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企业号方案带来商业机会

  在全球众多的互联网平台与服务提供商中,微信是为企业自动化办公及协作提供企业级移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的先行者。微信正在试图努力抓住为企业提供连接服务的机会,成为企业级移动应用方案的开放平台。

  目前,腾讯微信正在逐渐发力B2E/B2B企业移动平台解决方案。国内传统软件厂商、SaaS厂商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商的首席技术官们,须对这一扩展平台有所准备并提供支持,同时还须明辨各类风险隐患。

  腾讯于2011年推出微信,并一直将其视作一款操作简便的移动端即时通讯应用软件。目前微信亦成为一款深受企业欢迎的平台,已有约1000万企业瞄准其消费者,并分别开通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均通过认证被视为官方账号),通过订阅及各类客户服务开展移动端社交媒体营销,以及社交化客户关系管理(CRM)。在华外资企业亦与中国本土企业看法相似,他们也将微信视作至关重要的千万级客户的互动工具。

  将微信企业号纳入产品规划路线图

  2014年第三季度腾讯正式推介微信企业号,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能够承载企业级应用的开放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企业通信、自动化办公以及各类协作解决方案。微信企业号平台主要目标用途包括:

  ·企业与员工(B2E)

  ·企业内部各部门(B2E)

  ·企业与外部各供应商/渠道商(B2B)

  微信平台及其企业用户服务在满足下述企业各类需求方面,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是一款流行面广且已被消费者所熟悉的应用—大部分消费类用户同时也是公司的员工,而他们早已熟悉微信的用户界面及其操作方式。

  ·是一款开发周期较快的高性价比应用—在微信平台上通过其模板、原生功能和API来开发部署企业号方案,即可实现轻量级或等效于独立应用软件上各类属性与功能。

  ·同一平台上的技巧共享以及简便的数据整合—微信生态体系中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厂商能够运用自身知识与经验,在更快的周转时间内开发出企业号方案。同时,由于全部基于同一个微信平台,也便于整合来自订阅号、服务号及企业号的各类数据。

  然而,微信同时亦表示他们不会直接服务企业,而需要其他第三方技术与服务提供商(TSPs)参与到微信生态体系中来,为企业提供各类深度开发与各类垂直的解决方案。

  鉴于此种情况,国内传统软件厂商、SaaS厂商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商的首席技术官们需审慎考虑是否投资,抑或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对这一萌芽阶段的平台进行投资。

  通过Gartner的各类研究,我们建议擅长微信平台开发的全球技术提供商(TSPs),将微信企业号纳入其产品规划路线图中,同时为跨国公司(MNCs)与中国本土企业提供服务。

  由于该平台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同时亦建议那些还尚未涉足微信领域的技术提供商们,须谨慎为之。首席技术官们在投资开发解决方案之前应认真评估腾讯和旗下微信,对该平台上信息安全与平台保障的承诺。

  本土互联网平台提供商优势显著

  我们预见中国首席技术官们将面临的冲击,并给出一些主要建议如下:

  1.国内快速增长的微信B2E/B2B企业号方案,要求软件、SaaS以及应用程序提供商的首席技术官们需要在年内即作出决策,明确何时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来支持这一平台。

  由于中国目前尚未出现拥有统治性优势的SaaS平台厂商,以及从零开始开发独立性应用软件所需花费的高昂成本,使得现有的消费者平台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可选方案。

  而该平台更具吸引力之处还体现在:已为大家所熟悉、易于采用及利用开源移动端客户平台开发内部应用软件的高性价比。

  同时由于没有强劲的全球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参与竞争,留给微信这种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巨大的机会发展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来开发本土解决方案。

  据业内相关新闻,截止至2015年7月,微信平台上已注册了24万个企业号,但微信尚未对此数据发表评论。微信正在试图努力抓住为企业提供连接服务的机会,成为企业级移动应用方案的开放平台。

  Gartner建议如下:

  ·在微信开放平台上有开发经验的提供商,应将微信企业号方案纳入其产品规划路线图中。

  ·方案提供商们应将目标集中在具备运用微信以及其他创新性数字化业务项目经验的大型企业上;同时对于那些积极寻找高性价比移动端应用解决方案的中小型业务(SMB)客户也不应忽视。

  2.微信在中国的开放平台上向公众公布了各类包含较为详细信息安全策略的服务级协议,但在平台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方面的规范与说明上缺乏公开透明度,并且第三方或者企业IT较难预约到来自微信团队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这两点,将阻碍全球性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TSPs)的首席技术官们,以及跨国公司的CIO们对微信企业号方案的投资。

  在部署企业级应用平台时,平台上的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及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是企业考量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应用软件开发商而言,在被选定并为平台提供支持服务时,必须对预定目标的技术适应性具有很深的理解与认识,才能满足企业的各类需求。

  对平台提供商而言,企业级生态体系的长期成功则体现在如何鼓励大家更多参与进来,而并非仅仅是浅尝辄止。

  对所有参与者而言,在推动企业以及第三方开发者参与开放平台,提供企业级应用开发与服务的过程中,针对信息安全性与隐私保护,平台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早期透明化方案,以及生态系统中各方参与者对这些企业级方案要点理解的敏感度与完整性,均至关重要。

  在数字业务时代,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已成为全球化问题,即便在海外有较强规范保护的市场,Facebook和Google也面临同样的质疑。

  由于中国在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护方面较弱,使微信的信任度受到来自国际投资方的负面影响。

  虽然在全球众多的互联网平台与服务提供商中,微信是为企业自动化办公及协作提供企业级移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的先行者,但它面临着与其他国内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一样的重重挑战。

  Gartner对诸多企业的采访结果表明,信息安全与隐私以及平台的保障,是企业采用移动开放平台必不可少的因素。

  Gartner建议如下:

  ·新接触微信的第三方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在寻求采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应首先开展可行性研究,掌握所有可用的支持性资源,从而判定这一演进中的平台是否已满足其自身及客户对信息安全,以及平台保障的需求,抑或是再观望一段时间。

  文/何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