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成债主,中法人寿面临多重考验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股东,债主,中法人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6
12月11日,中法人寿在中保协披露公告,将向大股东鸿商集团借款930万元,以应对其流动性风险,用于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与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这是今年以来鸿商集团第9次向中法人寿提供借款,累计1.31亿元。经营状况惨淡、连续5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的中法人寿,目前仅能依靠借款维持生存,而计划用来“拯救”其经营现状的增资扩股计划,截至目前,尚未得到保监批复。可见,中法人寿的目前所处境地相当不利。
偿付能力一路下滑
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作出刚性约束,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00%、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以上。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保险公司才能被视为偿付能力达标。但从中法人寿披露的核心偿付能力报告来看,从2015年第三季度有数据披露以来,中法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一路下滑。
从898.08%下跌至今年二季度
的-1843.06%再到三季度的-2776.16%,在2016年第三季度转正为负后,至今已经连续5个季度为负;在风险评估上,2016年第2季度中法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B,随后在第3季度降为C类,而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中法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均为D级。尤其是进入到2017年,中法人寿偿付能力状况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糟糕状态。此外,中法人寿2016年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四季度末的净资产为-0.05亿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2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已经完全被消耗完了。
中法人寿在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2016年9月末以来,由于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暂停了新业务开展,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支出需求仅依靠存量投资资产的赎回变现及股东借款进行支持,公司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长期来看,若新业务持续停滞,无新业务现金流入的情况下,公司将面临流动性枯竭的危境。由于长期没有开展新业务,今年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为“0”,净利润为-0.2亿元。公司目前正全力推动增资扩股工作,以期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
增资无果转而借款
2016年11月,中法人寿在中保协网站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通过《关于增资扩股的决议》,但值得关注的是,该决议在2015年就已经通过,但直到2016年末才正式披露。
截至目前,中法人寿关于股东情况及注册资本进行了3次调整,原本计划对中法人寿进行增资的西藏先仁投资、吉林长久实业、安徽国圣投资均相继推出,从最新披露的公告来看,目前计划对中法人寿进行增资的公司有广西长久汽车及宁德时代,若增资完成,中法人寿的股东将由3家增至5家。公司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2亿元人民币增至15亿元,将有效缓解中法人寿目前的窘境。
值得关注的是中法人寿唯一一家外资股东法国人寿则在三次增资方案中均明确表示,不参与增资。一旦增资扩股成功,未参与增资方案的法国人手持股比例将进一步稀释,其外资属性可能发生变化。但截至目前,中法人寿的增资计划尚未得到保监会的批复,无法完成增资的中法人寿目前靠向股东借款度日,其在披露的第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将持续发力推动增资扩股工作,争取增资申请尽快得到批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7月,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要求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从中法人寿发布的增资方案来看,若增资完成,原持股50%的鸿商集团将稀释股权占比,持有中法人寿33.30%的股份,刚好满足监管要求。若增资方案迟迟不能得到批复,一旦《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落地,中法人寿将触及监管红线。
公司经营萎靡不振
频繁借款的背后是中法人寿低迷的经营情况,从2012年开始,中法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连年萎缩,具体来看,2012年至2015年,中法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从3426.20万元下滑至2.50万元。
随后,2016年,经历股东变更,高管换血,业务调整后的中法人寿稍有起色,当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上升至6361.41万元。进入2017年,情况再次低迷,从今年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1-10月中法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8.06万元,且都集中于今年上半年,7-10月,中法人寿无保费入账。
由于中法人寿偿付能力不足,2016年9月末以来暂停了新业务开展,其经营活动现金支出需求仅依靠存量投资资产的赎回变现及股东借款进行支持。由于近一年万能险监管趋严,众多万能险大户纷纷降低收入规模,46家公司万能险收入增速为负,更甚者有8家公司万能险收入同比下降超过90%,中法人寿位列其一。
为应对流动性危机,中法人寿协调股东借款,已采取管理层降薪、削减非必要支出等应急措施暂缓风险暴露。人员不足也成为公司面临的一个风险。中法人寿11月公告,公司原副总经理罗振华辞职,自10月31日起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目前,该公司没有总经理,高管人员只剩下4位副总经理,公司日常工作由董事长袁宏林主持。
鉴于以上困局,中法人寿表示:已经启动业务管控、费用管控、投资管控等偿付能力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对偿付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追踪,加大与各方的沟通力度,加快增资进程。
文/本刊记者 薛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