务信息。
……
鉴于上述情况,天津市开展了国、地税数据信息共享工作。
该项目以搭建税务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天津市国、地税双方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综合数据比对、涉税情报共享、关联业务监管、综合评估分析,进一步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流失;同时,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多头报送,最大限度地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水平。
统一的税务应用平台
天津国地税数据共享工作的具体方案是天津市国地税合作建设“一库二平台”,即建设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统一的税收分析平台和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
1. 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
天津市税务基础信息库是按照金税三期的建设原则,遵循总局的统一规范,以纳税人在地税登记的税务登记号为关联基础,建立的一个包含天津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全部涉税信息的数据体系。
信息库内容包括天津市国、地税管理的所有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税务认定信息、申报征收信息、发票管理信息、税务稽查信息、自然人信息等。
1. 税务登记信息。包括纳税人基础信息、投资方信息、银行账号信息、分支机构信息、房地车等固定资产信息、残疾人及下岗再就业管理信息。
2. 税务认定信息。包括税种限定信息、减免税备案信息、定额定率信息、一般纳税人认定信息、自开票资格认定信息。
3.申报征收信息。包括各税种申报表、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数据、征收入库数据以及财务报表等信息。
4. 发票管理信息。包括发票领购、开具、税控等信息。
5.税务稽查信息。包括国地税稽查案件的案件来源、分析依据、举报内容、检查内容、违法事实、处理依据、处罚金额等信息。
6. 自然人信息。包括自然人基本信息、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信息、车辆信息、房屋土地等信息。
2. 统一的税收分析平台
共享国地税信息,可以有效利用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开展数据分析比对、关联业务实时监管、综合评估分析、统筹利用涉税资源,提升税源管理水平。
1. 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通过税务基础信息库提供的登记、申报、入库、发票、资产、财务、稽查等信息可以有效提升一户式税源监控水平。与此同时,税务基础信息库还实现了汇总国地税分别掌握的纳税人征收入库数据,为加强经济税收分析提供了数据来源。
2. 开展综合评估分析
天津市国地税将充分利用共享数据,重点开展漏征漏管户评估、非正常状态纳税户评估、主税与附税评估、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评估、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销售收入评估、重点行业税源分析,国地税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等项工作。
3. 提升关联业务监管水平
以税务基础信息库为依托,对具有关联关系的税收管理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税源管理水平:一是对国地税分别征收的主、附税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将纳税人申报数据准确性的检查核实提前到申报环节;二是对黑名单纳税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一方税务机关发现纳税异常,同时及时采取控管措施,降低税收风险; 三是有效利用车辆购置信息,及时掌握全市新增机动车数据,堵塞车船税征管漏洞; 四是提高稽查工作的针对性,通过案件登记、结案信息的共享,促进国、地税稽查联动; 五是提高个体定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
纳税人可以在统一的服务平台窗口对国地税分售的发票进行查验,反映咨询有关涉税问题,查询国地税税务公告、公示等公开信息,体验到两个税务机关的无缝化服务。
数据的合并与更新
自从实现国地税联合办证以来,天津市国地税新办税务登记户信息已基本统一,但系统中仍存在部分基本信息不统一的历史数据。因此,数据共享项目中必须解决数据的合并问题,这也是整个项目的技术难点。
1. 户源比对合并
在统一税务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中,以天津地税的户源登记信息为基础,通过税务登记证号、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名称、法人姓名、生产经营地址等条件与国税户源登记信息进行多次比对和去重复,实现国地税户源登记信息的匹配。
2. 代码表合并
对于大多数业务信息,虽然业务内容相同,国地税却有着两套不同的代码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合并两个代码表为一个代码表的处理办法, 即分别把国税、地税代码进行修改,增加国地税标识作为前缀再合并代码表。同时对使用该代码的业务数据进行同样处理,增加国地税标识前缀,与合并后的新代码表进行关联使用。
3. 业务数据表合并
对于国地税共有且有可能重复的信息表,如投资方信息、分支机构信息、银行账号信息,在合并时进行比对处理,标识出国地税共有的或是单独属于国税或地税的;对于国地税共有且无重复的数据表,如税种限定信息、发票核定信息、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采取统一相关字段后直接合并的方式处理。
与数据的合并相关的问题是数据的更新,项目采用的是定时和实时相结合的方式,更新的时间和数据范围根据业务内容采用多种方式组合的方法。在建设初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对纳税人税务登记信息、纳税限定等信息做定时(每10 分钟,下同)增量更新,每天做全量更新;对申报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发票领用、开具等信息工作时间做定时增量更新;对入库信息、稽查信息、纳税人定税等信息每天晚上做增量更新;对代码表等信息每天晚上做全量更新。
项目成果
目前,统一税务基础信息库已建设完成, 共导入地税数据库表338张,国税数据库表523 张, 新建国地税共享表73 张,转换代码表13 张。
天津市国税局每月征期后将本月的数据更新到基础信息库,市地税局每天晚上将数据同步到基础信息库。
1.回放共享数据
结合数据回放项目,将税务基础信息库的数据按主管税务机关分类,切块提供给区县地税局,每月国税数据更新后向数据回放数据库更新一次,各单位可在本局的回放数据库中开展分析比对工作。
2. 开发税源管理、评估分析等业务应用软件
利用统一的税务基础信息库,开发了税源管理、评估分析等业务应用软件。其中税源管理系统包括登记信息10 张、认定信息3 张、申报入库信息10 张、稽查信息2 张、发票信息4 张、自然人信息4 张,计6 大模块,共32 张报表。评估分析系统实现了异常营业状态评估、主税与附税评估、企业所得税评估、个人所得税评估、流转税评估等5大模块。
3. 统一财务报表
国地税共同研究分析了十几个行业、数十张财务报表的内容,统一为《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共188 项数据指标。自2010 年1 月1 日起,除金融行业外所有纳税人均已使用国地税格式相同的新版财务报表的年报和月报申报企业财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