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用最贵的人反而成本最低?

  还有什么比找工作更难?有,招人!

  “真是招不来人!”刚刚结束招聘的大刘感慨。前段时间受命给测试团队招人,大刘立刻打开BOSS直聘软件在网上勾搭有志青年。一共找了137个人,“回复的只有一半,有一半压根儿就不搭理你。”这一半里有10个人愿意来面试,真正出现在办公室的只有8人,面试下来选了2个。最终,来入职的只有1人。从137到1,大刘服气了。

  另外一个同事负责找JAVA开发,都说JAVA应该是主流的产品和应用,招人相对容易,其实也不见得。他联系了1200多个人,到了面试轮只来了几十个,最终只剩4个。“现在还都没有谈薪水,只是愿意聊,能符合条件再去谈薪水问题。”大刘说,他已经看不懂现在的薪资了,“大学毕业生平均收入4000元左右,我们是科技企业,加点儿码到7000元,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起点不算低了,结果真的是招不来人。”

  韶音科技CEO陈皞也刚刚结束秋季招聘,他开出的起薪在20~40万之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陈皞却说,这就是真正的行情。“之所以开出20~40万的起薪,那是因为要跟华为、大疆这样的公司正面PK,”陈皞解释,“这么说吧,对于一线的科技型企业,今年已经普遍到了20万起的行情了。”

  陈皞敢放豪言,因为他相信这是值得的。“真正顶尖人才的创造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科技公司自有它的进步规律,从浅层的技术开始做起,越往后对人才的要求越高,做到深层技术的时候,这种顶尖的科技人才就变得极其重要了。

  “我们早年创业的时候想省钱,招了20多个同学,最后只有一个比较优秀的、磨合得比较好的同学留下来了,剩下的人基本上全走了,”陈皞说,“不光没有给公司创造价值,在资金、影响上都带来了负面作用。”省钱可以,唯独人才这里不能省。

  见过太多的企业家讲情怀,许诺创造美好前景。真相是,作为企业家,如果连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或者说在这个城市里有尊严的生活都不能提供,怎么谈未来的发展和情怀呢?甚至有一些企业家自己住着别墅开着豪车,然后再跟团队讲艰苦奋斗,怎么可能吸引到一流人才?

  在顶尖的科技企业里,传统意义上的性价比早就不存在了。对于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最贵的人才表面上是增加了成本,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和节省的成本,即犯错误的成本和时间成本,可能远远超出企业家的薪酬。所以说,“最贵”的人,如果能创造出技术性的突破,将会对公司有无与伦比的推动。

  事实上,全球顶尖的创新企业都在狂热地、不惜代价地追逐最优秀的人才。不考虑价格,只要足够优秀,多少钱都没问题。无论是Google还是Facebook,或是国内的大疆、韶音,都有相似的理念。

  这是一个产能过剩的世界。真正优秀的创新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专注而疯狂,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他们的企业文化,用陈皞的话说,“像刀锋一样的纯粹,像刀锋一样的疯狂”,在产品研发方面追求极致,在人才方面不惜重金投入。

  整个世界在经历一场巨变,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从底层创新开始,这种深层次创新必然会吸引那些顶尖人才和资源。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企业和人才,才令这个世界值得期待!

  摘自:商业评论网

  鲁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