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焦镜头横评

  • 来源:影像视觉
  • 关键字:佳能,尼康,松下,适马
  • 发布时间:2015-11-13 16:16

  几乎每位影友的第一枚定焦镜头都是标头,这次我们看看究竟哪支镜头才是标王?

  现代标准定焦镜头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从小巧的“饼干头”到体型硕大的大光圈镜头都有。价格也因此而差异巨大,从超级便宜的“小痰盂”到蔡司55mm f/1.4 Otus价格两三万元的大咖。

  通过这次横评,我们希望从一系列标头之中遴选出做工与画质出色,同时又不会让钱包过于吃紧的产品。

  尽管变焦镜头拥有便利性上的巨大优势,但标准定焦镜头仍然非常受欢迎。画质是主要卖点:畸变与色散都得到很好的抑制,收缩几挡光圈就有出色的锐度。最大可用光圈通常比大多数变焦镜头大得多,是获得浅景深效果的利器,也是弱光环境下拍摄的最佳助手。

  佳能EF 35mm f/2 IS USM

  呃……其实人家是广角镜头啦~

  令人惊讶的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就跻身APS-C画幅单反相机领导厂商的佳能,至今尚未推出任何一款标准定焦EF-S镜头。而这款等效焦距56mm的全画幅镜头,无疑是原厂镜头中最适合作为标头的选择。它比富士、尼康和适马的APS-C专用标头都要更大更重,但78x63毫米的体积与335克的重量仍然非常便携。

  更大的问题是相比横评中其他镜头普遍达到的f/1.4最大光圈,佳能这款镜头要整整低了一档,为f/2。而优点则是本次横评中唯一搭载了光学防抖系统的镜头。

  性能表现

  作为本次横评中价格比较昂贵的镜头,这支佳能镜头的做工与画质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的环形超声波马达对焦迅速而且非常安静,影像稳定系统可以提高最低快门速度达4挡,在全画幅机身上表现出色的中央区域画质到了APS-C机身上更加优异。然而在获得极浅景深的能力上就有点不足了。

  佳能EF 50mm f/1.4 USM

  主流热门之选

  这款镜头比佳能的廉价镜头50mm f/1.8要更加高大上一些,但又比价格近万元的昂贵的f/1.2L镜头便宜得多,这让它成为许多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它的设计结构非常简单,共7片的镜片数量在本次参评的所有镜头中是最少的。体积和重量都比佳能35mm镜头要小,而最大光圈则增大到f/1.4。

  它的价格也只有佳能35mm的一半多一点,不过镜头设计要相对更老,也没有光学防抖或环形超声波马达对焦系统。它采用了更基础的超声波对焦马达,然而对焦速度并不慢,而且与通常采用普通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不同,本品支持全时手动对焦操作。

  性能表现

  f/1.4光圈下画面中央锐度表现平平,边缘与边角锐度同样欠佳,不过中央区域锐度在f/2.8到f/11之间有明显提高。令人惊讶的是,同样采用全画幅机身5D MarkIII进行测试,该镜头的桶形畸变比佳能35mm镜头还要明显一些。

  富士 Fujinon XF35mm f/1.4R

  高科技与复古外观的结合

  这款镜头专门为复古外观的富士X系列相机设计,等效焦距52.5mm,做工采用高端镜头产品的金属外壳,而非普通塑料镜筒。更具复古风格的是,镜头上设计了以1/3挡定位的光圈环,以及高科技的非机械连接式电控对焦环。

  尽管做工非常出色,富士这款镜头是参评产品中重量最轻的,只有189克,体型也非常小巧。事实上,该镜头只比松下的25mmM4/3镜头直径粗2mm,为65x55mm,只是52mm的滤镜口径比松下的46mm大。该镜头未配备对焦距离标尺,达到最近对焦距离时内镜筒会伸出,但不会旋转,方便使用滤镜。

  性能表现

  这支镜头的自动对焦噪音有点吵,但对焦速度还不错。手动微调对焦环时有一些涩滞感。光圈在f/2.8以及更大的情况下中心和边角的锐度稍差,但光圈收缩至4以后画质非常出色。另外色散问题有些严重。

  尼康AF-S DX 35mm f/1.8G

  DX机身的性价比之选

  尼康为旗下DX(APS-C)机身设计了这支标准定焦镜头。通常来说,部分DX机身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属于物美价廉的选择,这款镜头同样保持了低价高性价比路线。与参评的价格更贵的尼康50mm镜头和两款佳能镜头相比,本产品缺少对焦距离标尺,做工手感也略显廉价。这款镜头采用小体积与轻量化设计。

  与佳能50mm镜头不同,本产品采用了环形超声波马达而不是廉价的微型超声波马达,采取后组对焦设计。镜头尾部卡口处采用了密封橡胶圈设计,与定位更高端一些的尼康50mm镜头一致,而本次横评的其它镜头均为采用该设计。

  性能表现

  与许多采用环形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不同,本产品的对焦速度相对较慢,但对焦声音控制的非常好性。画质方面喜忧参半,边角锐度让人略失望,色散情况也比参评的其他镜头更严重一些,相反中心成像非常出色。

  尼康AF-S 50mm f/1.4G

  画质出色,性价比高。

  尼康的全画幅50mm f/1.4镜头在体积与重量上与佳能镜头的竞品相仿,但更加精致。它采用环形超声波马达,而非微型超声波马达,这一点上与尼康35mmDX镜头相同。对焦过程中镜头前组镜片运动,而非后组对焦,但前组镜片不会旋转。尽管在较近的对焦距离上,原本深陷的前组镜片会向前移动,但镜头的整体长度仍然保持固定不变。

