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庆民回归金融监管第一线 引发市场众多猜想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阎庆民,金融监管
  • 发布时间:2018-01-11 15:12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6岁的阎庆民,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后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过去33年的工作经历中,阎庆民从1984年至2003年都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2003年到2014年12月在银监会系统工作,任主席助理、副主席等职务,而之后三年任天津副市长,主管金融、自由贸易试验区、国税地税征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工作。很显然,他既有丰富的央行和监管系统工作经验,又有担任地方政府官员的经验,更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金融理财》记者梳理证监会领导的履历发现,现任主要领导大都曾在央行任职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体现了中央强化央行宏观审慎监管作用的决心。”而今,重新站在金融监管第一线的阎庆民,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又将给市场带来哪些惊喜?引发了市场的众多猜想。

  谦和敬业的学者型官员

  近段时间以来,一行三会都密集出现了重大人事调整:8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祝树民出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长张慎峰升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9月,徐加爱、李欣然、林国耀分别调任中央纪委驻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的纪检组组长;11月中纪委组织部部长(副部长级)周亮平调到中国银监会出任副主席。

  而此次,阎庆民赴任证监会副主席,是他自三年前离任银监会副主席后的再次回归。一位业内人士曾评价他说,“阎庆民业务能力强,金融专业水平高,而且具备丰富的监管经验。”这一点,从他的履历中可见一斑。

  阎庆民生于1961年5月,山西天镇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0年阎庆民考入西南财经大学(原四川财经学院)金融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计划处干部、副处长、处长;1995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分局副局长。2002年12月起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一司副司长(正局级)、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正局级)。2005年04月起先后任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人事部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上海银监局局长、党委书记。2011年01月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兼办公厅(党委办公室)主任。2013年05月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党委委员兼北京银监局局长、党委书记。

  2014年12月阎庆民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15年04月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2015年12月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

  从央行到银监会,再到地方政府官员,熟悉阎庆民的人说,他是一个“很敬业的学者型官员”,博学而为人谦和。采访过阎庆民的一位记者就曾写道,“游刃有余”是对阎庆民的最大感受。无论是谈及银行的监管工作还是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他都能侃侃而谈,足见其学术功底之深厚。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双博士,并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阎庆民有着很高的专业理论素养,与此同时,又因其在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系统长期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融会贯通。

  尽管平时工作异常忙碌,但阎庆民一直致力于多项前沿金融问题的研究,对银行风险管理、银行业监管问题、农村合作金融等颇有钻研与心得。近年来,他著述颇丰,既有《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等大部头著作面世,又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相关学术著作曾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金融学会二等奖等。

  开放务实的金融监管者

  开放的监管者?没错,因为“开放”并不是监管的反义词。“开放务实”的从政风格正是阎庆民的特色。

  三年前,阎庆民卸任银监会副主席一职,赴任天津副市长兼任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主任。在这三年中,阎庆民完美地诠释了他作为金融监管者的“开放与务实”。在自贸区的建设中,阎庆民深刻认识到自贸区的诞生就是要采用新的金融政策,为各类银行打开更多通道,所以金融创新是自贸区发展的重点。阎庆民此前也曾多次强调创新,“对新事物要包容、适度容忍,只要没有酿成区域性风险或突破规定,就应该同意”。

  作为金融监管者,阎庆民是开放的,更是务实的。在一次论坛上他曾谈到金融创新时表示,一是把握好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二是把握好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关系;三是把握好财政、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系。“总之,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之间的平衡关系,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阎庆民如是说。

  天津自贸区就是在这种“开放务实”的氛围中,取得了多项经验,包括贸易自由、投资便利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其中,以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制度、京津冀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新模式两项创新举措作为最佳创新实践案例,由商务部牵头在全国推广。

  在一次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阎庆民在介绍天津自贸区经验时称,“这些制度和创新任务吸收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但更多是结合天津实际提出的具有特色的创新举措”。其中有关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安排堪称天津特色。

  而在此之前,阎庆民的工作都与金融监管者这一身份密不可分。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阎庆民出任银行监管一部主任等监管要职,直接参与了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上市进程;2011年,阎庆民成为银监会主席助理,分管办公厅,并主管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2013年5月阎庆民升任副主席后,更是密切关注那时刚刚兴起的P2P行业。他认为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与时俱进,总体具备三个原则:需立足于监管理念的转变、监管制度的完善,以及监管方法的创新。

  “阎主席为人低调务实,平时对下属极为宽容;一直亲身处在监管第一线(升任副主席后仍兼任北京银监局长),专业水平极高且著作等身。”中国银监会一位中层评价道,他是鲜有的一步步从地方成长起来的会领导,不但监管业务精熟,而且擅长行政人事、后勤保障等多项作,当时的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其极为倚重。

  他曾参与主导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等一系列棘手的工作,2011-2014年在其治下,正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一百多家城商行发展势头最好的三年。

  “作为主要监管领导,他能做到与我们交心,并体会到我们的难处该施以援手时绝不袖手旁观,而执法又铁面无私,敢于担当从不拖泥带水。”某城商行董事长在接受《易趣微财经》采访时坦陈,最难得的是他开放务实的监管理念,当时国有银行股权贱卖论喧嚣尘上,原本约定好的引资工作随时有被搁浅的可能,是他给这家城商行高管们吃了定心丸。

  引发市场众多猜想

  而今,重新站在金融监管第一线的阎庆民,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又将给市场带来哪些惊喜?这引发了市场的众多猜想。

  精心梳理阎庆民关于资本市场的言论,可以发现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观点最为引人瞩目,这也正契合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近日提出的“建设资本强国”的理念。这预示着,阎庆民的调任或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阎庆民曾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主要是为了满足五个需要: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解决过度依赖银行对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希望更多运用资本市场,包括优先股、可转债等;二是小微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建立统一债券市场的需要;四是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需要调整;五是完善监管宏观调控的需要,未来产业政策一定要和货币政策有机统一。

  而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时,监管部门则要在当下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避免因为监管效率低下影响行业发展。在监管上则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是否服务好实体经济;二是是否按照三性原则:一致性、可比性、简单性,避免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监管套利;三是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风险传染。

  此外,阎庆民还非常关注地方、区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在天津处置非法集资案件时,阎庆民曾告诫,地方金融监管是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应该明确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职责边界,健全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体制机制。为此,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要体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指导。他还主张增强交易所的独立性,并建议地方交易所应体现差异,比如全国划定几家区域性的交易所,通过这几家来传递中央政府的意图。

  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