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是怎么“看房”的?
- 来源:楼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90后,看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3 14:55
中国社科院曾发布《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对此,有网友调侃道:“90后不买房?那得看丈母娘乐不乐意。”
今年6月,吴晓波频道推送了一篇名为《人口危机:90后比80后少23%》的文章,里面说了一组数字: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时,80后人口的总数是2.28亿,90后是1.74亿,00后是1.47亿。准确来讲,90后人口总数比80后少23%,00后又比90后少16%。据此,一众媒体推导出90后没人买房的结论。
90后买不买房的话题源于2014年初,马佳佳在万科的那次“著名”演讲,这位网络红人提出“90后不买房”的观点,首次让这个话题走入公众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圈内大佬纷纷发言驳斥。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90后”不买房是个伪命题。一向敢言的任志强更是直指90后是没有能力买房,也没到买的时候。对于他们而言,现在谈论买不买得起,未免太贪心了。
同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对此,有网友调侃道:“90后不买房?那得看丈母娘乐不乐意。”
那么90后究竟买不买房呢?
《东地产财经周刊》曾对102名90后进行调查,发现有六成的90后有买房的意愿。在剩下不愿买房的90后中,有一半是资金原因,有三成是不愿意被束缚,有一成是长辈留有房产。
南方都市报也曾联合相关网站就“90后购房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1.43%的90后认可传统的购房观点,认为拥有自己的住房是“必需”。仅有不到21.43%的90后持一直租房的想法;7.14%的人希望以后和父母一起住。
对于90后买房与否的话题,记者也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大多数的90后还是倾向于买房,但是在选房理念上可能有些大不同。
90后会买房,但要求更高
在与众多90后接触后发现,大多数的90后仍然将买房排在生活计划中。谈及选房考虑的因素,90后们可谓想法各异,但无论是孩子快上幼儿园的辣妈,还是即将进入工作的大四学生,抑或工作稳定小有积蓄的白领,都提及会重点考虑居住舒适度。
例如月薪过万,生活小资的M先生,明确提出买房会更多考虑周边的人文素养与居住的舒适度,另外如果能让他参与户型设计、精装修设计那就更好了。
大学即将毕业的C小姐表示虽然工作后肯定先是租房生活,但她一直将买房放在生活目标之内。她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最好能与闺蜜买在一起。这样她们随时都能见面,也能一块计划外出旅游。
还有人提出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完全年轻化的小区,因为他们实在不爱看大妈们跳“广场舞”,也不爱听《凤凰传奇》。
与90后接触得越多,越会发现他们比起面积更在乎总价,不希望给生活增添太多负担;比起厨房面积更在乎周围有没有美味的餐馆;装修可以不隆重,但绝对不能没有个性和设计感;比起收纳空间的多少更在乎户型是不是百变;20分钟车程内有没有时尚高端的ShoppingMall;以及会更多地考虑房贷对现金流的影响,等等。
未买房只因房价太高
未买房是不是代表不买房呢?显然不是!昨天,央视财经频道《对话》15周年庆典特别节目举行,节目现场发布的调查显示,过去15年中国的房价增长了300倍。
高不可攀的房价让刚入职场的90后们望尘莫及,只能默默感叹:工资涨得没有房价快!一年工资在大城市连个卫生间都买不到!
关于中国的房价曾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014年12月29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人民日报》发表一篇评论对无意于购房的年轻人大加赞扬,称他们观念“进步”。文章称,拒绝当房奴有助于扩展中国青年的视野,使他们可以更加乐于前往中国和世界的其他地方。
对于《人民日报》的这一观点,远在大洋彼岸的媒体意见大不相同。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于2015年1月8日发表题为《中国新酷之远离高价房市》的文章。称在微博上,许多人指出,年轻人今天回避买房,不是因为他们观念格外开放,而是因为他们不够有钱。一名北京妇女写道:“这不是观念进步,这是口袋里没钱。”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万科周刊曾做过一次问卷,其中有一道题目:“你想对王石说什么?”收到的统计结果里很多人表示想说:“王大大,送我一套房吧!”可见大家深切体会到了房价之高昂,已完全成为超级奢侈品。
所以说不是90后不买房,实在是高昂的房价犹如“马里亚纳海沟”一样横亘在90后与房子中间。
另一种生活态度
90后买房的确是主流,但这个世界有趣之处就在于总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人存在。他们在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告诉你原来还可以这么活。
记者的一个朋友Y小姐,早年曾留学英国,现在老家——一个小县城当公务员,前年她刚通知要结婚时候,我问她打算买房吗。她的回答是:“我们觉得房子太贵了,那么多钱拿来买房好浪费,不如存着到处去玩玩,把生活过得好点。”所以她至今仍然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
其实与Y小姐拥有相同生活观的人并不在少数。为什么《爱情公寓》如此受90后喜欢?我想除了独特的幽默风趣外,爱情公寓呈现的是一种群租的生活状态。理想的公寓环境、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人一起玩桥牌,有人一起泡吧,这种生活状态恰好触动了90后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的描摹。
90后是在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特别是欧美文化的影响。而在国外朋友一起租房生活简直太普遍了。《老友记》《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这些风靡的美剧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房子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你所享受的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我们能听到越来越多的90后说不要买房,因为不愿被房子所禁锢,也许今年我在杭州,明年我就想去上海或者北京发展了呢。虽然这样的群体目前来看仍占少数,但它必将会成为一股力量,撼动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有房才有家”的观念。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高晓松经常说的一句话,也许有点鸡汤,但好像的确有那么点道理,买房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能够找到一种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买不买房也许并没那么重要。
本刊记者 高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