  镜尾卡口外圈采用橡胶密封圈设计,而且与廉价的尼康35mm镜头以及参评的富士和松下镜头不同,本产品设计有对焦距离标尺。9片光圈叶片带来了圆形光圈,而佳能50mm镜头和尼康35mm镜头分别配备了8片与7片光圈叶片。

  性能表现

  大多数光圈范围内锐度表现出色——f/1.4时明显优于佳能50mm镜头。自动对焦速度并不算快,但比尼康35mm镜头还是要迅捷一些,除了畸变有些大,总体表现可圈可点。

  松下 25mm f/1.4 Leica DG

  M4/3系统中的优秀之选

  我们在之前的评测中对这款镜头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之前无反相机镜头横评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仅次于松下自家的42.5mm顶级镜头。虽然在画质方面要赶上全画幅和APS-C镜头还有很大压力,但这款徕卡认证的镜头组装质量非常出色。

  产品亮点包括一片UHR(超高折射率)镜片,纳米表面涂层,可以提高画质同时抑制鬼影和炫光。步进马达对焦很安静,并可以通过宽大顺滑的手动对焦环完成非机械连接的电控手动对焦。另一方面,这款松下镜头采用了极简设计风格,表面非常平整光滑,没有任何开关、拨钮,也没有对焦距离标尺。

  性能表现

  与参评镜头相比,本产品在中等光圈范围内的中央锐度略显不足,在f/1.4光圈时锐度进一步下降。边缘锐度也相对令人失望,直到收缩光圈至f/5.6才有所改善。其他方面的画质表现则相当令人满意。

  适马 30mm f/1.4 DC HSM|A

  APS-C画幅的ART镜头

  最近适马ART系列镜头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而该系列镜头并非只有针对全画幅系统的产品,这一点让人非常高兴。本产品专为佳能、尼康与适马的APS-C格式影像感应器所设计。此外它在体积与重量上都大大低于适马的50mm ART全画幅镜头,尽管它在体积和重量上都达到了尼康35mm f/1.8 DX格式镜头的几乎两倍,分别为74x63毫米与435克。

  功能特性包括搭载了环形超声波马达,内对焦系统,后组对焦,带观察窗的对焦距离标尺。此外本产品还兼容可另购的适马USB底座用于固件升级、对焦优化与自定义设置。

  性能表现

  操作手感非常出色,但对焦速度并不算飞快。画质很棒,但与适马的全画幅50mm镜头相比尚有差距。本产品凭借f/1.4大光圈击败了参评的佳能与尼康35mm镜头,可以达到更浅的景深与更快的快门速度。

  适马 50mm f/1.4 DG HSM|A

  怪兽出没请注意!

  适马50mm ART镜头的测量长宽值为85x100mm,即使作为全画幅镜头,把标头做到这个体积仍然属于大块头。佳能和尼康的50mm f/1.4镜头跟它一比就成了小矮子,815克的重量也达到前两者的三倍左右。采用巨大直径的前组镜片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在f/1.4全开光圈时四角失光非常轻微。

  做工非常出色,镜头结构采用相对复杂的8组13片设计,对于标头来说这样的设计显然复杂得多,并未搭载光学防抖系统。与适马30mm镜头点相似之处包括同样支持适马的USB底座,以及采用TSC(热稳定复合材料)保证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会因为材料的热胀冷缩而影响画质。

  性能表现

  让本产品在横评中脱颖而出的是,即使在全开光圈f/1.4时,从画面中央到边角仍能保持极高的锐度。收缩光圈后更是锐不可当。畸变与色散问题也处理得相当好,基本都是不可见的程度。

  总结

  有时候越大的确越好

  适马强大的50mm f/1.4 DG HSM|A强势夺冠

  这支镜头也许不是我们见过的最棒的适马镜头,但确实是近年来我们测试过的最棒的镜头之一。

  这款50mm f/1.4 DG HSM|A在佳能、尼康、索尼全画幅机身上是很棒的自动标准定焦镜头,一款一流的标准定焦镜头,在APS-C机身上则是一款肖像定焦镜头。唯一值得诟病的是它作为一款标头,体积和重量过于巨大。然而超大尺寸的前组镜片为画面带来了极佳的周边光量。

  尼康AF-S 50mm f/1.4G在本次横评中位居第二,凸显出色的性价比。与之对位的佳能50mm镜头没有突出亮点,倒是佳能35mm镜头凭借光学防抖系统,成为APS-C画幅机身的优秀标头,只不过f/2的最大光圈确实难以称之为“高速”镜头。这款镜头在各方面都要优于尼康AF-S DX 35mm镜头,尽管佳能35mm镜头体积更大,但它能够兼容全画幅机身,让它可以胜任出色的广角定焦镜头。适马30mm APS-C专用镜头与适马50mm镜头相比有点相形见绌,但仍然是搭配佳能与尼康APS-C机身的优秀选择。

  富士XF 35mm f/1.4R的画质表现略显失望,主要是大光圈时全画面的锐度表现欠佳,而边角锐度直到f/5.6之后才有所改善。但它仍不失为富士X卡口机身的好搭档。对于M4/3机身,松下25mm f/1.4 Leica DG是不二之选。

  翻译:王雷 编辑:钟硕嘉 美编:周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