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史上最大并购,又完成了史上最大分拆,华尔街在玩哪样?HPQ(HP公司)股价上涨6个百分点,HPE(HP企业)下跌8个百分点,股民们用钱投了票。
惠普的分拆不是新闻,2014年10月宣布的计划,不过是在2015年11月2日落了地。一个IT行业的霸王龙终因饥饿而一分为二,两条小龙各自觅食。问题是,HPQ还能说出一些发展方向,如3D打印,而HPE则只是模糊地说聚焦企业业务,究竟如何做法没有下文。因此,股民和投资者用钱投了票,截止到11月23日,HPQ的股票涨了6%,HPE的股票则跌了8%。
不过,从一桩不靠谱的绯闻我们可看出一些端倪,头两个月曾经传出惠普和EMC正在谈合并交易,而且一年前就开始在双方股东的压力下开始洽谈。估计是为分拆后惠普的企业业务找一个爆点。可惜,EMC假传真射,被另一个盯上企业业务的DELL收购了。按理说惠普应再找寻其他门路,但股东们等不及,先拆了再说。
仔细研究一下DELL私有化之后,收购EMC的案例就可看出端倪:以惠普拆分前1000亿美金的体量,及个人电脑和企业服务混杂的业务形态,很难进行并购重组以及私有化,只能自己硬扛;而拆分成体量较小、业务清晰、发展目标明确的两个独立公司,则“进”可以学习DELL私有化,退市后无需面临华尔街的业绩和股价的压力,实施长期转型战略,“退”则可学习EMC,优势业务求收购套现。如此自由驰骋的境界,股东能不着急吗?
因此,惠普的拆分用美国人的说法,是“惠普式救赎”,用中国人的说法可谓是“金蝉脱壳”。是2011年就曾经提出但被CEO梅格·惠特曼否定的计划,也是惠特曼3年后无力回天的妥协。毕竟,她只是职业经理人。资本,依然是左右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不过,真的是拆了就灵吗?拆了就能卖个好价钱吗?从业务现状来说,HPQ的个人电脑和打印业务当前优势最明显,一是目前还赚钱,有不错的现金流;二是随着触摸屏的流行和新操作系统的问世,大量旧电脑会更新换代,下半年PC的销量已经出现回稳势头,预计至少明年的销量不成问题;三是HP正极力打造的3D打印技术和产品具备一定优势,是未来的增长点。因此,HPQ拆分后没有了企业业务包袱,还是优质业务,可以用来做各种资本的运作。
而HPE的业务就不那么明朗了,即失去了HPQ的现金流支持,又因收购失误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机遇,能否起死回生还需有绝招和妙招。当然,也可以学DELL退市私有化,但最怕没有明确的发展途径,甚至连合适的补强业务的收购对象都没有,这就不是退市能解决的问题了。
总之,对比DELL收购EMC,惠普的拆分短期不会有大的风险,可以说顺理成章。但亮点也乏善可陈,与当前产业的热点,如虚拟现实、大数据、机器人都不沾边,不禁让人对其未来前途产生担忧,对换汤不换药的现任领导团队也没有什么信心。一句话,此举真的不是“一拆了之”那么简单。
冯宇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