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兄弟的群口相声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天天兄弟,群口,相声
  • 发布时间:2010-10-09 09:37
  一直以来,综艺节目都还是延续着传统相声的工作模式,要么是单口相声,一个主持人说学逗唱撑住全场,好也是他,坏也是他了;要么就对口相声,按逗、捧分工,有人掌握全场节奏,再加上个敲边鼓的,就算是参加节目的来宾稍微难控制点,有两人一捧一逗着,几十分钟时间很快也就熬过去了。群口几乎是到了“天天兄弟”的出现,才印证了“人多力量大”这句俗语。

  《天天向上》最初的诞生只是填补周末节目空挡的结果而已,当然也可以看做湖南卫视综艺军团发力的一个象征。在离开了《快乐大本营》与当红影视作品结合的路线之后,从更加平民化的角度出发,用更加创新务实的态度经营,才是《天天向上》最终成为全国热点的关键。

  在港台,依仗一两位知名主持人撑场的综艺节目已然是常态,比如香港地区曾志伟先生的“奖门人”系列,台湾地区的吴宗宪、张菲、胡瓜、张小燕的“三王一后”雄霸江湖多年的局面,全部都是这样运作的结果。也因此,港台综艺节目陷入一个迷信主持人的怪圈,好像只有大牌主持人才有可能缔造收视率的奇迹。但是这种神话,却在中国内地,被轻而易举地打破了。打破这种对于大牌明星主持人迷信的,正是“天天兄弟”这个团队。

  作为“天天兄弟”的领军人物,也是湖南卫视的王牌之一,汪涵在《天天向上》节目中的发挥其实并不多,但是不能被忽视的是,他所起到的稳定节奏、导正视听、把握方向的功能恰恰是在中国内地做综艺节目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汪涵之于《天天向上》节目,虽然或许亮点不一定最多,但是对于节目执行力与完成度,却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欧弟在台湾综艺圈载浮载沉十年,终于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找到爆发的渠道,也不完全是运气使然。在台湾综艺圈浸淫多年,尤其是在师傅胡瓜、好朋友罗志祥身边的日子,让他充分学习到了有关综艺节目效果、接插话的艺术等各方面的才能。同时说学逗唱几乎无一不精,更是欧弟能在“天天兄弟”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但是他的突出,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有这样一个能够给予他充分发挥的平台,否则,他或许也就在台湾综艺节目中逐渐地被泯然众人了。

  另外不能不被提到的还有捧哏二号——田源。相对来说名不见经传的田源,恰恰属于科班出身,又在综艺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行家里手。他深深明白作为一个捧哏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在《天天向上》节目当中,他就像一个任劳任怨的杂工,负责把汪涵的每一个未完全展开的话题延伸下去,同时制止有时或许稍嫌过火的欧弟的表演,务求保证整个节目按照预设的流程安全地进行下去。

  至于俞灏明、钱枫、矢野浩二、金恩圣等人的作用,也不完全是单纯的插科打诨而已。比如面对来自韩国的组合,金恩圣除了但当翻译之外,还能起到适度地阻挡调侃的作用。俞灏明虽然在接话方面还需要非常多时间的磨炼,但是他快乐男声及《流星雨》主演的身份则为节目吸引了更多的90后观众。当然,在最近几期的节目当中,他努力尝试着与欧弟配合,即便是演出一些无厘头的搞笑桥段,也在所不惜,更证明了他具备成为一名全方位发展的偶像艺人的先决条件。矢野浩二虽然引起不少的争议,但是他憨直的对答,朴实的表情,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成为节目豪不矫揉造作的效果之一,只要观众能稍微放开一点心胸去接受,也还得体。

  虽然严格从时间上区隔,何炅、谢娜等人的“快乐家族”远早于“天天兄弟”,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在《快乐大本营》中,海涛、吴欣,甚至是李维嘉在很多时候都只能沦为陪衬,整个节目流程还无法做到流畅圆转,将主持群体的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同时,能进能出,单兵作战能力与集体共建能力一样突出,将多达七人的主持团队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又能互相加分的效果,“天天兄弟”确实可以算得上内地综艺集团军时代的开创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